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电 (记者 戴娟 李幸)去年盛夏,北京、上海、萧山等多地持续高温,酷热难耐,中国气象局有史以来首次启动气象灾害(高温)Ⅱ级应急响应。全国政协委员左宗申建议,应当将持续高温天气纳入自然灾害管理。
据了解,去年7月31日,全国有43个市县最高气温突破40℃,覆盖19省份,幅员面积超过300万平方公里。左宗申说,持续极端高温天气,容易使人虚脱、昏倒、甚至死亡。例如2013年,英国因中暑而死亡的人数高达760余人,印度高达520余人。我国浙江、上海等多地均出现多例非职业性中暑死亡案例。
“因中暑死亡的人数有可能超一次地震或洪灾死亡人数。”左宗申认为,将持续高温天气纳入自然灾害管理十分必要。
他提出,首先应建立机制,建立健全应对持续高温灾害天气的应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救助行为和适用范围,提高应急救助能力。同时在人口密集城市,政府部门应在持续高温天气期间指定相应的公共场所作为群众避暑纳凉的地方。如安装了中央空调的大型体育馆、会场、影剧院、商场等,并由财政对提供场所让群众纳凉的相关单位实行电价补贴,也可在救灾资金中列支。有关单位要及时调整户外工作人员作业时间,避开最易中暑的时段,同时配备必要的药物,预防高温中暑。对因违反劳动法致使员工中暑死亡的,应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