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文脉 > 正文

日本史料中的甲午战争

2014-09-18 02:58:38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日本史料中的甲午战争

《清日战争》

宗泽亚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年6月版

作者系资深旅日学者。书中的材料出自日本国会图书馆、国立公文书馆、外务省外交史料馆、防卫省防卫研究所图书馆以及日本各地图书馆所藏的政府、军方和民间图文史料,具有多方参证的可靠性和再研究价值。该书各部分均采用对比手法写作,全面对比双方的军、政、经、民等各方面因素,清晰直观,一目了然。较之以往单纯纪事或编年手法有所突破,有利于读者对交战双方战斗力及军事能力的了解。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令人难以忘却的一页。李鸿章等洋务派苦心经营,建成的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八”的北洋水师竟惨遭全军覆没。

今年恰逢甲午年,不少出版机构打着“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的旗号推出各种新书,军事类、历史类、逸闻类等琳琅满目,掀起了一股重读甲午战争的图书热潮。

在这些浩如烟海的图书中,今年新出版的《清日战争》尤为受到关注,这部书以日本国内收藏的文献为主要资料来源,它的异国观点和史料的补充,也激发了甲午战争新的探索点。

看点1 甲午战争不仅仅只是海战

过去的历史书上提到甲午战争基本就是一场海战,比如提到邓世昌、北洋水师、定远号,甲午战争几乎等同于甲午海战……而该书,对这个观点进行了更正,指出甲午战争中还有陆地战,即在朝鲜到辽东和山东等地的陆地战。

不过,陆地战以清军的失败告终。书中指出,当时的清军没有参谋部,还不是一支近代军队;清军陆军缺乏统一的指挥,枪支弹药种类繁多,后勤落后。

看点2 甲午战争的导火索是围绕朝鲜而起的矛盾

甲午战争中,中日军队较量悬殊,当时李鸿章不想打这场战争,他也知道日本一开始也不想打,所以希望通过外交手段、幕后调和,然后回避掉这场战争。不过日本的文官虽然不想打,但是军方比较强硬,因为他们想雪耻,雪十年前朝鲜“甲申政变”①之耻。作者通过大量资料指出,这场战争是肯定会发生的,因为当时清朝为了维护在朝鲜的利益,和日本一直在明争暗斗。

对日本来说,朝鲜太重要了,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就在日本家门口。日本曾经对朝鲜发动过两场战争,一直非常想控制朝鲜,可是朝鲜却一直被清朝所控制。到了临近战争爆发的时候,清朝和日本对朝鲜的贸易额已经趋于持平。在这种对峙之下,这场战争注定会爆发,毕竟清王朝也不会自愿退出朝鲜。

看点3 双方的实力并非接近,而是很悬殊

书中指出,从陆军看,清王朝确实进口了很多欧美生产的枪支,甚至还有连发步枪。表面上,清军装备的武器非常先进,可实际上,整体武器装备却是五花八门,有10多种规格的步枪在同时使用。而日本却使用一种规格的步枪。交战时间越长,双方优劣也就越突出,因为除了比谁的武器先进,还要比后勤补给甚至枪械维修。使用10多种规格步枪的清军,因为枪的口径不一样,子弹也就不一样,而不同的枪出了毛病,还得有不同的修法;日军使用一种规格的步枪,不仅枪械维修方便,而且搬一箱子弹来,大家都能用。后来在总结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时,也有大臣上书光绪,讲的就是这个事儿。

武器再好,可是你不规范,实际上也就成了没用的武器。再加上清朝陆军不少部队,压根就没有装备火器,都是使用长矛大刀。所以在武器装备上,书中认为日本的武器配备,总体上比清王朝的要优良。另外在后勤、科技力量、综合国力等等方面,日本都占有绝对优势。以后勤为例,日本的物流系统是相当优秀的,甲午战争的时候,清王朝只有三百公里的铁路线,可是日本那个时候的铁路线已经有三千公里了,战争爆发后,日本的物流支援系统在海上运输、多海域作战中都表现得非常优秀。

看点4 日本利用甲午战争进行国际公关,清朝政府却无作为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老百姓识字率提高,报纸发行量很大。战争爆发后,各种报纸都非常关注这场战争,广泛的报道使得战争的透明度很高,这实际上是对日本老百姓的一种公关。另外一种公关,则是在战争的时候,允许外国的武官、记者亲临战场。

日本成功运作国际公共关系,在甲午战争中至少在三件重大事件中躲过了国际舆论的谴责。一是出兵朝鲜。日本以帮助朝鲜改革内政、实现国家独立为名目,利用国际舆论制造了出兵朝鲜的“大名份”。日本让西方觉得,他们是在救朝鲜于水深火热之中,帮助朝鲜摆脱清王朝的禁锢,认同日本出兵的合理性;二是“丰岛海战”②中击沉英国商船高升号事件。日本游刃于当时尚不完善的国际战争法,合理规避了国际谴责,堂而皇之逃脱了责任的追究。清王朝反而成为事件的责任者被索赔;三是旅顺屠城事件③后,日本运作西方媒体极力诡辩取得成效。在清王朝无作为的背景下,日本最终逃脱了国际舆论的谴责。

当时在战场上,外国的武官、记者、绘画师、照相师,以及日本国内的记者甚至僧侣,直接参与这场战争的报道,对国际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当时日本明治维新正在进行中,日本就是想让国际社会留下日本要向欧美看齐、做文明国家的印象,而大清国既没有邀请武官,也没有记者,国内少有人知道这场战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注释:

①甲申政变:

指1884年12月4日(农历甲申年十月十七日)朝鲜发生的一次政变。这次政变由以金玉均为首的开化党主导,并有日本协助。政变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脱离中国独立,二是改革朝鲜内政。开化党暗杀了7名守旧派大臣后,发布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政纲,因此甲申政变也是朝鲜第一次资产阶级改革的尝试。12月6日,袁世凯率领清朝驻朝军队镇压了这次政变。开化党人或被处死,或亡命日本。甲申政变在朝鲜国内外都具有重大影响。

②丰岛海战:

发生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7月25日),是日本海军在朝鲜牙山湾口丰岛西南海域袭击中国海军舰船的一次海战。这是一次日本首先挑起的战役,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中方认为日本不宣而战,袭击中国租用的外轮,违反“国际法”。日方则以“浪速”舰长东乡平八郎的报告,及英国船长T.R.Galsworthy的证言为依据,指出日本对中国舰船的袭击符合“战时国际法”,即可以根据需要予以拦截、击沉。

③旅顺屠城事件: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寇于1894年11月21日攻陷旅顺,对城内进行了4天3夜的屠杀、抢劫和强奸,遇难者超过2万人,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难。遇难者葬于白玉山东麓的安葬岗,今称万忠墓。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