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文脉 > 正文

川东明月桑梓情

2014-03-27 10:38:09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夯土碉楼

川东明月桑梓情

武隆长坝翻碥村刘汉农宅旧影

(季富政 绘)

舒莺 (萧山)

碉楼是为防匪而筑,但也是客家人对故乡祖先致敬的一种方式,然而山高水长,传统变化,却造就了一些非常奇葩的建筑。武隆刘氏碉楼无疑就是一例。

由于山势阻隔,巴渝对外交流不便,普通民居总不甚讲究,一般没有什么固定法式,往往个性十足,表现出一些特立独行的气质,这是文化传播的滞后与间隔使然,外来事物酝酿发酵的过程似乎都来得要悠长曲折一些,也因此而不免产生变异,有的还因此而逐渐形成了地方独有的技艺。

川东、川南清代中后期汉人多筑碉,但偏重不同,富庶的川南豪强大户素喜庄园式碉楼,可惜大部分或因历史原因摧毁或自然坍塌衰败,于今已不多见。川东地区碉楼多以一宅一碉的简单样式为主,形制生动灵活,倒是保留下来不少,算得是乡土建筑遗存中的活标本。这些冷兵器时代萌芽的特殊建筑已经逐渐脱离了历史生存环境,动乱的背景只成为其乡村故事中的引子,古老的夯土建筑传统在现代社会匆匆的步履中已经早早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不过是巴渝乡土建筑中的最后一抹夕阳,凝聚其中不为人知的故事逐渐在高速运转的时尚风潮尘烟中黯淡下去。由于史学上向来对川东乃至西南宅第都着墨不多,少有更多的相关记载,一旦湮灭无存,便再无可考。

武隆长坝刘汉农宅和瞿九畴宅、周光中宅有很大区别,碉楼与乡村院落被捏合在一处,自成一体,铸就了全川再无第二座的庞大碉楼住宅,但也正是这样一座不伦不类的奇特建筑,没有敌得过时间与风雨的冲刷,最终来于尘土,归于尘土。

刘氏宅邸原所在处为深山之中,即便今天有车驾之便,跋涉起来依然不太容易。碉楼所在地山景虽然清幽,但从传统风水角度看来并非上佳吉地,主人选择了一块背山面水的台地构造出了与客家土围子似像非像的夯土小城堡,红泥土墙在青山田野之间非常惹眼,但为何会选在这样出入不便的地方,耗时耗力修建一座碉堡院落,至今依然是个谜题。

宅主刘子余祖籍江西,民国初年因经营盐业而致富,获利之后恐为匪所害,就将赣南建碉楼的习惯承袭下来,又在其中进行了自我创新,形制、尺度已经不是先祖的原创经典形式,刘子余亡故之后其子刘汉农继续修建,每日集百多名工匠日夜施工,采木运石,耗时7年乃成。

整个碉楼建筑占地二千多平米,四座高达二十多米的雄伟碉楼拱卫住宅周边,红色夯土泥墙在粉皮剥落之后异常醒目,碉楼均为长方形,顶端设置了坡屋顶房,房屋墙体有两排射击孔,表明了密集的火力发射点,高墙内围合着一座小三合院,纯正的巴渝风格,二层楼,穿逗木结构,青瓦铺面,过日子的人间烟火气生动而出,院内留有相当宽阔富余空间,足可以让三合院内继续子孙昌隆的大力拓展,碉楼墙外朝门厚重,铁皮包裹,护卫家宅具有足够的安全感。

红墙环抱中深藏素瓦宅院,一刚一柔,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如壮妇抱幼子,粗狂之中见清新。有客家人骨子里的防卫意识,又有对宁静家园的渴求,看似奇特而富有个性的创造,却饱含动荡年代难言的酸辛。

这座碉楼没有抵挡住岁月沧桑与风雨剥蚀,高耸的碉楼已经垮塌,曾经的雄风化为满滩红土复归于田亩,养得一片油菜花金黄灿烂,败墙之下只留了些许刘氏家族发达的细碎传说,供田边村妇闲来摆龙门阵了。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