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红火的生意让老板毛世荣喜笑颜开。 记者 左黎韵 摄
白果树村位于湖北恩施市太阳河乡,与奉节兴隆镇仅隔一座石乳峰。山这面的兴隆镇是奉节天坑地缝的所在地,一片繁华,依托旅游业,当地人均纯收入每年6000余元。山那面的白果树村,村民们仍靠传统农业过活,年收入不过3000余元,仅为兴隆镇的一半。同处“长江三峡——恩施大峡谷”这条黄金旅游线上,为何两地发展却相差甚远?
一座石乳峰成分水岭
山两边是截然不同的世界
多年来,兴隆镇和白果树村的越关要道是一条盘亘在石乳峰上的盘山公路。道路窄、弯道急、坡路陡,大巴车要走一个半小时,每天只有两三班车。
兴隆镇宣传委员吴伯芝回忆,有一年他去白果树村办事,被大雪困了两天两夜。这以后,冬天他一般不去白果树村。由于交通不便,白果树村的村民也很少来兴隆,两地居民交往很少。
就这样,一座山阻隔了两个相邻的村。事实上,早在10多年前,两地政府就曾计划修建直通两地的隧道,但由于资金、技术等问题,项目一直被搁置。直到2011年,这条全长2560米的石乳关隧道才建成通车。
近日,记者驱车从兴隆场镇出发,经隧道踏入湖北的地盘。这儿没有车水马龙,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没有遍布的餐馆、酒楼、新修的古色古香的楼房,没有沿街叫卖的小贩……这里,很难让人联想起隧道另一端的热闹。
让记者好奇的是,白果树村地处高山,夏季气候宜人,附近有梭布垭石林、李爸沟、恩施大峡谷等景观,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并不比山那边的兴隆镇差,但村民们却大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生活。
白果树村村支书朱文生解释说,白果树村在湖北境内只能算是一个闭塞的小乡村。过去,村里的青壮年大都跑到附近的煤厂打工,留下妇女在家喂猪、种地。多年来,村民们保持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生活模式,对发展并没有太多想法。
一条隧道连通两地
带来的不仅仅是交通的改善
有了这条隧道后,一切在悄然发生变化。
“现在方便了,兴隆镇啥都有,购买日常用品过个隧道就可以了。”白果树村村民雷开平说。
雷开平的家正好在公路旁,“老公在广州打工,我留在家中带小孩,家里养了两头猪,种点蔬菜粮食。吃不完的,就背去兴隆卖。”
交通条件的改善,着实方便了两地村民,随着两地交流逐渐频繁起来,山两侧村民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碰撞——眼看一山之外的兴隆镇旅游业搞得如火如荼,白果树村村民们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也在悄悄改变。雷开平说:“附近几户人家都把旧房子改成了小洋楼,四面贴着黄色瓷砖,门前立着罗马柱,很洋气。听说要搞农家乐,也不知道有没有赚头。”
“这两年我们从兴隆人身上学到很多新观念,也启发了我们思路。”朱文生说,受兴隆镇的影响,从去年起,该村开始着手发展乡村旅游,有几家敢于“吃螃蟹”的村民办农家乐已比较成型,但更多的村民,仍在观望。
抱团发展
从两地合开农家乐开始
记者在白果树村看到,石乳关隧道附近,几家风格清新的农家乐整齐地排在公路两边。可有趣的是,虽然在湖北地界上,经营农家乐老板却大都是兴隆人。
“他们出地,我们负责经营。”石乳峰农家乐老板毛世荣是兴隆石乳村人,他说,这几年,常有白果树村人跑到兴隆来找人商谈以这种形式合开农家乐。
去年夏季,石乳峰农家乐开业,生意最好时,一天能接待40桌游客,一个月的收入有10多万元。毛世荣说:“许多客人都是我从兴隆介绍来的,白果树村的旅游资源不错,而且比兴隆场镇安静,能吸引回头客。”
像这样两地合搞的农家乐在白果树村还有四五家,生意都比本地村民独自经营的农家乐好。朱文生说:“本地村民人脉有限,与兴隆合作,能拓宽我们的市场,吸引更多客人,这是我们发展的新思路。所以,对于两地合作的项目,我们都是一路开绿灯。”
而对于兴隆镇来说,白果树村是奉节和湖北的连接点,两地合作能吸引大批来自华中、华南地区的游客,给兴隆镇带来大批的新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