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贯彻落实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系列评论之四
本报评论员
立足实际,才能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协调发展,才能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统筹兼顾,发挥经济社会的整体优势。市委四届四次全会强调,做好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就要立足实际,兼顾需要与可能,兼顾当前与长远。既要全力推动发展,又不搞GDP至上,根据各功能区域不同基础、条件和要求,确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要统筹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防止畸轻畸重、顾此失彼,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我国人口最多、面积最大、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萧山各区域间、城乡间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等差异很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区域板块功能定位不清晰,产业同质化等诸多问题也逐步暴露和显现。
这些情况决定了萧山必须要立足实际,明确区县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各区域的特点和比较优势,差异化发展,改变过去那种不顾各区县条件,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发展方式,改变过去只重发展速度,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的发展思路,通过各区域经济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发挥整体优势,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萧山科学发展必须破解的重大课题。要实现协调发展,我们就必须紧紧抓住“直辖体制、省域面积、城乡区域差异大”的特殊市情,立足实际,科学划分功能区域,明确区县功能定位、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给予不同规划指导、政策支持和考核引导,以实现全市一体化、区域发展差异化、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推动形成全市各区域以及城乡之间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
萧山根据五大功能区域不同分工,制定了产业和土地规划,制定了差别化的财政等相关政策,也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考核政策,这充分体现了立足实际,协调发展的理念。下一步,还要加快完善和分类实施相关配套政策,强化投资政策分类引导、土地等要素分类配置、考核评价分类实施,增强政策的约束性、引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坚持全市一盘棋,统筹联动、协同发展,促进资源配置优化、整体功能提升,对我市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我们要按照全会部署,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为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