在我国的消费市场构成中,农村市场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农民对这个节日究竟有着怎样的认识,维权意识在农村地区普及得如何呢?
曾是“三无”聚集地
受到前些年经济发展条件限制,以集市、小卖部等为主体的农村消费市场曾是“三无”产品的主要聚集地之一。没有标签、缺乏生产厂家信息及生产批号,这些“三无”产品没有质量保障,给假冒伪劣行为大行其道提供了空间。
吉林省德惠市惠发街道世巨永村村民杨德发告诉记者,村里小卖部原来卖的酒、蛋糕之类大多是散装的,没有标签,没人知道生产日期,味道很差,吃出问题来也没人管,出于邻里关系考虑也没法退货。
一些村屯的小卖部和小超市的经营者告诉记者,不少看上去明显质量粗糙的“小牌”“杂牌”甚至“傍大牌”的商品卖得很好。几毛钱一袋的“唐僧肉”、包装与名牌产品很像的洗衣粉、异常廉价的果汁等曾是不少村民青睐的对象。
“原来买东西的时候不在乎品牌和质量,基本能满足需求就行了,而且最主要的是图便宜。连外面开着车来卖货的我们都敢买,根本没要过发票之类的凭证,也没想过吃完用完能有啥问题。”吉林省农安县潘家岭村村民陈喜杰告诉记者,之前消费大多数时候都是“稀里糊涂”,没有太多“讲究”。
消费意识不断升级
记者了解到,如今农民“稀里糊涂”消费的习惯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品牌意识开始觉醒。杨德发表示,现在大伙儿的日子比以前好过了,在选购时对大牌子、质量好的商品比较青睐。不少超市经营者都表示,电视里经常播出广告的商品尤其受到农民欢迎。
“现在村民买东西一点也糊弄不了,都开始看商标、看生产日期了,挑得很仔细。”吉林省农安县闫家村闫家百货商店老板曹程程告诉记者,当地农民在购买白酒、方便面、火腿肠等商品时往往较倾向于一些常见的大品牌,认为其质量更好、更安全,对生产日期等细节也比较在意。农民对集市、村屯小卖部的依赖程度逐渐下降,一些农民购买生活日用品也会去县城里的大超市,购买服装时会选择一些规模较大的商场、专卖店,选择更保真、更时尚的商品。
梅河口市海龙镇村民陈文有告诉记者,通过电视上的宣传,现在农村不少人都知道3·15消费者权益日了,大伙儿买东西的时候也更倾向去大商店了,买一些“大件”的时候还知道主动索取凭证。
维权意识尚需培养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虽然农民对消费维权有了一些了解,但如果真的出现了权益被侵犯的状况,不少人往往会选择忍气吞声。
吉林省农安县的马志斌去年就遇到了一桩窝囊事。春耕的时候他和村民一起买了农药,但用在地里之后发现并没有什么效果。过了一段时间,他才看到电视上曝光这是假农药,但是由于农药都已经用完,手头又没什么凭证,他最终也没能讨要到任何损失。
像马志斌一样,不少村民都遇到了维权困难。一方面是因为农民对维权的途径、流程等不清楚,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另一方面,由于农民的知识水平和鉴别能力稍有欠缺,在消费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关键凭证缺失、遭遇偷梁换柱等状况,为事后维权带来障碍。
陈文有现在担任当地一家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技术部的部长,平时也会遇到农民向他求助帮其维权的例子。他总结道,现在农民虽然有维权意识,但是“技能太低”。他表示,农民的维权能力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培养,这需要从提高文化素质、普及法律知识等多方面入手,把农民的头脑真正地“武装”起来。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