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许多患者对风湿病还存在着认识误区,并因此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风”和“湿”并不能直接导致风湿病
市中医院风湿科主任吴斌说,人们通常认为类风湿是由于居住环境潮湿所致。例如,不少女性患者认为,自己是在坐月子的时候吹风着凉,所以才得了风湿病。
事实上,风湿病是一个系统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换而言之,寒冷和潮湿只是风湿病的诱发因素,其本质是由于患者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导致包括关节在内的全身多脏器受损。
吴斌提醒市民,寒冷和潮湿容易引起感冒、气管炎、鼻炎、中耳炎、扁桃体炎等疾病,容易诱发风湿病,导致风湿性关节炎发作或加重。因此,风湿病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也应重视避免寒冷、潮湿等诱因。
风湿病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类风湿病易发于中老年人群,但绝不是他们的“专利”。近年来,风湿病年轻化的趋势越发明显。那么,年轻人为什么会得风湿病呢?
吴斌认为,有三个原因。
首先是环境因素,一般来说,劳累、受凉、潮湿、精神创伤、营养不良、外伤等,是常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诱发因素。现在,年轻女性经常在大冬天身着短裙,不注意保暖,极易诱发类风湿关节炎。
其次,年轻女性在怀孕期间,内分泌调节发生变化,也容易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
第三,遗传因素等也会导致患上类风湿关节炎。
关节痛不等于风湿性关节炎
一些人感觉到关节痛就以为自己得了风湿性关节炎,其实,现代的风湿病概念绝不仅仅是人们常说的“阴天下雨关节疼”,更不是简单的“腰腿疼”。
吴斌介绍,风湿病是一种以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常常表现为关节疼痛。
但是,风湿病牵涉范围非常广泛,种类繁多,病因各异。“风湿病包括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如果仅仅治疗疼痛的关节,等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
值得一提的是,老年人负重关节如膝关节、腰关节等出现麻木、疼痛、怕风、怕凉等症状,多为骨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是一种老年多发病,只是多种风湿病中的一种,它随着年龄、体重的增加而加重,并不完全等同于类风湿关节炎。因此,这类人群要特别注意,避免出现误诊、治疗不合理的情况。
记者 左黎韵
警惕疗法不当致残
天气渐渐转寒,家住南岸区的何女士又犯类风湿关节炎了:早起后手指关节越来越僵,腕关节也开始发红、肿胀发麻、微微发烫;刷牙、拧毛巾、开瓶盖等平时不费吹灰之力的动作,对她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入冬以来,萧山地区各大医院的风湿病门诊开始热闹起来,其中,像何女士这样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数量增加了两成左右。但是,大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一被称为“不死癌症”的慢性疾病认知度很低,对延误治疗所带来的危害更是知之甚少。
据不完全估计,目前,全世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高达3.55亿人。我国有类风湿患者500万以上,一半以上病人未接受正规治疗,2年致残率约50%,3年致残率约70%,平均寿命缩短10~15年。
针对这一现状,西南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控制类风湿的炎症、恢复关节功能等综合治疗,95%以上的类风湿性患者可获康复。因此,患者应积极面对病情,配合医生治疗,早日回归健康生活。
“这一‘慢病’不可轻视。”专家告诉记者,类风湿病是一种发病率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免疫功能下降造成的,治疗此类疾病的关键就是调节免疫功能。而传统的药物和手术等治疗方法,在治疗类风湿病方面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弊端。
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情发展相对缓慢,早期症状如关节红肿,热痛等都与中老年常见疾病相似,所以许多患者常常将这一疾病与身体的自然老化、骨质退化挂钩,认为吃点消炎止痛药或是补钙的营养品就能维持身体的健康。
这种错误的认识,耽误了许多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
药物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炎症,但不能从根本上修复受损的肌肉和关节。同时,治疗不当还会杀伤白细胞和血小板,对肝脏也有很大的毒性,长期服用,会导致脱发、呕吐、食欲不振等。
因此,这些传统的治疗方法虽短暂缓解了类风湿的症状,但难以避免类风湿病反复发作和不断恶化,均不能称为治疗类风湿病的最佳方法。
专家认为,通过生物免疫修复疗法治疗,95%以上的类风湿病人可获得康复。
据了解,“生物免疫修复疗法”能够促进人体分泌出免疫调节因子,调节免疫细胞活性,缓解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紊乱的症状,从而控制炎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值得一提的是,秋冬季早晚温差大,易加剧疼痛的症状,若此季节选择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控制住类风湿症状,康复后复发的可能性也将大大减小。 记者 汤艳娟 见习记者 栗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