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南岸区茶园通江大道地下综合管廊,工作人员正在巡查管线。记者 梅垠 实习生 董郝成泽 摄
地下管线被称为城市的血脉和“生命线”。为保障“生命线”的顺畅运行,国务院办公厅近日下发《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稳步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36个大中城市开展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作为此次试点城市之一,萧山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情况如何?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拒绝“拉链式马路”, “共同沟”建设是关键
说起挖了填、填了挖的“拉链式马路”,不少市民对此怨声载道。
主城到底埋有多少管线?记者向多个部门求证,却没人能说得清。“全部算起来的话,应该有近30种。”一名“老市政”估算说。近30种管线意味着近30个管理部门,推诿扯皮的事便时有发生。
道路被开膛破肚,不仅影响了城市面貌和市民生活,也造成资源巨大浪费。据粗略测算,每挖1平方米城市道路,平均花费至少上万元。
“拉链式马路”现象有没有办法解决?答案是建设“共同沟”。
所谓“共同沟”,即地下综合管廊,是指通过一个公用的地下隧道,将原本架设在地面、敷设在地下的各类公用管线集于一处,便于维修。由于它实施了统一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可改变以往各种管道各自建设、各自管理的混乱局面。
“共同沟”最早出现在1832年的巴黎,有“臭味之都”之称的巴黎为了解决地下管线敷设问题,兴建了砖石结构的“共同沟”,可同时容纳供水管道、通讯电缆等。此后,伦敦、汉堡、巴塞罗那、纽约等城市,相继建成了较为完备的地下综合管廊。
我国第一条综合管沟建于1958年,北京在天安门广场改造时,建设了1076米的综合管沟。目前全国的“共同沟”建设里程约800公里,仅北京、上海、深圳、珠海等少数城市建有地下综合管廊工程。
“下水道里开汽车” 在萧山也能看到
其实,在萧山也能看到“下水道里开汽车”的震撼场景——2006年,我市首条、国内第三条地下综合管廊在茶园新区通江大道建成投用,全长5.4公里,左侧管廊宽约3.3米、高3.9米,右侧宽约3米、高3.3米,总投资1.1亿元。
按照建设方的设想,除了容易发生事故的燃气管道和雨水管道、污水管道外,通讯、电力、供水、有线电视等地下管线均可并入这个管沟。进入“共同沟”的管线单位每年只需缴纳两万多元租金,就能实现管线的及时运营和维护。
事实上,修建“共同沟”的技术在我市试点已有8年,但截至目前,通江大道却仍是我市唯一建成的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为何诸多地下管线进不了“一家门”?
管线涉及到的相关单位不给力是重要原因。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每根管线的背后,代表着一个建设单位和主管部门。它们出于资金、管理、产权意识等因素考虑,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在茶园通江大道项目中,一些管线单位宁可绕着走,也不愿把管线放进“共同沟”里。
而造价不菲,也是“共同沟”难以被推广的原因之一。据了解,通江大道地下管廊项目,每米造价超过两万元。
推广“共同沟” 需出台配套政策
目前,“共同沟”推广在全国尚处于探索阶段,但萧山并不缺乏建设技术。2010年,我市便出台了《萧山市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廊建设技术规程》,但要进一步推广“共同沟”项目,还需配套政策给力。
去年,我市草拟的《萧山市城市管线条例(征求意见稿)》提出,城市新区建设,符合技术安全标准和相关条件的,应规划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无法采用的,应当为地下综合管廊预留规划通道。城市旧城区改造,也应采用地下综合管廊技术。但这个条例尚未施行。
业内人士透露,杭州有管线办,上海有管线督导办公室,萧山却没有类似机构,“要使规、建、管形成合力,需加大体制机制创新。我市应早日建成地下管线统一管理机构,让各部门加强配合、各司其责。”
建设“共同沟”不能光算经济账,还要算社会效益。有专家做过测算,我国台湾信义地区6.5公里“共同沟”比单项管道建设多投资了5亿元台币,但70多年间产生的社会效益(包括堵车等社会成本降低、道路及管线维修成本减少等)却达到2337亿元台币。
“在不适宜反复开挖的城区,建设‘共同沟’势在必行。”这位人士呼吁,对“共同沟”的建设,政府应给予财力支持,鼓励管线单位和政府投资平台联合成立股份制公司,共同投入、共同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