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报刊 > 正文

合川区“回归社会工程”工作亮点纷呈强化源头防范治理 铲除邪教滋生土壤

2015-04-22 15:08:47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合川区“回归社会工程”工作亮点纷呈强化源头防范治理  铲除邪教滋生土壤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学普(前排左一)一行在南津街街道白塔社区“和谐家园”欣赏特殊人群转化后创作的书画作品。兰梦宁 摄

    “近年来,合川区委、区政府率领全区人民团结奋进,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一些假冒宗教、打着治病救人旗号的邪教组织传播歪理邪说,危害百姓、影响极坏。
    合川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此问题,实施“回归社会工程”,通过建机制、筑平台、活载体,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用法理解心结、用真情融坚冰,挽救了绝大多数受害者,使99%以上的邪教人员回归社会。特别是今年以来,该区实现了“零发案、零新增、零反复”的目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合川区委、区政府特别注重反邪教的源头治理,为从根本上铲除邪教滋生传播的土壤,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印发<合川区社会管理源头防范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并决定2013年在全区全面启动“源头防范治理年工程”,从源头上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街、难事不出区,矛盾不上交。
    “回归社会工程”是合川区源头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探索中创造的一条有益经验,得到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学普的充分肯定。”

    较场坝社区“三个体系”创新社会管理

    合阳城街道城西的较场坝社区,面积1.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540户、居民17000余人。社区以创新社会管理为依托,实施三网合一、搭建三个平台、做到三个到位,源头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三网合一完善管理体系
    一是完善信息网。依托“社区社会管理基本信息系统数据库”,准确掌握巩固人员的基本情况、思想动态等。信息内容共由12个大项,31个子项,127个小项构成,实行动态管理,每季度由网格员复查更新。
    二是完善责任网。社区划分为11个网格,将驻社区机关干部、驻段民警、社区干部、居民小组长、楼院长、协管员、志愿者等人员纳入网格进行管理服务,推行“立案——处置——反馈——审核——结案”五步工作法,将所有巩固人员全部纳入各自网格进行管理,使每个网格内的反邪工作有人管、有落实,做到人责对应,绩效挂钩。
    三是完善服务网。社区建立了党员服务队、计生服务队、民政救助服务队、城市管理服务队、社区文化服务队、人口管理服务队、应急管理服务队、便民服务队8支队伍,联系方式公布于各楼院,为辖区居民提供便捷的生产生活服务。
三个平台完善服务体系
    在社区办公室及辖区重点区域搭建巩固人员服务平台,设站点、开窗口、建家园,全面开展服务帮教工作。
    由团区委、社区、物管公司共同管理,主要负责宣传政策方针、健康知识、居家技能培训等,吸纳巩固人员参加活动,搭建巩固人员与社区居民沟通融合的平台。
    在社区设立了“社区爱心家园活动室”、“图书室”、“人口学校”等活动场所,定期开展学习、培训等活动,为巩固人员、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三个到位完善回归体系
    情况掌握到位。依托信息网建设,全面掌握巩固人员现状。巩固人员黄某,原是骨科医生,因参与邪教活动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开除公职。刑满释放后,社区掌握到黄某有就业意愿、无固定住处、想恢复执业医师证等情况。社区协调区卫生局为其恢复了执业医师资质,并为黄某优先争取了一套公租房,解决了黄某住房问题,同时帮助黄某办理了8万元创业无息贷款,支持黄某经营了一间服装门市。
    困难解决到位。对巩固人员遇到的困难,在政策和法律允许范围内,社区做到应援尽援、应帮尽帮。巩固人员孟某,原系某邪教组织成员,退休教师,曾受劳教处罚。社区干部了解到孟某所住房子遭受到水淹,主动为其申报解决了水淹补偿款1400元。之后,孟某因轻信他人被骗走多年积蓄6万元,社区干部多方奔走,终于为其追回了被骗钱财。
    生活引导到位。社区组建了各类健身协会,引导吸纳巩固人员积极参加,让巩固人员充分展示自己特长和才华。巩固人员王某系氮肥厂退休职工,擅长太极拳术。经社区引荐,其加入了社区老年艺术协会,经常参加比赛、聚会等活动。在社区帮助下,王某自任教练组织成立了社区太极拳队,吸纳中老年爱好者共15人参加,现王某已成为社区文艺标兵。

