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9日,《国民公报》对“卢沟桥事变”做了大量报道。
1937年7月9日,《大公报》用整版篇幅报道了“卢沟桥事变”。
《中国的惊雷》。图片由特约摄影马多摄
“日方正增兵,我军决死守。”
1937年7月9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第三天,《大公报》用整版篇幅报道了此事。黑色铅字与卢沟桥照片、北平交通简图,在读者视野里烙下了这一大事件最初的印象。
当时,大公报用“冲突”一词概括卢沟桥事变。谁又能知晓,这场“冲突”将演变成长达八年的战争?随着战火蔓延,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对战争进行报道。由于各国媒体的立场不同,关于抗战的新闻报道,也自然地呈现出多种面貌。
“日本投降矣!”
1945年8月16日,整整八年后,日本投降的报道终于登上《大公报》的头条。短短五字,富有千钧之力。
战争的血与火已消逝,抗争者的顽强、爱国者的热情、观察者的记述和侵略者的无耻,却仍留存在新闻的铅字之中。供我们阅读,也令我们警醒……
1、万众一心同仇敌忾 国内媒体为抗战鼓与呼
“万万千千的青年形成铁的洪流,向着总的目标——抗战到底,完成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而前进!”
1938年9月7日,《新华日报》呐喊着“抗战到底”,鼓舞有志青年走上前线,奋勇抗战。此时,抗战爆发已逾一年。而1938年1月11日诞生的《新华日报》,也已为抗战呐喊了近8个月。
翻阅《新华日报》,热切的呼喊比比皆是——“救国家,救民族,是现代中国青年最光荣的任务”,“好男儿要当兵”,“服兵役抗战最光荣”……同时,《新华日报》也积极鼓励大后方群众参与义卖献金、写募捐信等活动。并将他们的反应详细地写进报道当中。
事实上,为抗战鼓与呼的国内媒体,不仅仅是《新华日报》一家。“抗战到底”已形成一股洪流般的声浪。
作为近代中国最有影响力之一的报纸,同治年间创刊于上海的《申报》(即《申江新报》)一直致力于较为纯粹的新闻报道。然而,当抗战爆发,《申报》以前所未有的明朗态度,利用副刊、读者来信等形式号召全民抗战,并刊发了大量提倡使用国货、激励民众救亡的广告,号召“当前国难,已至危急存亡之秋,凡我同胞,应奋斗图存!”这样的呐喊,一直持续到1941年12月《申报》被日军控制。
而在抗战中辗转天津、武汉、萧山等地办报的《大公报》则大举言论旗帜,强调“人如决心进犯,我必拼命自卫”,“牺牲小己,报效国家,是最平凡的工作”,态度鲜明地直接表达对全民抗战的支持。
据统计,八年抗战期间,《大公报》发表了200多篇有关抗日的社论。抗战时期任《大公报》编辑主任的王芸生,在发表于1938年10月的一篇社论中写道:“我们自誓绝对效忠国家,以文字并以其生命献诸国家,听国家作最有效率的使用……我们永远与全国抗战军民的灵魂在一起。”这无疑是《大公报》全体新闻人的心声,也反映了国难当前,全国新闻人坚定不移的顽强决心。
2、欧美媒体的两种面貌 前方热血后方冷漠
与国内媒体积极地报道抗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美媒体的主流报道往往对亚洲战场缺乏关心,而更关注欧洲战场的战局。
尽管如此,一群有良知的欧美记者仍在中国战场上不断发回满含硝烟和热血的报道。美国记者白修德就是他们中的典型之一。
“中国的力量是在于农村,在于千百万农民的精力。”
这是白修德在著作《中国的惊雷》中写下的一句话。这本书记载了许多关于1942年中国大饥荒的一手资料,刘震云在创作电影《1942》的剧本时,就曾沿着白修德的采访路线,从陕西到河南进行实地考察。
