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体育 > 正文

登山不是为了创纪录

2014-06-10 02:59:47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中国知名女登山者王静日前承认攀登珠峰时在部分路段确实借助了直升飞机。原本需要脚踏实地的攀登,变成了为创造纪录而寻求捷径,显然有悖于传统登山道德,引起舆论哗然,遭到各国登山界以及诸多网民的批评。

王静近日在面对媒体时,也表示了事件背后有自己的苦衷:由于4月珠峰南坡发生了重大山难事故,在大本营到二号营地之间的某个地带已完全封闭,没有其他道路可以穿越。为了实现“最快完成攀登七大洲最高峰和到达南北极点”的梦想,并确保队伍的安全,她选择了借助直升飞机。

不论有何理由,乘坐直升机攀登珠峰显然已经突破了国际登山界所能认同的底线——“用脚从大本营攀登到峰顶”,这本是登山者对登珠峰的一个最起码共识。我们理解王静“时不我待”的苦衷,但借助直升机抵达二号营地,然后再实现登顶,无论如何也算不上真正的“登顶”,只能视为她个人体验珠峰的一种独特方式。

登山是挑战自我、锤炼意志、认识自然的极限探险活动,正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雄浑壮丽的雪山也因之成为无数登山爱好者梦寐以求的圣地。但登山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攀登过程”,是感受极端环境下的生命历程,是用生命与自然对话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登顶”毫无意义。

近些年来,登山运动不断沾上急功近利的习气:有些登山者“轻视”雪山,没有铺垫和积累就贸然直接向世界最高峰发起挑战;有人罔顾自身体力,无视恶劣天气,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登顶……

登山动机也变得更加复杂。近年来发生在珠峰的一些攀登行动表明,攀登世界最高峰已从人类挑战极限的勇者行为,部分演变为功利性很强的“珠峰秀”。一些登山者以此来博取“注意力”,攀登雪山尤其是成功登顶珠峰,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炫耀的资本,以及营销自己和商业造势的筹码,雪山也因之被世俗的利益所绑架,成为一些人追名逐利的工具。

现代登山运动兴起至今,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满怀敬畏之心,前赴后继,历尽艰险,把足迹留在喜马拉雅和喀喇昆仑山脉每一座雪山顶上,书写了人类挑战自我极限、探索大自然奥秘的传奇。登山者如果在圣洁的雪山面前,心中缺乏应有的谦卑和敬畏,轻易跨越徒步登顶的底线,片面追求“登顶”的目标,把各式各样的功利因素带入登山,也是对真正登山精神的背离。

新华社记者 黄兴 薛文献

(据新华社拉萨6月9日电)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