    300所学校“五个平台”强化警示教育

    合川区是全市的教育大区,有大中小学300余所,在校学生24万余人,占全区50万余个家庭的48%。
    近年来,合川区根据实际情况,按照邓小平同志“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指示精神,让学生从小增强反邪教的免疫力。
    他们以学校为阵地,大力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进而推动全区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工作的深入开展,教育学生24万人,宣传学生家人60万余人,辐射群众近100万人,取得了良好效果。
搭建防邪教育平台
    办实法制课堂,编写反邪教警示教育教材,讲解法律知识;打造法制教室,张贴海报、挂图、板报、横幅,播放警示教育片,举行反邪教签名,撰写反邪教感言。
搭建防邪宣传平台
    充分运用校园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宣传媒体,发挥“一墙一窗”的作用,多角度、多层次、多题材地宣传反邪教工作,尽力使宣传影响覆盖到每个院系、班级和师生,提升宣传教育效果。
搭建法制宣传延伸平台
    以“小手牵大手”、“三下乡”、“六五普法”等方式,通过学生宣传教育家长、亲友和社会大众,实现由学校到社会的延伸。
搭建警示教育活动平台
    开展主题活动,丰富工作内涵。开展“无邪教校园”创建活动。讲一堂反邪教警示教育法制课,办黑板报4000余次;使反邪教意识深入人心,共收到师生写的反邪教警示教育心得体会25万余份;向家人作一次反邪教警示教育,共收到签字回执60万余份。举办反邪教图片展、书画摄影展、知识竞赛、健身大赛、演讲大赛、作文大赛、论文大赛等主题活动1000余场次,汇编获奖作文3本500余篇,优秀论文两本100余篇,将反邪教工作融入各种文化体育活动。
搭建优秀文化传播平台
    培育校园科普文化,设置科学园地400余处,制作固定标语横幅1000余条,建造科学家雕塑10余座,将科学精神融入校园建设的点点滴滴,全力营造大中小学“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浓厚氛围。
培育校园法制文化,添置法律法学书籍1万余册,引导学习掌握法律知识。
    打造法制文化墙31面、长廊13个、主题建筑4座,让法制精神闪耀于校园的每个角落。
组织学生参加进警营活动12次,旁听法院庭审29次,参与学生3000余名。

      思居村“四个依托”发挥阵地作用

    钓鱼城思居村位于合川主城区北郊,全村辖12个合作社,1276户,人口4126人。该村现有工业企业30余家、度假村4家、苗木基地12家,2012年总产值达到1.5亿元。
    近年来,部分邪教分子乘机开展邪教传播活动,给思居村社会管理及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思居村结合实际,努力发挥自身优势,以“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邪教”为主题,以创建“无邪村居”为契机,以“家庭拒绝邪教”为抓手,强化阵地建设,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邪反邪宣传教育活动,得到了市、区领导和市民的充分肯定。思居村成功创建无邪教单位,荣获“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萧山市民主法制示范村”、“萧山市青年文明村”、“合川市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先进村”、“合川市村民自治合格村”等荣誉称号,该村农家书屋被评为“全国示范农家书屋”,村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依托党员骨干引领示范
    该区紧抓辖区党员干部和巡防队员的建设、整合、协调和管理,进行反邪教知识培训,提高他们防范和处置邪教问题的能力;把“无邪教活动”创建工作与党委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要求党员骨干在“无邪教活动”创建工作中要带头学习防邪反邪的法律政策,提高防邪反邪的本领;带头宣传和发动群众投入到反邪教活动中来;带头在防邪反邪工作中创造业绩,把“无邪教活动”创建工作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通过党员骨干的引领示范,使广大群众自觉抵制封建迷信,远离邪教,积极参与“无邪教活动”创建工作。
依托村民群众自治教育
    村委会在巩固反邪教宣传橱窗、警示教育活动室等传统宣传教育阵地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利用党建网、村民QQ群、农家书屋等新型阵地,以发挥宣传教育的最大效能。投资10 余万元经费建设农家书屋,购置反邪教书籍和音像制品,提供免费阅览;在开展党员干部扶贫帮困活动时,坚持既送温暖爱心,又送思想明灯,引导生活困难者远离迷信邪教;利用科普橱窗、科普画廊宣传反邪教科普知识,通过科普宣传周等活动宣传科学思想,增强群众反邪教意识。同时,组织村民代表向群众免费发放印有反邪教知识的宣传资料5000份,使警示活动深入人心、邪教危害家喻户晓。
依托家庭构筑坚强防线
    该区积极开展“社区、家庭拒绝邪教”实践活动,全村群众参与率达到98%,“家庭”签长率达90%。村委会以新村为重点,指导、帮助社区开展了“建设文明家园,清除邪教毒瘤”的6项主题活动。他们坚持以“六到位”服务为主题,经常走访、掌握情况、教控并重、帮扶结合,保证邪教易感群体的安置帮教工作及时到位,积极致力于邪教组织帮教到位、就业安置关心到位、创业发展扶持到位,通过办理低保、争取小额贷款等途径为回归人员解决生活生产方面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彻底脱离邪教,回归正常生活。
依托单位架构桥梁纽带
    村委会经常性地联系、组织各企事业单位开展以科学性、灵活性、趣味性、娱乐性和群众性相结合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反邪教知识抢答赛,演讲赛、书法赛、广场舞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力求从最宽层面,最深层次去宣传发动群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和行动上的参与;联系相关单位和邀请区宣讲团人员到学校、农村院坝进行先进文化、先进思想的反邪教警示教育,给学生和居民发放反邪教知识读本;开展“无邪教单位”创建活动,扎实开展“校园拒绝邪教”、“企业拒绝邪教”活动,使广大市民对邪教本质有清醒认识,增强了抵制邪教思想入侵的自觉性。

