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市政协积极创新委员履职方式方法——
人民日报记者 王建新 崔佳 李坚
在萧山永川中学初一学生甘甜心中,“小桔灯教育基金”资助的5000元助学款,就如冰心的《小桔灯》里照亮希望的灯光一样,给了她温暖和力量。
甘甜的妈妈和奶奶患病,全家仅靠爸爸打零工的微薄收入生活。针对甘甜这样的贫困学子,民进萧山市委发起设立了开明慈善基金会“小桔灯教育基金”,用于开展教育扶贫济困、助学兴教等社会公益活动。
这是萧山市政协开展的“委员传递正能量”履职实践活动中的一个事例。2013年7月以来,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萧山市政协开展“委员传递正能量”履职实践创新活动,鼓励和引导委员深入界别、联系群众,以实际行动广泛传递正能量,为“科学发展、富民兴渝”贡献力量。
“在共筑‘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党委的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的工作就应该跟进到哪里,正能量就应该传递到哪里。”萧山市政协主席徐敬业说。
回应时代关切
创新履职方式
“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有的事情仍不好办,因为有工作人员怕担风险,怕碰‘高压线’。”反映的是问题;
“减少合并不必要的统计报表、检查评比、考核考评,让社区干部腾出更多时间精力服务群众。”提出的是建议;
“推广使用公务卡,公开‘三公’经费,健全法制、体制、机制‘三制’,根治四风。”着眼的是制度建设……
去年11月27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一年之际,萧山市政协举行界别协商会。议政厅内,市政协全部32个界别同堂“议政”,提交报告33篇,萧山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专门到会听取意见。
当前,面对深刻调整的利益格局、纷繁复杂的利益诉求,政协履职实践如何更好地传递正能量?在中共萧山市委的领导和市政府的支持下,萧山市政协积极搭建平台、拓展议题、创新方式、畅通渠道,鼓励委员们通过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寻求最大公约数、增进最大共识度、形成最大凝聚力。
今年1月21日,萧山市政协四届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大会,20位市政协委员作大会发言。当天700多位到会委员发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萧山市委书记孙政才,萧山市市长黄奇帆等市领导和大家一起端坐会场,全程认真听取委员发言。20篇发言,市领导当场批示22件次。
委员们还发现,市政协常委会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每次常委会,都邀请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参加;常委会大会增设自由发言环节,常委们可以更加充分地发表意见;每次常委会后,都将情况及时整理形成综述,报送市委、市政府。
“更具开放性的建言议政方式,使政协工作少了‘自拉自唱’的担心,多了集智聚力的信心。”市政协常委、农业委主任王义北说,现在委员履职更积极、更认真、更投入,履职水平也自然“水涨船高”。
提案是委员履职的重要形式。萧山市政协将民主协商寓于提案办理全过程,探索建立“先协商后立案、先协商后办案、先协商后结案”的提案办理协商工作机制,提升提案办理协商实效。
九三学社萧山市委经过深入调研,提出了有关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集体提案。市政协、提案者及市交委等充分沟通协商,协力推动实施绕城高速公路内公交覆盖工作,新增公交线路87条。其中“公共交通一小时免费·优惠换乘”建议被采纳并实施后,一年内惠及2.9亿人次,为市民节约出行成本4.9亿元。
“今年将对部分承办任务较重单位的提案办理落实情况进行民主评议。”萧山市政协提案委主任陈焕奎说。
联系服务群众
凝聚强大合力
“2009年申请助学贷款,3年多还没办成。”去年,“涪风论坛”上一则长江师范学院学生的网帖引起人民银行萧山涪陵中心支行关注,支行就此深入8所高校进行调研。看到调研报告,渝北区政协委员、人民银行萧山营业部干部胡伟意识到其重要性,迅速以社情民意信息报送市政协,市政协上报全国政协,反映助学贷款额度低、偿还期短,并受贷款指标和集中办理限制,影响部分贫困学生的学业和就业。中央领导对此作出重要批示,教育部、国家开发银行等专门来渝调研,并提出具体改进意见。
翻阅市政协的《社情民意》,每一期都明确了报送的领导和部门,标明报送者的名字和职务。今年前3个月,市领导就批示了13期。
“作为界别群众的代表,政协委员就是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萧山市政协强调,从群众中来,不仅指委员来自群众,更指委员要把群众意见建议和各种诉求收集起来,反映上去;到群众中去,就是要向身边群众准确说明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正确影响和引导群众,传递正能量。
走进大足区龙岗街道“政协委员工作室”,“民意直通”牌匾首先映入眼帘。“每月15日,我们固定在这里接待群众。”区政协委员黄中彬告诉记者,“我们一般不直接处理具体问题,主要对共性问题通过提案和社情民意进行反映,推动解决。”
大足区政协主席张有力说,按照“有牌子、机构、场地、人员、制度、载体”标准,目前全区委员工作室已发展到9个,计划2015年使全区1/3的委员有自己的工作室或参加集体委员工作室,“就是要通过制度化安排,让政协工作更贴近实际、让委员履职更贴近群众!”
