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燕铭
他,从小爱看连环画善临摹
他,历经波折终成职业画家
他,重游旧景激发创作热情
记者 张娱静 文/图
近段时间,一组水墨的“万州十景”图在万州各大论坛、微信朋友圈走红,受到了众多网友的追捧。浓淡干湿的墨韵之间,石琴响雪、天城倚空、西山夕照等“万州十景”跃然纸上,古意盎然。画作之中的“万州十景”,或风景依旧、或已沉没于长江之中,勾起了不少网友的回忆。昨天,记者通过电话采访到水墨“万州十景”的作者都燕铭,听他讲述那些年他和“十景”之间的故事。
少年时代拜师学习绘画
都燕铭今年57岁,出生在现在的万州区沙河街道。虽然他的父母都是从山东来万州工作的外地人,但用他的话说,“幼儿园读的是麻柳林幼儿园,小学在鸡公岭小学上学,初中和高中都是万二中毕业。我算得上是土生土长的老万州人。”
谈起学画的渊源,都燕铭说他从小就喜欢看连环画,《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当时流行的全都有珍藏。在看完连环画之余,自己开始拿笔临摹,时间久了,倒也画得有模有样。
真正的绘画启蒙是在都燕铭16岁那年。“当时丝绸厂来了一个四川美院毕业的大学生,现在是三峡学院美术系的教授。我那时就跟着他学画,从素描和色彩的基础知识学起,打下了绘画的基础。”都燕铭回忆道。
历经波折终成职业画家
“学了三个多月后,就下乡回到了山东。”都燕铭告诉记者,下乡的时候,当地每年都会组织青年美术爱好者的集体活动。活动邀请当地一些著名画家和爱好者进行交流。热爱绘画的他,从来不会错过这样的“盛会”。
恢复高考过后,都燕铭通过了浙江美术学院的专业课初试,学院书面通知到杭州复试,他却因路费困难没去成,都燕铭说,几经考虑,加上周围亲戚朋友的建议,最终,自己选择了一所电力学校。
“工作之后,虽然没有从事绘画工作,但只要听说山东或者北京有大型的画展都会去看。当时还交了不少当地的著名画家朋友,经常和他们交流、探讨国画。
从事电力工作多年,都燕铭始终无法放下自己的绘画情怀。“52岁的时候,开始正式学画,就是为了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这些年,都燕铭作品多次在北京、山东、浙江、河南等全国不少美术展览中获奖,他也考上中国美术学院的山水画专业高级研究班进行进修学习,他说,那是圆他30多年前的美院梦。现在的他,是浙北中国画研究院的一名职业画家,同时也是一名国画教师。
重游旧景激发创作热情
虽然远离故土,但故乡的风情一直都盘旋在都燕铭脑海中。每年遇上节假日,他都会带着家人回万州看一看。
去年的写生间歇,都燕铭回万州看望母亲。期间,几位中学同学带他出门游览。
“当时,一边游览一边勾起了很多当时的回忆。”都燕铭说:“现在想起来还记得当时那些风景的样子,我们一起爬过太白岩和天子城、游览过洄澜塔和文峰塔、一起在竺溪河边玩过水……”
“我们一边游览,同学就一边指,哪些是我们当时玩耍过的地方,现在已经淹没在水下了。哪些景点又在三峡工程搬迁中迁移到了什么地方。”都燕铭说,“‘万州十景’是历史产物,但随着时代发展,景物变迁和三峡工程修建,城市面貌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时的‘万州十景’的样貌,已经很难在如今的万州完全找到了。”
“我生在这个地方,在这片土地上长大。在外地的时候,作为一个异地游子,难免时常涌起思乡之情。对万州老传统、老文化、老风景很是怀念。”谈起创作的初衷,他说:“当时一看到这些东西,就有一种想创作的冲动。当时就想,为什么不用画笔记录下记忆当中的风景呢?”
查询史料老照片作参考
在古代,每个地方都有“八景”或“十景”之类的景观,并对每一个景观给一个雅称。这是人们对家乡的热爱,也是对当地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概括。“万州八景”,最早当是宋代赵善赣任郡守所提出。
“当时最初的想法就是想画‘万州十景’。翻阅史料的过程当中,我发现,对于‘万州八景’或者‘万州十景’,从宋朝到清朝,历史上不同的朝代对这些景点的定义和命名都不一样。”都燕铭解释,最终综合这些版本,选定了自己心目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万州的十大景点。
选定什么时代背景下的“万州十景”,也成了都燕铭的一大难题。是选择历史上的“万州十景”还是随着三峡工程淹没搬迁后的“万州十景”呢?凑巧,都燕铭通过朋友找寻到了许多万州七八十年代的老照片。
“那个年代是我最熟悉,而且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当时的城市变化不大,再加上有这些老照片作为参考,就更加准确。”都燕铭谈及自己选择的理由。
春节用十余天完成绘画
今年春节期间,都燕铭回到万州开始正式创作。对于至今仍保存完好还存在的万州景点,他坚持到实地观察、写生。
“比如鲁池流杯,就是现在的流杯池,还有北宋著名书法家黄庭坚在这里修完修禊事留下的书法,被刻成碑的西山碑都还保存完好。比如翠屏双塔、天城倚空、西山夕照,这些都是去实地写生描绘的。”都燕铭说。
那么,对于已经消失的景色,又是如何创作的呢?
