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报刊 > 正文

万州区检察院出台工作办法,创新环保司法,建立系列机制——还三峡库区青山绿水

2016-10-03 15:10:38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创新环保司法、建立系列环保司法机制、出台重庆首个《生态涵养区环保犯罪案件工作办法》,在严格执法的同时,强调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生态效果的有机统一,万州区检察院正试图以自身对三峡库区环保司法的探索,为全国性环保司法蹚开一条新路,还库区一个青山绿水。

宣传环保司法 大普法

“保护和恢复生态资源,是环保检察工作的终极目的。”万州区检察院检察长杨春畅说。三峡库区环保刑事案件管辖权统一后,办理环保刑事案件的同时,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也成为该院重点思考的问题。万州区检察院随即开始探索对犯罪情节轻微的案件,实行恢复被破坏自然资源工作机制。

2012年5月,奉节县村民刘某因涉嫌滥伐林木罪被刑事拘留。经查,刘某为加盖烤烟房,私自购买该村4名村民自留山上的树木,共采伐马尾松等树木187株,活立木蓄积20余立方米。按照相关法律,刘某刚刚达到定罪标准,“作为一个简单的‘孤案’,就算起诉,起到的教育作用也十分有限。”检委会上,杨春畅表示,办理环保类案件应该注重加强恢复生态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为最大限度地教育当地村民,该院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对刘某作出不起诉决定,并责令刘某及时补植被砍伐的林木。

“既然犯了法,又得到宽大处理,我就有义务把环境弄好。”收到不起诉决定后,刘某说。此后一年半的时间内,刘某共补栽松树20亩、杉树10亩,并加种桑树苗200亩。此外,刘某还主动联系当地林业部门,对村民进行了保护林木的宣传教育。

从一个不知《林业法》为何物的偏远山村,到盖房前人人都要主动递交林木采伐申请,万州区检察院让“孤案”变成了一场遍及2126人的普法教育。

破解环保司法 大难题

“我们从零起步,外无可循经验,内无成熟做法,只能寻求从机制突破入手,破解环境保护司法难这个老大难问题。”万州区检察院副检察长陈明告诉记者。

一个可资佐证的数据是,自实行试点以来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万州区检察院仅仅是督促环境行政执法机关及时移送涉嫌环境犯罪的案件就有20件26人,平均差不多每个月一件。此举使得环保案件迅速成为库区各区县重点盯防的案件,也从最大程度上防止了环保领域以罚代刑、有罪不究的现象。

万州区检察院对环保案件的重视,源于2011年市高院、市检察院等四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试点集中办理环境保护案件的意见》。该《意见》首次将万州区检察院列为全市试点检察院之一。

据悉,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冲突,环保类案件的处理在全国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20多年未曾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相对滞后,基于此,万州区检察院建立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网上衔接,信息共享”,增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整体工作合力,以共同打击危害生态环境的犯罪。

同时,该院高度关注环境司法和行政执法的权力交叉地带,督促行政执法机关及时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充分发挥检察建议的能动作用,向环境行政执法机关发出针对性的检察建议;针对环境资源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帮助其建章立制,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司法保护与行政监管的无缝对接。

创新环保司法 大收获

“今天在现场看到鱼苗放养,感触很大。这种方式很好,既让犯罪嫌疑人受到了惩罚、得到了教训,又使生态环境损害得到了修复。”万州区人大代表张先群说。

今年4月12日,黄某、宋某、张某等7人相约在一河段以杀虫剂毒杀方式捕虾。约1小时后,另外一名从犯熊某赶到现场用电瓶提供照明协助,共同捕捞浮出水面的虾。

在审查起诉阶段,检方认定除黄某等3人外,张某、熊某等5人因具有从犯、如实供述、自愿放养鱼苗等从轻情节,决定对该5人作微罪不起诉处理。

今年1月至8月,万州区检察院受理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32件89人。该院在惩治犯罪的同时,强化对犯罪嫌疑人的生态环保政策法律教育,在对其作出起诉或不起诉决定时,充分考虑嫌疑人是否自愿采取措施恢复生态,并根据恢复情况对其作出从宽、缓化处理。该院出台《办理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生态修复工作实施细则》,探索建立起向案发地政府或职能部门发函督促其指导监督、引入专业机构参与恢复规划设计及效果评估、检察人员现场查看、相关部门落实执行监督和后续管理责任等生态修复机制。4年多来,该院共责令276名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嫌疑人采取措施修复生态,补植林木1500余亩、放养鱼苗95万余尾。

2012年,重庆市检察院将三峡库区9区县环保刑事案件管辖权统一交由万州区检察院后,万州区检察院在结合以往办理环保刑事案件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并印发《办理生态涵养发展区环保犯罪案件工作办法(试行)》。《办法》要求,涉及相关规定中的13类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犯罪案件,全部由该院统一办理,对有关部门该移送不移送或移送不及时的环保案件,万州区检察院可以发出建议移送意见。万州区检察院自成为集中办理环境保护案件的试点单位以来,从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入手,打造一条严密的环保司法链条,将环保案件纳入了严格的司法程序。

2012年以来,万州区检察院起诉环保类案件401件667人,责令276名犯罪嫌疑人采取适当措施恢复被其破坏的生态资源,督促环境行政执法机关及时移送涉嫌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15件32人,向相关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19份。

记者 罗翠 通讯员 向超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