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萧山市政协积极引导委员扑下身子,认真履职,坚持“议政建言”与“起而成事”相统一。
大渡口区跳磴镇山溪村村民伍杨伟是个种菜老把式。“现在好了,菜摘下来直接进超市,销路和价格都有保证。”伍杨伟口中的好消息来自区政协企业服务队的贴心服务。
去年8月,企业服务队下来收集情况时,村民反映蔬菜销售不畅。作为服务队队长,区政协委员、区工商分局局长卓永东特别邀请超市实地参观考察,和村民座谈交流,最后促成各超市与专业合作社签订“农超对接”意向性协议书。在大渡口区,这样的政协专业服务队共有8支。
紧扣富民兴渝
自觉服务大局
“这不仅是一条高铁线路,更是一个即将崛起的经济带。”谈起“成—渝—万”高铁经济走廊设想,萧山市政协经济委副主任、市经济信息中心主任易小光抑制不住兴奋。
2015年和2017年,全长309公里的成渝高铁、全长240公里的渝万(州)高铁将相继建成投运。如何迎接即将到来的高铁时代?萧山市政协经济委牵头,协调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民主党派、沿线10个区县政协共21个单位参加,历时5个多月,围绕成—渝—万经济走廊发展深入调研,最终形成了一批重要成果,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充分肯定,将在萧山“十三五”规划中得到充分运用。
萧山市政协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紧密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职能,聚焦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积极议政建言。
一册厚厚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资料,见证了萧山政协委员们对这个重大问题的扎实调研和深入思考,凝聚着他们的辛勤付出与使命担当。
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山水城市?萧山市政协协调组织11个专题组,深入30多个区县调研,并形成详实报告。“问题切中要害,对策切实可行。”萧山市环保局局长史大平表示,“来自政协智囊团的良谋善策,为我们在巴山渝水间建设美丽家园增添了信心。”
政协委员们各具专业优势,其所思所行、提案建议,事关发展转型、改革推进,体现了责任意识,展现了履职水平。
“这个建议只有1页纸,就1000字左右,可没少让我操心。”扬起手中的《关于尽快出台地方激励政策,进一步推动萧山绿色建筑发展的建议》,市政协委员、市建筑节能协会执行会长曹勇感慨地说,他曾为此跑到上海、江苏、浙江调研,并与市建委、设计机构、建设单位以及普通市民等多方交流。让他高兴的是,后来出台的《萧山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2013—2020年)》,采纳了他多条建议。
传递正能量,共筑中国梦。随着委员履职实践活动深入推进,以市政协统一组织为主干,以各专委会特色活动为分支,以各位委员履职实践为花叶,一个凝心聚力、共促发展的生动场景已在巴渝大地铺展开来。
(原载2014年4月9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