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在萧山文化艺术职业学院,该院学生正和来自台湾的孩子们进行交流。记者 熊明 摄
浅黑的皮肤、稚气的脸庞,拿着和自己差不多高的乐器……6月26日上午,25个来自台湾南投县的原住民孩子登上了萧山文化职业学院实训剧场的舞台,奏响了《吉普赛之歌》、《谐谑曲》和《卡门》。
他们是台湾“亲爱爱乐”弦乐团的成员,来自台湾南投县草屯中学和亲爱小学,最大的15岁,最小的只有9岁。今年,“亲爱爱乐”弦乐团在全台湾学生音乐大赛中获得特优第一名,被媒体称为“传奇乐团”。
而今晚,他们将用手中的提琴,在萧山市歌剧院艺术厅演绎台湾原住民风味的音乐。
不足2000人的村落
诞生50个小“音乐家”
缔造这个“传奇乐团”的,是亲爱小学的两位老师:王子健和陈佩文。
“我们小学有60个学生,其中‘亲爱爱乐’的团员有50人,都会乐器,而亲爱村的总人数不到2000人。”王子健笑得很温和,又有点骄傲,“你算算,我们会音乐的人比例很高哦。”
10年前,他和陈佩文一同来到亲爱小学任教。小学地处海拔900公尺,邻近南投奥万大山区的亲爱村。学生只有60名,全是来自附近部落,泰雅族与赛德克族各半的原住民。
由于山区相对闭塞,物质条件匮乏,孩子们性格内向,寡言少语。为了打开他们的心门,王子健和陈佩文费了不少功夫,但效果总是不明显。
2008年的一天,陈佩文在下课后拉起了小提琴,孩子们破天荒地没有离开,而是围过来聆听。
“老师,我们可以学这个乐器吗?”一曲完毕,一个孩子怯生生地说。
望着一双双闪亮的眼睛,陈佩文用力点了点头。就这样,一群连小提琴都不认识的原住民山里娃,开始了他们的音乐道路。
亲爱小学每天下午4点放学,自愿学琴的孩子们会留下开始练习,由陈佩文教授基本乐理。晚上9点,练习结束后,王子健再把住得远的孩子挨个送回家。每周一次,王子健还会开车送孩子们到山下进行专业的音乐培训。
“6年的奔波,觉得累吗?”记者问王子健。
他轻轻地摇摇头:“觉得很值。台上的每一个孩子,除了掌握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当中的一种,还都会弹钢琴。”他们的快乐,就是他和陈佩文的快乐。
用音乐来说爱
打开心门与世界之门
然而,“亲爱爱乐”弦乐团的发展之路,却绝非一帆风顺。
最初的困难,是找不到足够的乐器。为此,王子健和陈佩文四处搜集二手小提琴,再动手改装。后来随着乐团慢慢成名,也有人特意送来乐器。王子健告诉记者,台上还有一把陈佩文亲手制作的小提琴。这把琴,记录了他们一路走来的不易。
有了乐器,孩子们中间又出现了“三分钟热度”。有的孩子学了一天,嚷着“夹琴好累!”就退出了,但更多的孩子坚持了下来。2011年,“亲爱爱乐”弦乐团初具雏形,能够合奏简单的乐曲。王子健和陈佩文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音乐让这群孩子变得热情、互助,也变得更会爱别人了。这也是我们教音乐的初衷。”王子健说,通过演奏乐器,孩子们的情感自然地流淌出来,心门不再紧闭。而为了感谢社会各界的关怀,“亲爱爱乐”弦乐团也多次举行街头义演,将募捐到的钱款再捐给更困难的小学校。
而现在,在萧山市文化交流中心和萧山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的联合促成下,“亲爱爱乐”弦乐团首次走出台湾,在6月25日至7月2日期间来渝访问演出,并计划参观三峡博物馆、萧山抗战博物馆、磁器口古镇和武隆仙女山等地。
“学音乐很棒!我希望学成以后,能再回到山区,做一名音乐老师。”16岁的草屯中学三年级学生张轩是王子健和陈佩文的学生,毕业于亲爱小学。对他来说,音乐不仅打开了自己的心门,更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