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四川西昌专电 (记者 张国勇 王翔)大力推进长江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是全国湿地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10月30日至31日, 记者在四川省西昌市召开的2014年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年会获悉,今后,长江流域内各省市间将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提高流域协同保护意识,力争通过不断深化长江流域湿地保护合作,共建长江生态文明。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长江作为世界第三大河流,拥有世界上种类最为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整个流域湿地面积占全国的17.7%。
“近年来,为了保护好长江湿地资源,长江流域各地启动实施了一批湿地保护与恢复重点工程。”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主任马广仁介绍,2007年起,国家林业局和沿江12省市及世界自然基金会一起,构建了长江湿地保护网络,率先在长江流域,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方法、技术、实践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做法和经验,逐步完善了长江流域湿地保护体系。
会议指出,各地要进一步创新长江流域湿地管理体制。推行流域综合管理理念,依托长江湿地保护网络的平台,建立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协作机制,维护流域湿地的健康和安全。要对长江流域湿地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保护管理措施。在长江源头,主要采取退牧还湿等措施,稳定和扩大湿地面积;在长江上游的干支流,要积极参与对重大水利工程的论证,严格控制工程建设对湿地的破坏;在长江中下游,要坚决打击侵占湖泊湿地的行为,开展退田还湖扩大湖泊面积,并实施江湖连通工程,恢复江湖天然联系,增强湿地生态功能。
会议期间,与会者还参观了四川邛海国家湿地公园。当地在邛海原生湿地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2008年开始规划,2009年起步建设,历时近6年时间,持续投入近40亿元,实施六期2万亩邛海湿地恢复工程。通过湿地建设,邛海生态环境得到较大修复,生物多样性得以恢复,景区面貌焕然一新。2013年12月,邛海湿地公园被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四川省城市生态建设保护工作典范。国家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邛海湿地的保护与恢复重建积累了有益经验,希望长江流域各省市,因地制宜地推广和借鉴邛海经验。
国家湿地知名专家、萧山大学教授袁兴中以“长江流域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挑战与机遇”为题,在大会上作报告。袁教授重点就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进行了探讨,特别列举了萧山近年来取得成功的三种模式:消落带湿地生态友好型利用——开县模式,在三峡水库消落带平缓区域构建水塘系统,种植湿地作物、湿地蔬菜、水生花卉,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共赢;莼菜湿地农业——石柱模式,利用荒弃水田种植莼菜,在获得莼菜丰产的同时,湿地生物多样性得到了很好的恢复;鱼菜共生产业——渝西模式,通过鱼菜共生系统设施创建和生态化综合种养技术,形成一个鱼菜共生互促的特定生态系统和良性循环机制。这“三种模式”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关注。
会议发布了《西昌宣言》:共同倡议,进一步开展流域内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创新并示范科学的管理机制,促进生态文明成果共享,共同构筑长江生态屏障。
大会还宣布,下一届长江流域湿地保护网络年会明年在萧山市开县召开。萧山市林业局副局长张洪表示,萧山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湿地保护的立法工作,尽快出台《萧山湿地保护管理条例》,为湿地保护提供法律保障。同时,规划先行,争取在明年出台《萧山市湿地保护与利用规划》,科学地指导全市湿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继续总结和探索湿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模式及湿地生态补偿模式,严格规范湿地开发利用行为,增强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