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日报讯 (记者 李鹏 杨帆)8月1日,市委书记孙政才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萧山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萧山市深化国有文化资产改革实施方案》和《萧山市统筹城乡重点改革总体方案》。
《萧山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聚焦科技资源配置、研发投入机制、科技金融发展、科技人才评价与激励、科技成果评价与转化、知识产权市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等7个方面。这项改革将为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使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相互融合、相互激发、相互促进,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城市发挥重要作用。
会议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关乎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关键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坚持技术驱动与市场驱动、技术推动与应用推动并举,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更紧密结合。要以市场为导向,市场引导创新,市场倒逼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市场服务体系,引导科技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科技成果评价体系。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产业组织模式创新,实现企业创新模式和产业创新模式多样化。要以人才为支撑,建立激励创新机制,大力引进、培养、使用技术创新人才,完善评价标准,突出能力业绩,建立规范科技成果股权和分红激励机制,发挥好奖励的激励、导向作用。要以产学研合作为途径,建立面向产业开放的公共创新平台,促进科技产业深度融合。要坚持开放创新,优化环境,完善政策,促进创新要素向萧山集聚。要发挥好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体现出创新市场的开放性,切实保护知识产权,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和“创新溢价”的环境。
《萧山市深化国有文化资产改革实施方案》包括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国有文化集团改革、深化市级国有文艺院团改革、调整文资公司功能和完善国有文化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等5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这项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市目标,以进一步增强国有文化资产活力、影响力和控制力为重点,全面推进我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挥国有文化资产主力军作用,带动文化产业快速成长为我市支柱性产业。
会议指出,深化国有文化资产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要建立完善符合萧山实际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确保党对宣传文化事业的领导,实现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要不断深化国有文化集团改革,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加快企业改制上市步伐,促进媒体融合发展。要积极创新市级国有文艺院团机制,打造富有活力、实力和竞争力的演艺市场主体。坚持分类指导,加大扶持力度,既推动院团市场化、产业化,更要注重院团的艺术属性和社会效益,增强转制院团自我发展能力,使其站得稳、有后劲。
《萧山市统筹城乡重点改革总体方案》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户籍制度、农村金融服务、地票交易制度、农村流通体系等5项重点改革。《方案》把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增强农业发展动力作为战略任务,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作为根本要求,把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基本方向,把“农村劳动力转出来”、“工商资本引进去”、“农村要素活起来”作为主要路径,创新体制机制,破除发展障碍,促进农村改革实现更大突破,促进“三农”发展迈出更大步伐,促进城乡统筹取得更大成效。
会议指出,要站在“三农”的角度去谋划、推动统筹城乡重点改革,坚持在统筹“四化”中深化改革,在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中推进改革,坚持以农民为本,体现以城带乡、以工哺农的基本方略。要着力健全机制,完善市场化的生产经营机制、公开平等的要素交易机制、全面有效的风险保障机制,实现城乡资源要素顺畅流动;着力完善政策,完善财政、金融、税收政策和农业综合服务,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改善环境,加快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宜居宜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坚决守住底线,农村经营体系改革的底线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底线是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各部门、各区县要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加强配合、细化措施,做到统筹协调、整体推进。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