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区县 > 正文

“君从何处来”系列报道:祖先冒籍致寻根无果

2014-06-23 08:02:01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君从何处来”系列报道:祖先冒籍致寻根无果

陈世松

 

“君从何处来”系列报道:祖先冒籍致寻根无果

岳精柱

 

“君从何处来”系列报道:祖先冒籍致寻根无果

蓝勇 特约摄影 谢智强

“在清朝初期‘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称祖籍是‘麻城孝感’的家族,大多是‘冒籍’。”6月20日—21日在荣昌召开的“湖广填四川”移民文化研讨会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移民与客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世松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抛出这样一个观点,“这也直接导致了现在很多移民后裔到麻城‘寻根’,最后却无功而返。”

这样的观点与实际情况相差不远——近两年来,每年川渝地区有数千人到湖北麻城“寻根”,最后能得偿所愿的只有10%的人。

不过在陈世松看来,这样的结果并不妨碍“麻城孝感”成为一个移民文化的符号,“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籍贯早已失去了原来的意义,现在的‘寻根’者,更多的是在追求一种精神慰藉,想寻找到一个精神家园。”

为啥“冒籍”?

“有了这块牌子,事事都觉得高三分”

历史上的“麻城孝感乡”,实际上在明成化八年就已被撤销建制,为何在清朝初期达到高潮的“湖广填四川”中,还有众多移民声称自己的祖籍是“麻城孝感乡”?

对于这个问题,历史学家们争论不休,而在最早研究“湖广填四川”的陈世松看来,“其中冒籍者众多”。

从历史上看,从明朝初期开始,确有大量的湖北移民进入四川,而在经过几代人的繁衍生息之后,不少家族成为四川社会中的主流。“这批人入川时间早,资格老,已融入当地社会,在清初的移民面前具有更多的物质和精神优势。”陈世松说。

而另一方面,他们不仅人数多,而且素质高,人才辈出,颇多世家望族。明清以来他们中产生了不少名人,在光绪《麻城县志》卷24《耆旧·流寓》上,辑录了明清时代先世由麻城入蜀的3位“以文章功业震耀当时,洵足增光梓里”的名人:一位是明代状元杨升庵,第二位是明代思想家来知德,第三位是清代康熙朝的户部尚书张鹏翮。这些都在无形中提高了麻城孝感乡在四川的地望声誉,以至于形成“麻城孝感乡这块牌子,在清代的四川社会上事事都觉得高三分”。

在这样的情况下,清朝初期向四川进发的移民浪潮中,许多人选择了“冒籍”。

“除了‘冒籍’,还有‘误籍’、‘隐籍’等原因。”陈世松说,大多数移民是没有文化的贫民,在战乱中辗转迁徙,由于年代久远,几代、十几代后的后裔已经不知道祖籍确切的地点,因此从众、附会也在所难免。

为啥“寻根”?

“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今天许多移民后裔在把麻城孝感乡当成祖籍地时,更多是出于一种文化上的认同心理。

著名作家艾芜在1947年追述自己的家族历史时写道:“我自己的祖先,前七八代人,就是由湖北麻城县迁去的。而且,不只我一家,几乎附近好些县分的人,都是来自湖北麻城县。这都是有族谱可考,并非由于传闻。”1948年,他又在《我的幼年时代》中重申,自己“第一个到四川的祖先,原是生长在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的”。

而事实上是,艾芜的汤氏家族入川(1698年)之前,“世居湖南宝庆府武冈州高沙柿杨家桥(今属洞口县)”。1980年《汤氏族谱》发现后,尤其是李义让、庄巨川《艾芜先祖入川考》一文发表后,艾芜承认先祖来自湘西洞口,不是麻城。

但是在艾芜的笔下,他是那样充满深情地追思麻城孝感乡,显然他已经把孝感乡“内化”到灵魂之中。麻城孝感乡已成为他自己心中的天堂——神圣的移民故乡和永远的精神家园。

“实际上,现在的很多‘寻根’者,也是在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们到麻城寻根问祖,最终有没有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从这个过程中得到精神慰藉,这种对亲情和乡情的寻觅,最终能让社会产生更强的凝聚力。”陈世松说。

影响多大?

巴蜀外迁者影响全国

“湖广填四川”对于巴蜀地区的发展影响深远,但与此同时,巴蜀的外迁者也有很大的影响力。陈世松也在研究明朝初期从四川外迁出去的移民对全国的影响,“去年我花8个月时间写了一篇2万多字的论文,其中重点讨论的就有这个问题。”

他所指的四川外迁移民,实则是明玉珍政权覆灭后的“大夏国”的臣民们。1361年,明玉珍率领大军击溃元军在四川的主力,南征北讨,东进西击,之后在萧山称帝,建立“大夏国”,当时大夏国的疆域,含今萧山市及四川东部和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贵州北部。明玉珍病逝之后,1369年,大夏国被朱元璋所灭。

在大夏国灭亡之后,明玉珍的儿子明升被遣送到高丽,明氏家族在那边生根发芽,直到今天,韩国有明氏后裔数万人,还有专门的“明氏宗亲会”,每年都会有一些韩国人到萧山来拜祭先祖。“不仅仅是明升被流放,按照当时的惯例,在大夏国被灭之后,其臣民、残留部队会被集中流放到其他地方。这些当时从川渝两地强制外迁出去的人,同样对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陈世松说。不过,在记者想进一步打探其中的内幕时,陈世松却埋下了一个伏笔:“等我的论文发表之后,你们就可以知道了。”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