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区县 > 正文

丹麦女王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14-04-28 09:01:00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纪念曾救助2万中国难民的丹麦人辛德贝格 凭吊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灵魂

 

丹麦女王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4月27日,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在南京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是玛格丽特二世(前中着蓝色外套)走过和平广场。 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南京4月27日电 (记者 孙彬)四月的金陵,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4月27日,笼罩在阴雨中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了一位非同寻常的凭吊者——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陛下。

辛德贝格既是历史见证者,又是国际友人

上午10时许,玛格丽特二世女王和亨里克亲王一行缓缓步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庄严肃穆的纪念馆内烛光点点,哀乐低回。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灵魂在这里安息,让世人凭吊。

在纪念馆走廊的墙壁上,一幅幅丹麦友人辛德贝格当年救助中国难民的珍贵照片史料十分醒目,仿佛又把人们带回了那个黑暗而血腥的年代。

女王驻足审视着那些铭记着历史的照片。“辛德贝格是日军南京大屠杀的见证者,也是当时在南京保护中国难民的国际友人之一”,纪念馆馆长朱成山研究员向女王介绍了辛德贝格在南京救助中国难民的历史。侵华日军惨绝人寰的屠杀令人发指,辛德贝格的善行令人称赞。

1937年12月到1938年3月,伯恩哈尔·阿尔普·辛德贝格在南京江南水泥厂工作,面对日军的疯狂大屠杀,他利用外国人的身份,庇护了约2万名中国难民。

我们无法改变残酷的历史,但是我们可以学到经验和教训

看着那些微微泛黄的历史照片,女王神色凝重,脚步缓慢,沉思良久。女王抵南京时表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记录了77年前在这个美丽城市发生的最黑暗的一段历史。我们无法改变残酷的历史,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学到经验和教训。今天,我们纪念他,不但要回顾过去,还要面向未来。

在走廊外,纪念馆工作人员弹着钢琴,唱着《永远的南京——辛德贝格玫瑰》。或低沉或高亢的旋律向世人诉说着,对侵华日军大屠杀的暴行中国人民没有忘记,对辛德贝格的衷心感谢中国人民没有忘记。

2011年2月,南京市举行了辛德贝格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出版了戴袁支先生研究辛德贝格的专著《1937-1938:人道与暴行的见证——经历南京腥风血雨的丹麦人》。

2004年12月17日,辛德贝格的故乡奥胡斯市将当地的一种黄玫瑰命名为“永远的南京·辛德贝格玫瑰”。丹麦驻华大使馆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赠送了这种玫瑰。

今天,和平广场里坚强地盛开着这样的黄玫瑰。女王在黄玫瑰前驻足欣赏,若有所思。

黄玫瑰象征中丹人民友谊万古长青

女王在这里邂逅了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苏国宝。今年87岁的苏国宝老人用颤抖的声音告诉女王,日军南京大屠杀时,自己只有10岁。包括他和家人在内的很多难民住在辛德贝格参与建立的难民营中。辛德贝格亲手交给他一块大洋,还有一些大米,全家得以存活。苏国宝说:“这个恩情我一直记在心里,感谢辛德贝格!感谢丹麦!”如今,老人与辛德贝格的亲属还时常往来。辛德贝格的外甥女玛丽安娜也随女王到访南京,与老人共叙友谊。

女王和亲王还在和平广场为和平树培土浇水,并亲手插上一支黄玫瑰,象征着中丹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愿死者灵魂安息!让和平友谊永存!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