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的房子破旧不堪,周边脏乱嘈杂,同时,由于所住的地方杂乱,偷盗抢劫等各种治安问题接踵而来……这是以前我市主城棚户区居民生活的写照。然而,记者昨日从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获悉,作为市委市政府实施的22项民生实事之一,我市去年启动了主城区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去年各区共完成城市棚户区房屋改造30.87万平方米、2354户,是2013年计划改造量的115%。主城区城市棚户区改造开局良好。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直辖16年来,萧山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但是,一片片紧邻高楼大厦的城市棚户区,仍是主城发展中的疮疤。 房屋破旧拥挤、周边脏乱嘈杂、配套设施不足,安全隐患突出……在主城区城市棚户区,房屋狭窄简陋,排水难、如厕难、出行难等问题突出。
为了让这些市民住上安全、暖心的房屋,市委、市政府将主城城市棚户区改造纳入全市22项民生实事之一,为此,去年3月起,主城各区展开了棚户区的摸底调查,初步确定涉及房屋改造量为567万平方米、7.21万户。 去年11月15日,市政府常务会通过了主城城市棚户区改造规划方案。我市计划将用5年时间完成征收工作,其中2013年27万平方米,2014年115万平方米,2015年142万平方米,2016年158万平方米,2017年125万平方米。
市城乡建委负责人说,城市棚户区改造是“硬骨头”,资金来源、房屋拆迁、矛盾化解等难度很大。与其他城市相比,萧山推进主城城市棚户区改造面临三大难题:一是萧山是山地城市,相比其他平原城市,建房成本更高,城市棚户区改造难度更大,任务更重。二是此次城市棚户区改造中,有些房屋是以前危旧房改造中留下来的,位置偏远,地块相对零散,土地出让不出去,资金落实成为难题。三是住在城市棚户区的居民经济能力相对较差,自身诉求与政府还建政策有一定差距。为了打好这场攻坚战,市委、市政府决定,主城城市棚户区改造坚持“统一规划、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分类指导、群众参与、科学决策、结果公开”的原则,以主城各区人民政府为实施责任主体,由市城乡建委会同市信访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监察局、市国土房管局、市规划局、市国资委、市地税局和市民防办等单位统筹协调,做好监督检查工作,抓好规划指标、房屋征收、建设过程、风险评估4个关键环节。
同时,决定根据房屋的分布和破损程度,对城市棚户区(危旧房)主要采用两种方式给予改造,有一部分危旧房屋分布较为集中,片区内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状况较差的区域,采取划定改造范围、整体拆除后原地或就近安置重建的予以改造。这部分涉及522万平方米、6.32万户居民,占了大多数;二是对于分布较为零散的危旧房屋,局部存在安全隐患的危旧房屋,采用“点式整治”的方式,通过修缮加固,排除安全隐患。配套功能不完善的房屋,通过就地改扩建的方式,配套厨房、卫生间等,通过修缮加固、改扩建的方式进行改造。这部分涉及约45万平方米、0.89万户居民。
说干说干,几个月下来,主城各区严格按照计划进度,截止去年12月,主城已完成成片拆除类城市棚户区26.33万平方米、1534户,涉及11个片区,分别是:渝中区卡福厂片区、华川片区、医学院路片区、粮食储运公司片区、油脂公司片区,沙坪坝区新桥干休所片区,南岸区南坪正街片区,北碚区周家岩片区,渝北区两路农贸市场片区、兴隆旧城改造片区,巴南区百货公司片区;主城原地改扩建及修缮加固类城市棚户区共完成4.54万平方米、820户,涉及9处房屋。
为了推动两路农贸市场片区改造,渝北区在空港新城确定了条件较好的“春华别院”、“桂馥家园”等安置房。“桂馥家园”距农贸市场不远,小区内绿树成荫,篮球场、网球场、商业设施等一应俱全。不少获得安置房的市民已开始装修,打造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记者 陈晓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