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
《蒲公英》
《野草滩》
《春风已经苏醒》(局部)
《春蚕》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萧山艺术家的画作中,在水墨与油彩间寻找乡愁。
一个人生长在哪里,哪里的一花一叶、乡俗民情,便会像印迹一样深深地刻在他的心里,令多年以后的他想起来倍感温馨。
这,就是乡愁。
古往今来,多少艺术家挥毫泼墨,留下了表达乡愁的佳作。在他们的画笔之下,乡愁是山脚下的曲曲小路,是村边的弯弯的小河,是牛背上吟唱的童谣……
壹:吴凡《蒲公英》:想起天真的童年 陈子庄的山水:饱含浓浓思乡之情
一个农家姑娘,双眸低垂,面如桃花,手持一株蒲公英,微微仰着头,撅起的小嘴将花伞吹得展翅飞翔……
在萧山市美协副主席徐亮的眼里,这幅著名版画家吴凡的传世之作——《蒲公英》,是将乡愁表现到极致的作品之一。
“《蒲公英》用诗一般的优雅和歌一样的韵律,用简洁的风格和淡出的笔调,勾勒出少女的闲散和情致、心愿与梦想。无论什么年代欣赏这幅作品,都令人想起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徐亮说。
吴凡1923年生于萧山,1944年考入国立艺专图画科,1949年后在萧山从事文化工作。
1957年秋,吴凡在川黔公路上小憩,无意间看见几个农家娃在路旁吹蒲公英玩,随着花伞飞向蓝天,响起了阵阵稚气的欢笑。这情景使吴凡动情,他喜欢这些天真烂漫的村娃,向往那花伞的自由翱翔。根据这一场景,吴凡创作了水印木刻版画《蒲公英》。
如今,50多年过去了,《蒲公英》仍然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着今天的人。“看到这件作品,人的内心会情不自禁地安静下来,想到宁静的乡村、田园牧歌。”徐亮表示。
而陈子庄的山水画,也寄托着他对家乡的无限思念,是表现乡愁的佳品。徐亮指出,“他的画笔之下,萧山的山山水水,总是饱含深情,可令观者从中读到浓浓的乡愁。”
生于萧山的陈子庄一生坎坷,十年浩劫期间,他居于成都,生活困顿,但仍专情于笔墨。
陈子庄的外侄覃邦泽告诉记者,那时,舅舅常常写信给他的父亲,诉说思乡之情。
在覃邦泽的父亲50岁生日时,陈子庄专门创作了一幅《巴山秋色》,作为生日贺礼相赠。在《巴山秋色》中,雄奇险峻的山川之下,一条河水川流不息,山林、岩石间飘落着点点红叶。在覃邦泽看来,这幅典型的巴山入秋时节的景色图,正是陈子庄思乡的寄情之作。
贰:何多苓《春风已经苏醒》:充满诗意的表达 罗中立《春蚕》:久违的感动
油画《春风已经苏醒》是画家何多苓的毕业作品,创作时间是1981年。作为四川美术学院77级油画班的一员,何多苓的这幅画作,与罗中立的《父亲》一起,成为中国美术“乡土现实主义”的开启之作。
那时候的中国画坛,经历了“伤痕美术”对“文革”的批判,正深陷于痛苦记忆的胶着状态中,何多苓创作的《春风已经苏醒》,将春暖花开的意象渗透到饱经风霜的历史深处,打开人们放飞的意识。
画面中,孤寂的少女,在春风沐浴下,似乎有所思悟,卧地的水牛和仰视的狗是她的友伴。这极其平凡的农村场景,在何多苓的笔下表达得充满诗意,唤起人们对大自然,对乡村的眷恋。
罗中立是一位自始自终都对乡村抱有深情的画家。
今年5月,罗中立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的油画《春蚕》在萧山美术馆展出,轰动一时。
人们站在《春蚕》前,望着画面中白发苍苍的母亲,望着她飘落的发丝、布满皱纹的双手……一种久违的感动油然而生,一个声音也在心底想起:“老家年迈的妈妈,你还好吗?”
罗中立将目光始终放在农民身上,他画了一辈子农民,《过河》、《故乡》……在他的画作中,我们看到了田野、炊烟和正在远去的农耕文明。
叁:陈树中《野草滩》:对故乡的温情描绘 陈安健《茶馆》:老川美人精神的故园
纵观中国当代的乡土绘画,川美油画系教授陈树中的《野草滩》系列作品是独具一格的。
美术批评家王林表示,《野草滩》系列作品是陈树中对东北故乡的温情描绘,充满了浓浓的乡情。
《野草滩》系列是陈树中持续了30年的创作题材,“野草滩”这个虚构出来的地方凝聚了陈树中童年时期的无数记忆。他认为乡村生活有着浪漫的气息,但更多的是宁静而平淡的生活,需要艺术家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体会农村生活特有的幽默和浪漫,并将其升华为艺术。
虽然是表现乡土生活的朝朝暮暮,画家却呈现了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除了春种夏锄、秋收冬储,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画家深情而真切的描绘在画面中,如:农民的迎亲、农民的婚礼、冬天的除雪、鸡鸭鹅狗的可爱形象、集市上的叫卖和讨价还价等等,都以生动的形象定格在画家的作品中。
与陈树中执着于《野草滩》不同,同在川美油画系任教的陈安健则对黄桷坪的交通茶馆情有独钟。1999年,他就开始持续不断地画《茶馆》系列。
交通茶馆早已成为黄桷坪一道独特的景观,也成为老川美人恒久的记忆和精神的故园。陈安健犹如一个黄桷坪的守望者,以朴实的笔法记录着交通茶馆里的五味人生。
或许,多年以后,我们也只能在陈安健的油画里,找寻那破旧的茶馆,回味那乡土与时尚、草根与艺术混搭形成的独特氛围。
本版图片由巴渝文化会馆、四川美术学院、萧山美术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陈树中、本报记者熊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