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工”们正在抬石头
“大杠往肩上一扛,挺起的是刚毅的脊梁……悠悠的号子崩在山间……把高山变成了矮丘,让大河化作了小溪……”
记者 黄玉保 文/图
“扛上肩啦,哟嗬;挺起腰啦,哟嗬;走起来啦,哟嗬;前面拐啦,哟嗬;后面摆啦,哟嗬;脚踏稳啦,哟嗬;小心点儿啦,哟嗬;停下来罗,哟嗬……”。在位于连绵大山深处的巫山县庙宇镇龙骨坡,由于山高坡陡,交通不便,人们为了生存要建屋造房、架桥铺路,特别是在搬运大型石料等材料时,必须出动众多男性青壮年肩扛背磨,人们亲切地称他们为“抬工”,而他们高亢嘹亮的“抬工号子”曾是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
如今,随着交通的发达,起源于秦朝,存续了上千年的“抬工”已成为人们的记忆,而被称为龙骨坡汉子心中“脊梁”的“龙骨坡抬工号子”也因后继无人正渐行渐远,成为失落在大山深处的“千年遗韵”,面临绝迹的危险。
A 抬工曾是
庙宇人引以为豪的“名片”
木杠、坎肩、马叉,这就是巫山县庙宇镇龙骨坡“抬工”的全部行头。龙骨坡位于巫山县城西南部,地处渝鄂两省的巫山、奉节、建始三县陆上交汇中心。
绵延的大山,山高坡陡;崎岖的山路,路窄路险。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龙骨坡人,在这深山里倔强地奔走着。
由于上坡坡陡,骡马的前脚能上,后脚“蹬”不上去;下坡太急,骡马容易出事故,所以,“抬工”就成了这里最好的“交通工具”。
上山时,抬工们用粗麻绳将货物捆结实,木杠穿进去,腰身一挺站起来,前面的人双手抓紧木杠,使劲住前拉,后面的人双脚稳稳地“钉”在地上,拼命地往上“拱”。
为防止木杠打滑把肩膀磨伤,“抬工”都在双肩上垫一幅真牛皮坎肩。脖子上还挂一条帕子,三九天也要擦汗;腰里系一根老婆亲手缝制的腰带,腰带勒三转,抬东西时自然提得起一股子气;冬天,山路结冰,“抬工”还要在脚上套一付“脚码子”(一种铁制的防滑工具)。
遇上陡峭的下坡或路窄弯急的时候,抬工们的胳肘窝里,早已夹一根马叉(一种木制工具,下端钉有铁头,歇脚时用来顶住木杠减轻重量),木杠一旦上肩,每人肩上几百斤,山路又陡又急,木杠绝不中途落地,只有在地势稍稍平坦的地方,抬工们才把马叉往肩膀下一支,裹一担叶子烟歇口气。
这就是龙骨坡的“抬工”,庙宇人曾引以为豪的“名片”,在大山深处相遇,打声招呼,换来亲切憨厚的微笑。
B 被迫改行
“老抬工”脸上流露出遗憾和不舍
鸡叫三遍,东方发白。牛皮坎肩往肩上一搭,夹起木杠,铁头马叉一提——以前,谭文喜都要和几十个“抬工”走村串户为十里八乡的婚丧嫁娶、修房造屋服务。
“抬工”队伍里有的是弟兄齐上阵,有的父传子、子传孙,成为名播乡里的抬工世家。
过去的姑娘出嫁时,时兴坐四人抬的花轿,途中,抬工们把“花花号子”吼得随心所欲,既表示祝福吉祥,又把含蓄的新娘调侃个够。出殡入葬,抬工们唱起严肃悲哀的“抬丧歌”,催人泪下。
“80年代以前,提起龙骨坡的抬工,那可是响当当的。”说起抬工曾经辉煌的历史,年逾七十的谭文喜很是兴奋。
如今,漫步在巫山有名的新华水库大堤,脚下踩着一方方条石,当年数百人的抬工队伍,喊着震天响的抬工号子,一肩一肩、一杵一杵地抬起砌筑大坝的方条石的壮美场景不由浮现脑海。当时,全县上万根栽在山头的水泥电线杆有一多半是龙骨坡“抬工”的功劳。
“现在到处都修了公路,我们这些‘抬工’已派不上用场了,以前那种几十、上百人一起抬东西的场面再也见不到了,一些老‘抬工’只有改行。”谭老汉脸上流露出遗憾和不舍。
C 号子唱响
“大山汉子”心中的“脊梁”
