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剧照
《面纱》剧照
《明亮的心》海报
《萨冈》
简介:《萨冈》是法国20世纪传奇女作家弗朗索瓦丝·萨冈的传记电影,全景式地展现了萨冈以其书其人成为战后一代女性象征的非凡人生。
经典的读书镜头:萨冈席地而卧看书的一幕,充分显现出这个年轻女作家桀骜不驯的一面。她的阅读就像她的写作一样,明快、典雅,同时富有乐感和诗意,聪明而从容。这种读书姿态也把人物性格刻画得惟妙惟肖,看书就是这么率性的事情,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呢?
《朗姆酒日记》
简介:电影《朗姆酒日记》描写了一位有理想的新闻记者,逐渐沉沦、迷失在加勒比的酒精与闲晃之间,最终带着破碎的美国梦,离开了加勒比,同时留下无尽的遗憾。
经典的读书镜头:一个男人看似安静地坐在海边看书,其实内心像潮水一样不安和澎湃,这样的画面充满着隐喻和双关。阅读与阅读之外的意义,让人遐想不断。
《天使爱美丽》
简介:电影《天使爱美丽》讲述艾米丽有着不幸的童年,不过这一切都毫不影响她对生活的豁达乐观。戴安娜王妃的去世让她倍感人生的孤独脆弱,从此开始了一系列令人哭笑不得的助人计划。
经典的读书镜头:夜晚,借着柔和的灯光,女主人公在床头读书,随意而自然,像一幅流动的油画,也反映出她俏皮、乐观的性格。
(本报记者 强雯 整理)
各种与读书有关的电影镜头,宁静、安然。
读书之美 作家独白
士三日不读,则其言无味,其容可憎。
——黄山谷
读书的享受始终是被当做文化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如果他读的是一本好书,便可以和世界上的最好的谈话者接触了。
——林语堂
如果我们能把我们的爱,我们的热诚和我们对读书的享受,分一部分给孩子们,他们的生活将因此而增加不少的意义。
——(美)罗斯福夫人
我们整天整天地百事不问,一个劲儿地读书。这是一段异常兴奋和欣喜的时间,我们仿佛天南海北,处处结识英雄。
——(英)弗吉尼亚·伍尔夫
——养成阅读的习惯实在受益无穷,只有知性的快乐最让人满足,也最易持久。
——(英)毛姆
“呐喊由心,狂人如我,这是一个要破旧立新的时代,一切都是自由的!”
近日,在如此激情荡漾的宣传语推介中,电影《黄金时代》上映了。影片以传奇女作家萧红特立独行的人生以及爱情经历为引子,塑造了当年一群意气风发的热血青年,还原出一个充满自由理想、文艺激荡、海阔天空的时代。
在影片中,观众不难发现,其中有不少有关读书的镜头。在那些光阴斑驳、唯美至极的画面营造下,阅读成为了一种享受,一种勾人心魄的精神向往。在那些凝固的瞬间,电影美学和阅读美学交相辉映,撩拨出不少观众的阅读情思。
其实,历来银幕上不乏读书的经典瞬间,他们或抒情或沉静地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对于阅读、对于文化最诚挚的敬意。
作家们读书的样子很美
在《黄金时代》里,汤唯饰演的萧红手捧书卷,漫步在空旷的大道上,她若有所思的面容上,写满了阅读带来的满足感。镜头切换,片中,年轻作家们聚集一堂,探讨着他们对文学的追逐,对阅读的迷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文学浪潮扑面而来。
同样的,在关于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电影——《理智与情感》和《成为简·奥斯汀》中,女主角或者如痴如醉地伏案窗前,绿树掩映,天空辽阔,读书的意味悠长深远;又或者,女主角手执书简,漫步林中,时而低头沉思,时而会心一笑。那种阅读带来的快感,如同森林般清新和深邃,美景和自然融为一体,仿佛大自然也充满了文学的灵性。“阅读之美,宛如仙境,尽在仙境。”影评人胡佳如此评价道。
