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綦江区职业教育中心是一所很不起眼的职业学校。然而,自2009年以来,该校在以舒楚彪校长为代表的党政班子引领下,迎难而上、不负众望,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恪守“勇于拼搏、争创一流”的办学思路,使学校闯出了一条成功的办学之路。
现在,该校已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现有两个校区。该校开设有机械加工、汽修、数控、电子、计算机、市场营销、航空服务、旅游、幼儿教育、会计、建筑等专业,有在籍学生6000人、在校学生4500人。
学生品行优异
用人单位赞赏
“我真的没有想到,儿子进入这所学校后,变化这么大,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多改变。”綦江区永新镇刘先生动情地对记者说,他的儿子原本生活、行为习惯差。现在每逢学校放假回家后,不仅孝敬父母,而且把家里也收拾得整洁有序。
原来,这一切都源于綦江职教中心倾力打造的德育品牌。他们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树立“要成才,先成人”的理念,坚持把德育渗透到教学、管理中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他们加强学生公民意识、道德素养、生存意识、责任意识等方面的培养,注重后进学生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意志力等方面的要求,以此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效应,激发学习兴趣。
该校坚持每天按照军事化要求做好晨训集合,坚持上好三大素质课,坚持做好学校学规工作检查,包括校园清洁卫生、学生仪容仪表、晚自习、教室文化、寝室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令人信服的是,他们在学生中大力倡导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危机意识,要求教师把“四个意识”的培养渗透在教学活动、德育活动和实训实习活动之中,使学生做到知行统一。
不少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特别偏爱,对他们的思想品行更是倍加赞赏。
优化办学条件
硬件今非昔比
职业教育让学生在学习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很注意学生技能的培养。因此,该校不断优化办学条件,努力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从2009年起,该校生源逐年剧增,而狭小破旧的校园却不能满足办学的需要。2011年3月,该校大胆在桥河工业园区租赁厂房建分校,28天之后,1000多m2的学生食堂、19间教室、1000余名学生宿舍如期投入使用,各类教学设备全部到位。现在,走进这所生机勃勃的校园,让人忍不住惊叹:“如此功能完善而又充满现代气的学校,的确令莘莘学子向往!”
办学绝不能因陋就简!近几年来,该校坚持把钱用在学校发展的刀刃上,先后斥巨资建成了高标准的数控实训基地、机械加工中心、汽修基地、学前教育基地等,为学生锤炼技能提供了方便。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该校领导及教师办公室简陋、普通,显得有点土气。可是,学校的教学设备、设施却很现代。从实习用房到计算机室,从琴房到多媒体教室,从机械实作室到汽修实作室等,设备先进、设施完善;数控车床、焊机等方面一批批设备,价值不菲;运动场规范水准又高……他们的教学硬件今非昔比,学生们说起来颇感自豪。
据该校校长舒楚彪透露,为了全面优化办学硬件,该区财政又投入巨额资金,在通惠新城新建一所高起点、高档次、高标准的职教中心。目前,该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强力推进,预计2015年9月将投入使用。
凸显办学魅力
适应社会需求
该校之所以在短短的几年时间进入良性发展的新时期,就在于学生“进得来、出得去”。而在专业设置及学生技能培养方面,中心紧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
坚持走订单培养和校企合作之路。他们强力打造品牌专业,面向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实行订单式培养。学校根据详细考察,已同富士康、格力、海尔、隆鑫等数家大型企业签订就业合同,确保学生就业率;坚持四不送(科技含量低不送、待遇低不送、企业管理不规范不送、就业环境差不送)原则,确保就业质量;与綦江及周边地区部分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确保学生的培训需求。
推行工学结合模式。他们按照法律法规对未成年工准入的规定,选择食品、电子元器件装配等轻体力、安全度高的工种,考察企业具有适宜学生的生活环境条件后,再与企业签订合作培养协议,这样既解决了贫困学生的生活压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教学场地的局限性,又扩大了招生就业范围,增强了对口专业的实用性培养。
昨日,家住綦江区东溪镇的王学兵动情地对记者说,他2012年从该校毕业,现在该区通惠工业园区某公司上班,每月收入3000多元。之前,王学兵原本因家庭经济困难险些无法完成学业,而通过工学模式,使他如愿以偿找到了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
办学声名远播
备受社会好评
不可否认,如今的綦江区职业教育中心已成为一所声名远播的中职学校,受到社会、家长、学生、用人单位的好评。
随着办学水平的日益提高,该校捷报频传:2011年获市中职招生工作一等奖、綦江“五个好”事业单位党组织、綦江中职学校素质教育质量目标考核优秀学校、办学质量督导评估一等奖;2012年获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张波等同学获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优秀学生技能作品一等奖和三等奖,刘涛浪同学在市2012年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中获三等奖;2013年市第六届中职技能大赛中,吴鸿斌、翁颖俊同学获车加工技术三等奖;张均、周东同学获汽车修理车身修复三等奖……一所极具魅力的中职学校正从这里悄然崛起。
随着办学美誉度的提升,该校学生就业率、就业巩固率已达99%以上。目前,该校与国务院机关事务局、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美能达、深圳创维、江苏实盈电子等一大批用人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与一部分世界500强企业及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学生定向就业关系,学生就业网络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我们有理由相信,更多的用人单位会把信任的目光投向这艘正在驶向春天的职教之舟!
记者 诸葛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