都燕铭告诉记者:“像金岛浮印和石琴响雪,它们已经被淹没在水下,无法实地观察。所以只能靠自己的记忆,再加上老照片进行比对。”
整个春节期间,家人团聚聊天玩乐时,都燕铭就专心致志地作画。他透露,这十幅画作的创作,一共用了十多天时间。
计划将来创作三峡长卷
“等画完成过后,很多亲戚朋友来拜年,看到了作品就觉得非常惊喜。都说很少见到这种‘万州十景’的水墨画。”都燕铭笑说,当时许多亲人都“求画”,但自己十分喜爱这一系列画作的他没舍得割爱。
为了一偿亲友们的遗憾,凭借自己小时候的印象,他又画了外婆生活的李河镇的风景、西山钟楼等一系列作品。总之,画作的主题都是万州的自然和人文风景。
对于未来的规划,都燕铭说,他目前正在构思,准备画一张三峡长卷。“三峡在我心目当中,印象非常深刻。以前坐船从武汉、南京乘船回万州,路经三峡,总会被它的秀丽风光所吸引。”他说:“计划在三年之内,走遍从宜昌到万州之间的山水,实地写生。”
“万州十景”
1【都历摩天】
是指都历山高插入云的景观。因为,从南门口河坝看去,都历山呈尖塔形,山势陡峻,直插云宵,在山顶似可触摸蓝天,有摩天之感。
2【天城倚空】
是指天生城之高峻。天生城奇峰突起,十分险峻雄伟。四周都是绝壁,无路可登,只有前、中、后三座寨门可通,在古代是一个天然的军事要塞。天生城前寨门上有清代咸丰三年(1853年)重建时的门额,题为“天生城”。据《华阳国志》载,刘备曾在此屯兵,因此又名“天子城”,亦名“天城”。
3【西山夕照】
是指西山晚霞的自然景观。诗仙李白曾在此读书,故又称“白岩仙迹”。
4【鲁池流杯】
指高笋塘边的流杯池,“曲水流觞”指古代一种风俗,称“修禊事”,即每年三月上巳节,到流水边洗足饮酒,以求消灾祈福。此处流杯池始建于宋代,是当年太守束庄所凿,备乡人岁修禊事之用。流杯池畔有黄庭坚撰写的《西山题记》石刻,后俗称“西山碑”,属历史艺术珍品。清代同治《万县志》题名为“鲁池流杯”。
5【石琴响雪】
石琴响雪在北山脚下,苎溪河上,有一天然石桥——天生桥。当涨水时,桥上瀑布飞悬,溪流如雾似雪;枯水季节,流水叮咚有声,酷似琴音,故曰“石琴响雪”。
6【峨眉碛月】
在翠屏山脚下,陈家坝的长江边,水落时现出一弯大碛坝,形如娥眉。据记载,万州人每年在正月初七:“乡市士女渡江南峨眉碛上,作鸡子卜击小鼓唱竹枝歌。”
7【秋屏列画】
是指长江对岸的翠屏山,满山遍野的树林,郁郁葱葱,叠翠如屏,恰似面对绿色屏墙,好似一幅天然图画。
8【翠屏双塔】
即洄澜塔和文峰塔,俗称旧宝塔和新宝塔。洄澜塔位于万州的长江南岸,翠屏山下,与长江北岸原钟鼓楼对峙。建造于清朝乾隆五十五年迄今保存完好。塔身为六边形的九层楼亭阁式,砖石结构,别具风格。塔底层开门,其侧有雕刻。
9【金岛印浮】
是长江中一景。在盘盘石和草盘石的上游,江中有一巨石,长数百米,宽数十米,夏没冬出,巨石上的积沙可以淘金,故名千金石。
10【岑洞水帘】
在南山江边一个岩嵌,是一个溶洞,《方舆胜览》记载:“洞广六十余丈,深四十余丈,石岩盘结如华盖,左右方池泉涌出岩际,松竹藤萝,真神仙窟也。”隋末时岑道愿因避乱由江陵溯江而上至万州,爱石龛幽静,遂隐居此洞,遂名岑公洞。宋黄庭坚、陆游,清王渔洋均有游岑公洞之诗,洞内有宋以来石刻多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