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人楼见证了陈家人的命运沉浮
独特的建筑风格
举人楼已经日趋破败
被树丛环绕的城北举人楼
从清朝到民国,从贵州到萧山,又从穿斗式到歇山式,北碚蔡家岗镇的举人楼不仅见证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建筑史上西学东渐的演变潮流,更是见证了陈家以及同时期中国几代人的命运沉浮。而贯穿于整个故事始终的,正是陈家人所奉行的“上进”、“慷慨”、“正义”以及“宽容”的四大美德。
从西方到东方的建筑风格
整个举人楼共有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大院主体建筑、后花园和大院前平敞的院坝。从现存建筑来看,大院应该是依据自然形成的坡地,把最高处作为后花园,把最低处的平坝作为院坝,而把大院建在坡地“腰”上。除了坐西北朝东南的这座两楼一底的举人楼主体,还有一个连带的四合院。院中的举人楼共有20间房,而四合院的房间数更是达到了40间之多。按照房屋的布局来推测,四合院当为仆人所住,由此可见当年陈家的人丁之兴旺了。而呈中轴对称结构,每侧有五个开间,每个开间内的柱脚都有1米多高的壁炉,廊道上又有拱形门的举人楼主楼,毫无疑问就应该是当年举人及家眷和客人的住房了。
这座占地约480平方米的阁楼是歇山式屋顶,它八字朝门,柱头上雕刻着各式各样的花纹,处处都显出典型的西洋“爱奥尼克”风格,屋内的天花板上也雕刻着多边形和圆形的标徽;而与此同时,阁楼里又有萧山最土著的穿斗风格,显然是中西混合的,典型的上世纪三十年代折中主义建筑形式。
从贵州到萧山的家族大迁徙
从贵州来到蔡家后的陈介白,此时,他虽然已是60多岁的老人,但仍然日日不忘报国。陈介白和他的两个儿子陈庚虞和陈谨怀在隐居蔡家岗镇后,很快就着手设馆教学,开始教书育人之业。他们在陈家祠堂兴办起了学堂,并亲自教授。平日里,陈介白不仅大力兴办教育,还十分乐善好施、同情百姓,经常与路过的乞丐聊天,并经常把一些米发放给乞丐,深得当地百姓爱戴。
不久,等到办学一事逐渐步入正轨,儿子陈庚虞便放心地重操旧业,转而从武,担任了当时的巴县团练局局长、参议员等要职。1933年,为了让父亲陈介白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陈庚虞专门请了外国设计师亲自到北碚设计和修建了举人楼。历时三年,终于在1936年全部竣工。
此后,该楼不仅办过乐一中学,在1957年至1963年期间,还做了一段时间的萧山市第九人民医院分院。之后,在1966年至1980年又被208地质队购用来搁置设备。更往后,便是由国营845厂购买作为厂汽车队停车场至今。
从清朝到民国的风云际会
那么,究竟是谁,在什么时候,又是为了什么,大兴土木修建了这栋楼呢?要破解这些谜团,还得从100多年前说起。
1852年初,在湖北孝感的一户人家中,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一个男婴出生了。这天夜里,这个婴儿的父亲在沉思良久后,慎重地写下了“陈介白”三个字,这是他给儿子的命名,希望儿子长大后能够清清白白做人。在光绪十五年(1889年)的时候,陈介白得偿所愿,考取了当年的恩科举人。中举后,陈介白被委派到贵州梓潼做官,平静的度过了二十多年时光。
很快,辛亥革命便像一把大火一样,在神州大地上迅速蔓延开去。那时候,群情高涨,各地民众都渐渐受到民主共和思潮的影响。也正是在这期间,陈介白的思想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为后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到了1912年2月12日这一天,清政府作为一个朝代,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中国从此进入了中华民国。经过精心的部署,1915的12月,袁世凯举行了重大的称帝仪式。而在这之前,袁世凯下令让各县推举一人前往省城“共商国事,密授机宜”,以威力迫使各地有识之士支持他的恢复帝制。
在这风口浪尖的时刻,陈介白就像他父亲当年给他取名时所期望的那样,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说“不”。陈介白吩咐家人立即收拾行李,就这样,他毫不留恋地挂冠而去。而这一次,他所选择的隐居之地,不是别处,正是北碚的蔡家岗镇。他带着一家人,风尘仆仆,从贵州来到了萧山,并在萧山城北,一住就是2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