“杠上肩啦,哟嗬;挺起腰啦,哟嗬;走起来啦,哟嗬;前面拐啦,哟嗬;后面摆啦,哟嗬;脚踏稳啦,哟嗬;小心点儿啦,哟嗬;停下来罗,哟嗬……”
出门时的一段平坦路,还是轻松诙谐的调子,当陡直的上坡越走越长,汗珠子纷纷往下掉,大家才吃力起来。于是上坡号子就吼了起来:“上坡上得急哟,哟嗬;越上越有力哟,哟嗬;铁马叉啰,哟嗬;响叮当哟,哟嗬;溜溜路啰,哟嗬;慢慢来哟,哟嗬。”和着铿锵的号子,那脚步,千百年沉重,直把青石板踩出窝窝。那号子,粗旷有力,憋着劲,从胸膛中迸发出来,有了号子鼓劲,再陡再险的山路,抬工们也能“健步如飞”。
谭文喜告诉记者,当地老人相传,“龙骨坡抬工号子”起源于秦朝,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当时,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龙骨坡的抬工们为了生存要建屋造房、架桥铺路,特别是在搬运大型的石料等材料时,必须出动众多男性青壮年,这就形成了抬工群体,他们通过吼唱号子,加强劳动纪律,抒发内心感情,缓解疲劳,使集体步力合一,轻松协调,慢慢就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龙骨坡抬工号子”。
“龙骨坡抬工号子”根据音乐速度分为快腿号子和慢腿号子。路面平坦时抬工们采用快腿号子,其歌词内容丰富,风趣幽默,曲调欢快高亢,如《啄啄号子》、《倒采茶》。遇崎岖路段时抬工们采用慢腿号子,其歌词内容灵活,无固定歌词,多以唱歌的方式传达脚下的路况,采用问答方式,前后统一,曲调平稳,旋律起伏,如《哟嗬号子》。
“大杠往肩上一扛,挺起的是刚毅的脊梁……悠悠的号子崩在山间……把高山变成了矮丘,让大河化作了小溪……把朴石凿出了条方,抬工们轻轻一抬,就垒成了一栋栋屋梁……”就这样,龙骨坡的抬工们一边唱着号子,一边无怨无悔地生存下来。
被称为龙骨坡汉子心中“脊梁”的“龙骨坡抬工号子”也幽幽怨怨地从古喊到今,传唱了几代人。
D 无奈现状
交通改善,抬工越来越少
“抬工号子”是龙骨坡的汉子们战胜恶劣自然环境的精神力量,是庙宇人宝贵的财富。随着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抬工”已失去用武之地,而吼了上千年的“龙骨坡抬工号子”正面临绝迹的危险,成为大山深处渐行渐远的“千年遗韵”。
记者了解到,不少五六十岁的老抬工,都是从十五六岁开始入行,通过五六年的磨炼,才能逐渐熟悉和掌握“抬工号子”特有的唱腔,理解其中的暗语,并将号子与全身的动作融为一体。此外,还要经过与整个队伍长期的磨合,才能协同配合,共同涉险渡难。
谭文喜告诉记者,这几年,交通便利了,农村的风俗也在改变,请抬工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嫌抬工又累又赚不了钱不愿学,“龙骨坡抬工号子”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
让人欣慰的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保护和发展“龙骨坡抬工号子”,让这一特色文化不致断代失传,近几年,巫山县相关部门对健在的传承人进行了及时走访,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抢救和整理。目前,这一被龙骨坡抬工们吟唱了千年的古老民间音乐已成功获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