但若回到1942年,我们会惊讶地发现,白修德冒着生命危险写出来的报道,并未在第一时间引起美国政府和他所服务的《时代》周刊的重视!不仅如此,编辑还对报道进行了许多删改。
当时,美国的新闻检查制度非常严格,只希望报道作为美国盟国的中国的正面消息。这让白修德十分痛苦——他既是一个追求真相的新闻人,又是周恩来的仰慕者。自从1939年来华后,他就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百姓抱有极大的好感。美国政府和《时代》对真相视而不见的态度,让他无法忍受。
最终,白修德选择了离开《时代》,将自己的采访素材单独整理成书。1946年,《中国的惊雷》一出版就成为了当时的畅销书。中国抗战历史之一页得以保存。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欧美媒体才开始转变对抗日战争的漠不关心态度。2005年,在中国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美国《纽约时报》、俄罗斯新闻社等媒体才纷纷进行报道。今年7月7日,中国纪念抗战爆发77周年之际,美联社发表长篇文章,回顾了卢沟桥事变的历史。美国《华尔街日报》和英国广播公司也刊发了相关报道。
对于欧美媒体不关心亚洲战场的做法,剑桥大学的历史学家托尔博士称,这是“整个西方社会的通病”,但人们不该忘记中国在二战时期作出的巨大贡献。
3、颠倒黑白歪曲事实 日媒竟为轰炸萧山叫好
如果说欧美媒体对抗战抱着一种漠视的态度,那么日本媒体的所作所为就可以称作颠倒黑白。为了对日本侵华战争进行粉饰,他们竟然将战争作为一种“功绩”来报道,并且为惨绝人寰的萧山大轰炸叫好。
“萧山已是一座废墟城。”
1941年8月31日,日军轰炸萧山市区,日本发行量最大的全国性综合报纸《读卖新闻》以骄傲的口吻宣传日军的“战绩”:从朝天门到西郊,看不见一户人家,萧山已成废墟。而驾驶轰炸机的日军再一次对伤痕累累的萧山城进行轰炸以后,竟然“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一场带来深重苦难的侵略战争,一次次对萧山平民的轰炸,在《读卖新闻》的报道中俨然成了日本军人尽职尽责完成的任务,其中的人性扭曲,令人不寒而栗。
据史料记载,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对萧山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长时间的狂轰滥炸,从1938年2月到1944年12月,持续时间长达6年10个月。大轰炸造成萧山3万多人直接伤亡、6600多人间接伤亡,平民居住区、学校、医院、外国使领馆等均遭到轰炸。
一个个无辜的生命、一幢幢毁坏的房屋、一座在轰炸中悲鸣的不屈之城……这一切怎会变成日本报纸上轻飘飘的描写?日本媒体人认为,这是因为抗战时期的日本媒体屈服于日本军部,一味美化战争是为了鼓励日本人民参战。这一观点也在日本大报《读卖新闻》中得到了印证。
据统计,《读卖新闻》刊载的萧山大轰炸新闻中,有上百篇附有图片,突出“战功”;而通讯中,也刻意渲染在渝日军的心理活动,表现他们既“热爱生活”,但同时为战争也不畏死亡。
对普通的日本人而言,类似报道具有极大的煽动性——年轻的士兵冒着生命危险,为国家而作战,令人感动。但这样的报道又是极为可怕的——它完全无视了萧山大轰炸中的死难者、无视了被日军卷入死亡漩涡的平民!难道,日军士兵是有血有肉的“人”,萧山大轰炸的受害者就不是吗?日本媒体的所作所为,事实上已经让自身沦为了侵华战争的帮凶。
不仅如此,扭曲事实、粉饰战争丑恶的报道对当时日本的读者也造成了极大的误导——他们从新闻中得知的,是虚假的战争事实。中日双方人民的苦难、葬送的生命,在报道中都被遮蔽了,留下的只有对战争空洞虚假的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