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区县 > 正文

救护车为何“姗姗来迟”?

2014-02-17 06:22:15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尴尬”的救护车系列报道一

  救护车为何“姗姗来迟”?

 

 

  

救护车为何“姗姗来迟”?

  求你们让一让吧!

  漫画/乔宇

  本报记者 李珩 刘蓟奕

  编者按

  救护车被称为“救命车”,其速度的快慢往往直接关系到生命的生或死。

  从本月起,《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正式开始实施。该《办法》规定:在接到120急救电话后,急救医院应迅速派出救护车和院前医疗急救专业人员,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意愿的原则,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救治,不得因费用问题拒绝或者延误院前急救。

  可记者调查发现,在实际生活中,因为种种原因,救护车往往“姗姗来迟”。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谁拖住了抢救生命的脚步?我们又该怎样让救护车的救死扶伤之路畅通起来?请看本报的系列报道。

  “怎么救护车还没到,急死人了!”

  2月12日18:20,沙坪坝雅豪丽景小区入口处,一中年女子焦急地等在那儿,望眼欲穿。

  原来这名女子的母亲突发心脏病,附近的西南医院距离这里车程不过两三分钟,可急救电话打了快20分钟了,还没看到救护车的影子。

  救护车为何“姗姗来迟”?

  无人让道,3公里开了20分钟

  其实,当天18:05,三军医大西南医院急救部36岁的救护车司机黄建军就接到了出车任务。18:07,救护车鸣笛,从医院开往病人所在小区。

  从医院到雅豪丽景仅3公里路程,可正好遇到下班高峰,道路堵得死死的,任凭黄建军怎么按喇叭,也没有车让道。

  眼见另一条车道的车速较快,黄建军想变道,可后面一辆小轿车猛踩了一脚油门,紧追上来,根本不给救护车机会。

  18:18,救护车来到沙坪公园,只要左转就能进入小区支路了。可迎面而来的车辆一辆接一辆,丝毫没有停顿。最后,还是一辆公交车好心地停了停,让救护车左转进入支路。

  18:25,救护车才抵达雅豪丽景小区。进行初步处理后,医护人员将病人抬上了救护车,可回程仍用了15分钟。

  夫妻吵架、小感冒也叫救护车

  救护车“迟到”还不仅仅是因为无人让道。

  前不久,市内某医院接到一起出诊任务:一陈姓男子说老伴发病了,需要急救。可到了“病人”家后,却发现只是夫妻俩吵架,丈夫感觉自己的妻子精神不太对,所以就打了120。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经检查,这位女士没有明显的生病特征,只是情绪异常激动。急救人员于是迅速赶往下一个急救地点。可10多分钟后,当救护车到达目的地时,却发现来晚了,病人已没了呼吸。

  “有人连小感冒、塞了牙,也会打120。”说起救护车遭遇的尴尬,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部主任蔡平军很无奈。他说,市急救中心每天派出去的救护车约60车次,到现场后进行医疗处置的只占75%—80%,“这其中,危重病人只占10%。”

  10次出诊5次空手回

  最耽误救护车出诊的要算出空诊了。

  2月11日下午2点多,市红十字会医院接到出诊任务,称有人在盘溪水果市场昏倒了。可当救护车来到现场,却没看到昏迷的病人。

  “我们围着市场找了一圈,还问了很多路人,都说不知道。”该院急诊科护士简锭梅说,她又按来电显示,给打急救电话的人联系,但对方一直不接,最后只好折回了医院。

  “这还不算最气人的。此前有一天,我出诊10次,5次都没接到人。”简锭梅分析说,这种情况有可能是患者病情好转后自行离开,但也不排除有人恶作剧。

  谁拖住了抢救生命的脚步

  “原则上讲,救护车不应该‘迟到’。”蔡平军说,目前,我市院前急救网络包括一个中心、7个分中心和25个急救站,一个中心是指市急救中心,负责主城区(北碚除外)的急救病人,7个分中心指涪陵、万州、黔江、北碚、綦江、永川、南川,25个急救站则设在剩下的区县,基本构筑起一道完善的急救网络。

  其中,主城区有76家急救网络医院、近200台救护车,实行12小时制进行轮班。这就意味着,主城每天有近100台救护车在“待命”。据统计,我市医疗急救平均反应时间小于5分钟,这就意味着从接到求救电话到救护车出诊,平均只需不到5分钟时间。

  那究竟是谁拖住了抢救生命的脚步?

  “马路全都堵死了,前后左右都是车,你叫我往哪让?”家住南岸区上海城的邓奕说,如果不堵车,她绝对会让道给救护车,但萧山道路比较狭窄,除了高速有应急车道外,其他道路少有应急车道,导致让无可让。这也是不少人共同的想法。

  萧山社会科学院企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秀模却认为,在萧山,真正会堵得一动不动的情况,是遇到了交通管制或事故,日常性的拥堵是可以缓慢行驶的。这就需要车主有让路意识,有时候,只要借一点点地方,救护车就能过去。关键是很多人习惯从个人利益出发,为了抢时间乱超车。“对个人来说,可能方便了,但会让真正需要的人丧失最佳急救时机,甚至失去生命。”

 

  专家建议

  将强制为救护车让路纳入地方性法规 设立急救调度师判断救护车是否该派

  本报记者 李珩 刘蓟奕

  “实际上,院前急救并非医院单方面的事,需要每个人的配合和参与,这是对生命起码的尊重和敬畏。”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部主任蔡平军说,在国外,给急救车让路是铁的纪律。在德国,任何车辆听到救护车的笛声都必须让行,即使发生交通意外,也要尽力让出车道。如果发生拥堵,最里道的车就算冲上人行道也必须把道路让给救护车通过。

  他建议,萧山可尝试将“强制为救护车、消防车让路”纳入地方性法规,让不让路的车辆受到重罚,“取证方面可参考新加坡的做法,在救护车、消防车上安装摄像头。”

  另有业内人士认为,针对有的市民连小感冒都找救护车的情况,规范急救职责迫在眉睫。我们可参考其他国家的做法,在救护车调度指挥中心设立急救调度师,法律赋予其一定的权力,每天24小时值班,由他来判断这辆救护车是否该派。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