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
市区停车难成“老大难”
“没车的时候不方便,但有了车,在市区跑,最大恐惧是找不到停车的地方。”昨天,市民刘汉林告诉记者,一次,他与妻子一起到好友家吃饭,到达长安华都小区后,刘汉林叫妻子先去,自己再找地方停车。
可是,他在长安华都小区附近走走停停转了半小时,仍然没能找到停车位,还差点与其他车辆擦挂。他既郁闷,也虚惊一场,最终,他放弃了吃饭,直接回家了。
在市区停车难的烦恼,也困扰着市人大代表、萧山烟草工业公司黔江分厂卷包车间生产大班长曹德全。他亲身体会并调研,发现市区停车难已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并向市人代会提交了《关于认真解决市区停车难的问题的建议》 。
原因:
规划滞后 车位利用不充分
曹德全看来,市区停车难已成为一种“城市病”。而导致该病,他认为主要有4个成因:
规划滞后乃第一病因。过去,由于我市机动车的保有量小,在城市规划中,对停车位的规划设计数量较少,城区内停车设施预留地不足,繁华路段、大型建筑和商场停车位资源缺乏,停车位与机动车辆增长速度不匹配。
其次,停车场的利用不够充分。目前,路内划定的停车场使用率比较高,路外停车场使用率比较稳定,公共配建停车场使用率则处于不饱和状态,尤其是地下停车场,利用率更低。
再次,停车收费标准不尽合理。目前我市停车收费没有体现出差别化,路内停车与路外停车几乎没有价差,导致很多车辆在路面临时停车位上长时间停放,而地下车库等路外停车场利用率较低,导致停车难问题更加突出。
此外,少数驾驶人文明交通意识不强。为图方便或者为逃避停车费,一些驾车人不愿将车停到路外的停车场,而是在街面随处停车,导致交通受阻。
建议:
新建小区规划足够车位
如何解决市区停车难问题,曹德全建议,应将车位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住小区、商业区须按要求规划足够停车位。同时,考虑车流量较大,在商业区,综合利用空间位置建设立体停车场。
白天一些住宅小区停车场有一部分车位空置,夜晚,一些企事业单位停车场空闲,可将这些空置停车位对外开放。这样,可充分利用停车位。既解决停车难,也不至于资源浪费。
另外,要通过各种传媒向市民宣传,遵守规则,提倡近距离不开车,节假日不往闹市区开车,高峰期不开车,让有车族树立低碳绿色出行的意识。
办理:
提高停车位配建标准
市规划局与市市政委共同办理曹德全的这个建议。 两个部门深知,主城区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停车需求与日俱增,主城区的停车问题日益突出,也一直在为此努力着。
市规划局调整了《规划技术管理规定》涉及的都市区内的新建开发项目的停车泊位配置标准。
2011年,我市修订了主城区建筑物配建停车指标,对住宅及长途客运站、火车站、客运码头、机场等交通枢纽项目,还有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建设项目,都设计了停车位比例。普通住宅,调整为每100平米0.8个车位,商业、办公、医院等调整为每100平米1个车位。
据了解,我市停车场设施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技术标准,容易引发停车服务供求双方的矛盾和停车行业的混乱。为改变这种状况,市市政委积极组织编制《公共停车场技术规范》,目前,正在修订之中。
我市规划部门表示,在对新建房屋的验收阶段,严禁将停车库挪作它用。市规划局将配合市市政委、市国土房管局,对社会停车场(库)和居住小区内的停车场(库)调剂使用。如夜间,向居民开放企事业单位停车场;白天向企事业单位开放小区停车场。
路内停车便捷,但占用道路资源,影响交通,为此,我市将坚持配建停车场为主、路内停车为补充。路内停车位设置后,严重影响车辆正常通行,将减少或取消该路段内的停车位。
充分利用价格杠杆作用,合理调节停车矛盾。对一般临时占道停车仍按1元/小时/车位收取;对限时段占道停车两小时以内(含两小时的),按2元/半小时/车位收费,超过两小时的,按4元/半小时/车位收费。
记者 唐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