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25岁女孩在苏州半程马拉松赛上不幸猝死。在国内“马拉松热”掀起的同时,为何意外、悲剧也在接连上演?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项快乐的健身运动,变成了悲剧频发的泪洒之地?作为普通马拉松爱好者,危险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在起跑线前,你是否问过自己,真的准备好了么?
意外频发——反思根源在哪?
据媒体报道,3月30日结束的郑州国际马拉松赛后,最累的不是参赛选手,而是急救人员——1700多人接受救治,大多数人的症状是外伤、下肢疼痛、腹痛等,其中比较严重的患者运动员10人,多为年轻人,症状大多为低血糖、外伤、晕倒。
同日结束的苏州马拉松赛,发生了更为不幸的一幕:当天11:15左右,一名25岁的女选手在参加半程马拉松比赛中,跑到18公里处时,突然晕倒,现场救援人员发现时,选手已经意识不清,瞳孔散大。医务人员立即进行救护并及时将其送至医院进一步抢救,但最终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项快乐的健身运动,变成了悲剧频发的泪洒之地?
生命拷问——危险到底在哪?
近年来,马拉松比赛在国内风行,吸引了众多业余选手参与。不过,很多业余爱好者并没有做足功课和准备,缺乏长跑锻炼基础,没有系统的跑步锻炼,基本属于“裸跑”的状态,造成了出现意外并不“意外”的情况。
在马拉松赛中意外频发的群体集中在年轻人阶层,这其中很大程度上还有年轻人一味挑战极限、逞强的心理因素。苏州大学学生刘骏文今年是第一次参加马拉松,2个多小时完成赛事后他已经直不起腰来,“平常主要打打羽毛球什么的,没真正跑过那么远。”他说,“跑到最后真是觉得一点都跑不动了。”
已经跑了10多年马拉松的郭洪生表示,想参加马拉松必须要有一个准备过程,始终要秉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可以从一两千米慢慢加量,这个过程最好长于一年,不能上来就跑,那样很容易出现意外。
参赛自省——你适合跑马拉松么?
从本质上说,马拉松是一种极限运动项目,对参加者的限制很大。现代人的体质状况呈总体下降的趋势,有心血管疾病者、过度肥胖者,以及平时锻炼比较少的人,专家不建议他们参加马拉松赛。
而每周运动三次,每次运动时间一小时以上,且身体没有明显反应的人,可以尝试马拉松,最好是能适应两小时以上连续高强度运动的人,应对马拉松更保险些。
专家提醒
——参赛前,请选手对自身的心血管方面进行检查,以获得医务人员的专业意见,确认自己是否适合参加相应的马拉松项目。心脏供血长期不足、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是不能参加马拉松赛的。
——过度肥胖者不适合参加马拉松。长时间跑步对他们的关节损伤非常大,肥胖者的心血管堵塞概率比普通人更高,危险系数也更大。
——平时不运动的人,不要去马拉松赛上逞强。即便是健康者参加马拉松,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训练和适应过程。
——每一项运动都有科学性,参与马拉松者,最好能不断改进自己的跑步姿势,让身体关节在运动中受到的损伤降到最低。针对性的热身必不可少,马拉松爱好者可以经常交流,共同进步。
——马拉松过程中,补充能量和水分要注意“少量多次”,而且喝水也尽可能使用运动功能饮料,普通的白水在此时是不足以维持身体需要的。
——跑完后,有些肌肉疼痛属于正常反应,不要慌张,但如果疼痛比较剧烈,而且持续不减,请尽快就医。
盘点近年
马拉松猝死事件
时间 赛事 人数
2004年 北京国际马拉松赛 2人猝死
2005年 墨西哥城马拉松赛 1人死亡
2007年 全美马拉松选拔赛 1人死亡
2008年 纽约国际马拉松赛 2人死亡
2008年 上海国际马拉松赛 1人死亡
2009年 底特律马拉松比赛 3人死亡
2010年 美银滩半马拉松赛 1人死亡
2011年 大邱世锦赛马拉松 多人晕倒
2011年 美国费城马拉松赛 2人猝死
2011年 多伦多湖滨马拉松赛 1人猝死
2012年 香港国际马拉松赛 1人死亡
2012年 广州国际马拉松赛 1人死亡
2013年 英国布莱顿马拉松赛 1人猝死
2013年 布达佩斯半程马拉松 1人猝死
2014年 苏州半程马拉松赛 1人猝死
东京马拉松“零死亡”
从2012年的广马,到今年的苏马,屡传选手猝死噩耗。而作为国际最顶尖的六大马拉松赛之一的东京马拉松赛,则一直保持“零死亡”纪录。
据权威机构报告,马拉松猝死的主要原因,近90%以上是心脏问题。即心室异常颤动后,心脏会短暂地停止跳动、停止供氧,而人类的大脑只贮藏了大约10秒的氧气。如果不能及时除颤,每晚1分钟,存活几率便降低7%至10%。如果10分钟后还得不到有效救治,生还希望渺茫。
东京马拉松被誉为世界上最安全的马拉松,因为它有一支专业急救团队的“第一反应”,该团队拥有两大专业“法宝”:CPR(心肺复苏)和AED(自动心脏除颤仪)两大有效救助方式。比赛时,他们通常配备42名医生、70名护士、420名专业救护成员,还有约40名医生根据不同的配速分配在跑友当中,他们在比赛当天既是跑者也是医生,医护人员能在4分钟的黄金时间内消除病者的心室颤动。
除了上述医护保障之外,东京马拉松的规模被严格控制在35000人左右。一旦网友报名人数过多,很可能造成组委会和医护情况不堪重负的情况,从而降低安全系数。
此外,比赛组委会还会做好各方面的宣传,从比赛路线的医疗点位置介绍、到如何进行紧急处理的视频教学,以及在一些电台、电视节目中宣传各种安全和比赛的专业知识。现场还会为选手分发紧急宣传卡。
本版文字据新华体育、搜狐体育 图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