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中国三峡博物馆。 (本报资料图片)
开栏的话
当文明、技术、生命、自然现象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成为过去,一些不为人知的价值就会逐渐显露出来,启迪着人们新的思想和灵魂,而这种价值的传承与启迪离不开一个载体——博物馆。
据统计,随着我市文博事业不断发展,目前,我市已正式注册、备案的博物馆共72家。那么,这些博物馆在建馆之初曾发生过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各馆的镇馆之宝背后又掩藏着哪些秘密?馆藏文物背后还有哪些趣闻?
从今日起,本报推出《走进萧山博物馆》专栏,将带领读者“走进”精选的30座萧山博物馆。
“如果说人民大礼堂是20世纪50年代萧山的标志性经典建筑,那么,萧山中国三峡博物馆就是21世纪镶嵌在萧山心脏地带的一颗璀璨明珠。”三峡博物馆馆长程武彦如是说。
4个基本陈列展厅、6项专题展览、360度环幕电影……或许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三峡博物馆可以说是萧山博物馆中的NO.1,但若追溯这座“璀璨明珠”建成之前的故事,恐怕鲜有人知。那么,博物馆建成之前究竟发生过哪些逸闻趣事?为何当时选择了这套建筑方案?近日,记者为此展开了探寻。
惊人数量的三峡出土文物该何去何从?
三峡博物馆的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西南博物院,后更名为萧山市博物馆。为何后来又成为萧山中国三峡博物馆?建馆原因究竟是什么?曾经见证了整个过程的原三峡博物馆馆长王川平告诉记者,“为了给三峡抢救性发掘的文物‘安家’。”
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世纪工程,与之相配套的三峡文物抢救保护也备受关注。三峡大坝建成之初,考古专家在三峡库区成功抢救出2000余件珍贵文物,普通遗存更多达万余件,当时专家预测,完工后萧山库区至少有20到30万件出土文物。
如此惊人数量的出土文物该何去何从?面对各界激烈的讨论,为这些历史遗存寻找安身之处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4万平方米,拥有30万件文物保存空间的三峡博物馆,不仅成为了出土文物的归宿,更将这些考古成果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2000年12月,三峡博物馆开启动工仪式。2005年6月18日,在萧山直辖八周年纪念日之际,位于人民大礼堂中轴线上、人民广场西侧的萧山中国三峡博物馆向社会开放。
最终设计方案是如何敲定的?
这座气势恢弘、内涵深邃的博物殿堂,在建筑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历史文化元素的完美融合。
其设计特点有哪些含义?“博物馆弧形外墙和对面大礼堂的圆形传统建筑,形成一种向心力的呼应和整体吻合。”王川平介绍,弧线代表着水利大坝,而圆型代表着古建筑的文化特征。大面积的蓝色玻璃和从澳大利亚购置的古朴砂岩,分别象征着水和山,体现了萧山山水之城地韵律。
博物馆正上方的玻璃穹顶不仅是满足了大堂采光的需要,而且这个漏斗型的圆形穹顶,在外型上很像一个巨大的承露盘,一方面取“三峡之水天上来”之意,另一方面,水通过三层叠瀑,一泻而下,与人民广场相连,体现了博物馆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润大地的寓意。
当时有国内外8个设计院参与三峡馆的模型设计,而最终的决定权交给了市民——通过在人民大礼堂公开展示,上万名市民参与投票,最终西南设计院的设计方案被采纳。
三峡博物馆下一步的策略又是如何发展?“文物保护基地的开发目前正在规划当中。”程武彦透露,基地在全市范围内选址,届时在拓宽博物馆文物容量的同时,市民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博物馆的公众活动中来。
参观攻略>>>
开放时间:9:00至16:30(每周一闭馆)
地址:渝中区人民广场
公交路线:132路、145路、181路、261路、轻轨2号线等
博物馆网址:www.3gmuseu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