      古圣村“六个融入” 开展源头防范治理

    草街街道古圣村位于风景美丽的嘉陵江畔,距合川主城区18公里,兰海高速穿境而过。辖区有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李鹏题写馆名的“陶行知先生纪念馆”、中国西部“草街航电枢纽”和基本建成的“合川区工业园草街拓展区”。古圣村交通便利、文化厚重,是企业投资和旅游开发的热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古圣村人充分依托优势,秉承陶行知精神,将反邪教“回归社会工程”切实融入各项工作,探索出“回归社会工程”新模式,辖区内3名巩固人员顺利回归。
融入留守儿童教育工作
    育才小学毗邻古圣寺、陶行知先生纪念馆,其前身是陶行知先生于1939年创办的育才学校,而今学校450名学生中有190名留守儿童。多年来,育才小学用心血倾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全国、全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相继于此召开。多名国家领导人、市领导,多家中央地方媒体对该校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学校建立了全国留守儿童教育示范基地、古圣村留守儿童活动中心、七彩小屋、留守儿童反邪教教育基地,并邀请人大代表、企业人员、志愿者参与结对帮扶;组织开展反邪教“小手牵大手”、“反邪教警示教育”进校园签名等活动,还利用展板、宣传手册等,图文并茂地对学生进行“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大多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而这一群临时监护人多为邪教组织渗透的对象。留守儿童将在校受到的反邪教警示教育带回家中,向老人们宣传讲解。村内邪教组织成员董某,在念小学六年级的孙子的引导教育下,回归社会,走上正常的人生轨道。
融入陶行知教育思想
    “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古圣村人在生活与学习中时刻践行这一教育理念。传承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践行“育创造之人才、铸真人之品格”的教育理念,古圣村人以“爱满天下”的情怀不断探索,在育才小学形成了“阳光、博爱、师陶”的教育主线,广泛开展写作、音乐、舞蹈、科技、美术、书法等兴趣小组活动,在师生中开展“手脑双挥、知行合一”活动。
融入精神文明建设
    古圣村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定时组织村民、辖区内企业员工到陶馆参观学习,并鼓励撰写心得体会。留守儿童小万灵等撰写的作文获合川区反邪教征文比赛三等奖。某邪教组织成员唐某爱好文艺,村里吸收唐某参加、组织多样化的文艺表演活动,广泛开展巩固工作。唐某彻底脱离邪教组织,顺利回归社会。
融入基层组织建设
    古圣村将防范处理邪教融入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成立了反邪工作站,由村党委书记任站长,集宣传、教育、防范、回归于一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党员群众一齐抓的工作格局;融入党(团)组织生活,结合党(团)内民主生活会、党(团)员代表大会等。融入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反邪教意识。融入育才小学少先队工作。充分利用少先队在国旗下的讲话、大课间、手抄报、建队纪念日等,宣传防邪、反邪教知识,宣传回归社会成功案例。
融入校地企共建
    古圣村依托工业园草街拓展区,将回归社会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培育“敬业报国惠民”的企业文化,服务企业发展,解决特殊人员就业。开展村企共建活动,成立“古圣村就业培训学校”,结合企业需求开展就业培训,邀请就业能手、司法工作者到校任课,促成辖区村民在家门口就业436人次。建立就业基地,在做好村企共建的基础上,发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鼎工机电、铭武机电、丰洋机电3家企业签订了“企业共建战略合作意协议”,明确3家企业为特殊人员就业基地,解决特殊人群就业。目前,3家企业已接纳特殊人员5人。古圣村某邪教组织成员甘某,因散发邪教宣传资料受到打击处理。在对甘某开展技能培训后,村里按照共建协议推荐到鼎工机电务工,甘某月收入2100余元。村“两委会”不定时了解村民在企业就业的反馈情况,并印制了校地企联系卡。村民在企业中的工作表现,村“两委会”全部做到情况清、底数明。
融入社会综治管理
    融入网格化管理、融入综治工作、融入治安防范,依托村社干部防控队伍、信息员队伍、文明劝导员队伍、民兵巡逻队伍、平安大嫂宣传队伍、大学生平安志愿者等力量,联动防范突发事件。土场镇某邪教组织成员李某窜至古圣村散发邪教资料,被防控队伍发现后现场捉获。

记者  茂竹 叶颖
通讯员 沈刚 兰梦宁 刘贞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