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颜安)“这是我们现在的位置,这一片准备种些牡丹,那片新挖一个40多亩的鱼塘,吸引客人来赏花、垂钓……”2月25日,南川区木凉乡玉沿铺村,家庭农场主王明洪不断向记者介绍着他的发展规划。
去年7月16日,王明洪在南川区工商分局注册了南川第一家家庭农场,从而让自己的创业之路更加宽阔。自那之后,南川家庭农场的发展势头风起云涌,该区农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23日,全区家庭农场工商注册数已达123家,集约经营的耕地总面积达12140亩,户均耕地98.7亩,户均年收入64万元。
“关键是把家庭农场的发展与休闲旅游结合了起来,这符合南川打造休闲度假旅游区的定位。”南川区农委农艺师杨东华如此解释。
以王明洪为例,过去他的种植、养殖种类比较多,有土鸡、能繁母猪、蔬菜、水果等,但总感觉没有抓手,“东西生产出来后,受市场影响比较大,心头没底”。后来,区农委建议,何不把产业和旅游结合起来。王明洪如梦初醒,赶忙平整土地,发展草莓、葡萄、李子、樱桃等水果,同时挖了40多亩的鱼塘,投放鱼苗以便垂钓。乡政府又适时帮他做了推广,于是赏花采果的人络绎不绝,去年他家总收入一举超过200万元,成为南川甚至全市家庭农场的发展样板。
“家庭农场结合休闲旅游,一方面契合了南川的特点,另一方面延长了产业链,此外还迎合了市场需求,所以摊薄了市场风险,发展势头才呈现出良好的态势。”杨东华说。
南川距离萧山主城车程不足一小时,又有金佛山5A级景区为依托,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可谓得天独厚,结合去年中央一号文件鼓励发展家庭农场的精神,该区鼓励家庭农场主将产业嫁接到休闲旅游上,产生了良好的化学反应。该区已登记注册的123家家庭农场,户均年收入大大高于18.47万元的全国平均值。
据悉,家庭农场已成为南川现代农业中最为活跃、最具生命力的经营主体。下一步,该区将加大扶持力度,不断提高家庭农场的生产力水平,继续用休闲旅游来挖掘家庭农场发展的潜力。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曹成)春耕时节,江津区今年的化肥、农药市场却不温不火。难道江津农户对春耕“不感冒”?“那倒不是,主要是遍布全区的6.3万多口沼气池,让农户的底气十足。”江津区农村能源办工作人员邹开江介绍,每年,这6.3万多口沼气池至少能为农户节省化肥支出1300万元。
近年来,江津区把农村新能源作为“生态工程、环保工程、惠民工程”来打造,努力实现农村家居环境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和农村环境优美化。但用沼气虽简单,建沼气池的学问却不少。“传统沼气池多为砖混结构,位置固定,漏水、漏气故障时有发生,维修较难。”邹开江说,为此,江津区全力推广新型便携式沼气池。
近日,笔者就在江津区石门镇李家村,见识了一口正在安装的新型便携式沼气池。该沼气池外观上看就是一个长方形的封闭间,由铝合金框架和太阳能吸光板等新型材料组装而成。在封闭的保温间里,放置了一个塑胶袋,用来盛装产生沼气的人畜粪便等原料,塑胶袋上除安装有排气管外,还设有投料口和出料口等。其中,投料口用于投放原料,出料口则用于取出沼渣。
邹开江告诉笔者,与传统沼气池相比,新型沼气池不需要在地下挖土方搭建池体,农户只要选择合适的场地略加平整即可,可以随时安装、拆卸、移动、再安装,使用、维护均极为简单方便。在无人为或外力损坏情况下,可连续使用多年。
“新型沼气池的好处还有很多。”邹开江介绍,由于加装了加压装置,新型沼气池产生的火力更强劲,而太阳能吸光板等新型材料的使用,则加速了原料的发酵,使沼气生成时间更短。除了烧水煮饭,新型沼气池还能更好地解决农村人畜粪便的污染问题,尤其是养猪、养牛较多的农村,可有效“消化”家畜粪便,并生成有机肥料沼渣。
“做饭用沼气、种地用沼渣,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的良性循环,这就是面对用费较多的春耕,江津农民可以很淡定的原因。”邹开江说。
石门镇李家村一杨姓农户也拿自家为例,佐证了邹开江的说法:“我家有两口沼气池,每口沼气池产生的沼渣和沼液,每年可节省200到300元的肥料钱。像今年春耕,有了沼气池这个‘肥料厂’,根本就不用买化肥。”
近日,潼南县崇龛镇的万亩油菜基地里,一架无人航空植保机在油菜田上空喷洒生物农药。
据了解,这种无人航空植保机操纵简便,投放准确,作业质量好,既节约劳动力,又能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可广泛用于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和林业上的病虫害防治。
特约通讯员 李云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