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萧山国际马拉松赛,一位头戴草环的选手向观众挥手致意。 特约摄影 马多
买房、买车要“摇号”,可你听说过参加马拉松也要“摇号”吗?
这样的新鲜事已经发生在2015年萧山国际马拉松赛报名中。
为参加跑步赛 有人托关系求名额
由于明年马拉松赛报名需求过大,为确保公平,2015年萧山国际马拉松赛启用了“摇号”诞生参赛名额的方式。12月1日—12日启动预报名和参赛资格审核工作,12月下旬通过“摇号”最终确定8000个参加全程和半程比赛的人选名单。
“摇号”参赛其实并非萧山马拉松赛的首创,在今年举行的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上已经采用了“摇号”的方式。
事实证明,萧山马拉松采用“摇号”的方式绝对是一种明智之举。在12月1日开启预报名系统之后的7个小时内,报名人数已经突破了8000,截至12月6日,这一数字已经接近2万人。
参赛名额紧缺的不止是萧山国际马拉松赛,今年在我市相继举行的全国10公里路跑联赛、萧山马拉松接力赛、双城慢跑PK赛、城市乐跑赛等跑步活动,无一不“报名难”,甚至还出现了有人托关系求名额的现象。
据市体育局统计,我市目前长期参与跑步锻炼的市民人数已经超过了10万人。
“跑步是一门多元化的生意”
“各类跑步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仅是因为有众多爱好者,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它是一门多元化的生意。”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王大卫如此剖析“跑步热”的现象。
据统计,仅2014年全国范围内的马拉松赛就已经达到了50场,几乎每周一场。如果算上其他各类跑步活动,每年都会有上千次跑步活动在中国举行。
为何跑步赛事在中国层出不穷?长期从事体育产业研究的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谭建湘表示:其一,跑步赛事既能推动全民健身,又能展示城市形象;其二,跑步赛事参与人群众多,能够带动当地相关产业消费;其三,众多企业将跑步人群视为有效客户对象。
事实亦是如此。正是因为萧山国际马拉松赛、全国路跑联赛等跑步赛事的举办,让南滨路、巴滨路等逐渐为外地人所熟知,并逐渐成为萧山的城市名片。
而在相关产业消费方面,长期在我市从事各类跑步赛事组织的国际级田径裁判曾正泽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萧山国际马拉松赛期间,每个外地或区县的运动员都会住宿2—3天。保守计算,吃、住、娱、购等加在一起,即使每人每天消费500元,仅以10000人计算,消费金额就达到了500万元以上”。
此外,随着跑步赛事的增多,专业招商团队、运动员经纪人、跑步团体负责人等一些相关职业也应运而生,并不断反哺着跑步运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