在美国电影《美食、祈祷和旅游》中,茱莉亚·罗伯茨扮演的女作家一心想要摆脱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她旅游、练习瑜伽,希望得到生命的启发。当然,她还有大量的阅读。片中,茱莉亚·罗伯茨斜靠在沙发上,台灯柔和的灯光照耀在她的脸上,一切都显得十分安静,内心的诉求正在慢慢升腾。最后她把这些经历和蜕变写成了一本书,获得了新生。
“我看到茱莉亚·罗伯茨读书的画面时,感动极了。”萧山大学教授李犁说,它有一种追求生命力量的质感,人必须要挖掘自己的内心,听从内心的呼唤,而阅读正是可以通向这个彼岸的桥梁。
凡夫俗子读书也有乐趣
在不少电影中,除了作家们凭借自身魅力,带来一股阅读风潮外,对于凡夫俗子们随时随地的读书乐趣,也有充分表现。
在美国电影《面纱》中,男女主人公初到中国桂林,他们在田野边等待着接洽的人,苍茫的麦地和泥泞的山路让他们对陌生国家充满了猜疑与彷徨。这时,男主人公拿起一本书,兀自安详地看了起来。“这个画面唤起了我曾经的心历。”本土作家高铭说,这时的阅读显得多么一意孤行,显然是要和这个陌生的外界抗衡。“我也曾有过那样的阅读心境,觉得与周围的一切都格格不入,唯有阅读,可以带给我心灵的沉静,人需要在一定的时候躲进自己的内心,在书本的字里行间中抚摸生活强加过来的伤痛。”
而在意大利电影《平静的躁动》中,读书显得亲情洋溢。男主人公皮埃特罗在妻子去世后,独自承担抚养女儿长大的责任,在等待女儿放学的途中,单身父亲的他总是坐在公园长椅上,读书看报,享受这份等待的乐趣。晚上,他还会和女儿躺在一张小床上,给她讲故事。那些关于阅读的镜头,充满了浓浓的父爱,“等待、温馨,给予亲人无尽的关怀,就是这些画面传递出来的含义。”知名专栏作家赛宁说,看到这样的电影,总是会想起自己的小时候,在父母的引导下如何看第一本书的情形,那些的画面唯美、宁静,让亲情之爱和阅读之悦完美地交融在了一起。
阅读是一剂有效的药方
如果生命进入了低潮,阅读是一剂有效的药方。在电影中,这样的药方显得安详、自然,又充满对生命的召唤之美,饱含着蓬勃的生命力。
“我能够忍受死亡,但我不能忍受离开她……”在描述诗人济慈年轻时爱情故事的传记电影《明亮的星》中,面对疾病缠身的济慈如此深情告白,女主人公芬尼时常用阅读来舒缓内心的哀伤。那个在窗边和小猫一同读书的镜头,让人充满感动。“在影片中,这样一个光影对比极其强烈的阅读瞬间,凸显出一种人物内心对生命的召唤。”影评人苏兰说,这是电影里的阅读之美带给观众的感动。
除此之外,本土作家阿蛮认为,“电影中那些动人的读书场景,还极大地提升了人们对阅读的兴趣,驱使人们在生活中去寻找与享受阅读之美,进而从内涵上拓展与提升了阅读的意义和文化的内涵。”
西南大学大三学生李辉告诉我们,“看完《黄金时代》这部影片后,我被萧红深深地吸引了,有一种马上要把她的《呼兰河传》、《生死场》买来一读的冲动,因为读她的那些书,一定可以更好地触摸到她的灵魂。”
其实,像李辉这样的观众在生活中不在少数。“他们有意或无意地探寻电影背后的故事,其实就是一种二次阅读。”市文联副主席周晓风表示,这种由电影,尤其是电影里那些经典的阅读瞬间带来的阅读反刍现象,从某种程度上引导市民崇尚阅读,享受阅读,进而推动全社会读书氛围的形成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毫无疑问,阅读提升修养并影响到内心时,文明的气息就会由内而外自由扩散。这不仅影响了一个人的素质,也塑造着一座城市的品质。”
本版图片均为电影海报或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