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出色的工作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市委第三次人大工作会议,为市人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利用好省级人大的立法权,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如何代表人民监督“一府两院”,促进各项工作开展?如何发挥人大代表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成为促进发展的社会中坚力量?
近年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促进“五个萧山”和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推动民生改善与社会和谐等重点,发挥人大制度的优势,创造性地开展人大各项工作,保障和促进了萧山的科学发展。
科学立法促进发展
“对外来投资者承诺的政策,地方政府换届了,怎么保证政策的连续性?”“投资项目老是审批不下来怎么办?”……这些困扰投资者的问题,目前在我市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政府不仅要与投资者签订“行政合同”,以确保政策连续性,还要实行“首问负责制”,确保投资审批及时高效。
能解决这些问题,得益于2009年起实施的《萧山市促进开放条例》。
作为率先探索内陆开放的城市,我市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堪称“摸着石头过河”。为了给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2008年,我市探索就促进开放进行立法。
这是我国第一部促进开放的地方法规,开创了以立法促进开放的先河,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实施两年,《萧山市促进开放条例》为规范我市在对外开放中的行政行为、打造投资优良环境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及时地将成熟的工作经验上升为地方法律,将立法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对规范各方行为,促进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表示。
本届人大常委会编制完成了立法五年规划,并优先安排了与经济发展、促进开放、保障民生紧密相关的立法项目。
例如,《萧山市促进开放条例》促进了对外开放工作;《萧山市森林建设促进条例》,对我市森林建设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森林的保护与管理、资金投入机制及相关法律责任做出了规定,为促进“森林萧山”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我市确立民生导向的发展路径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相继制定了《萧山市就业促进条例》、《萧山市农村扶贫条例》、《萧山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萧山市消防条例》等,为民生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
创新监督提升实效
今年7月,市委三届九次全会提出“共富十二条”,着力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9月,市人大即展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执法检查。
“市人大常委会对这两部法进行执法检查,不仅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安排,更是为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完善法律保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洪说,特别是对“三权”抵押、土地流转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解,做好应对措施。
监督“一府两院”,确保法律顺利贯彻执行,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定职责。但如何开展监督?为了使监督不流于形式,市人大提出了“支持发展、促进开放”的理念开展监督,并制定监督法实施办法,修订常委会议事规则等20多件议事制度和工作程序,规范了人大监督职权的行使规则和程序。
围绕这一监督主题,市人大常委会上下联动开展监督工作。2008年进行了主题为“百案评析促执行”的法院执行工作执法检查活动;2009年,针对危旧房拆迁改造攻坚工作,进行了工作评议;2010年,组织了“畅通萧山”建设工作评议;2011年,围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市人大常委会又开展了“宜居萧山”建设工作评议。
这些监督,都与市委、市政府推动的中心工作相结合,监督中形成的工作报告,均转交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办理,市人大常委会还组织人力进行整改追踪。
此外,为了促进民生措施的落实,市人大常委会还着重进行民生监督工作,就群众关注的“五个萧山”、食品安全、城乡就业、三峡后扶工作、户籍制度改革、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抗震救灾和物价等问题,采取视察、执法检查、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等方式加强监督。
为了使立法更有针对性,市人大常委会还注意将专题调研作为依法履职的基础和开展监督工作的有效手段,凡重要立法项目、重大监督活动,都组织事前调研,并将其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依法办事履行职权
“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人事任免权是市人大常委会的两项重要职权。我们坚持市委决策与人大决定相统一、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相统一的原则,严格依法办事,认真做好决定和选举任免工作,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市人大常委会相关领导说。
围绕中央和市委决策,市人大常委会依法作出决议、决定,保证了党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在历次市人大常委会上,通过了多个与国外省市建立友好关系的法律文件,促进了萧山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市人大常委会还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定、关于加强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的决定等,积极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坚持任前法律知识考试,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至今年7月底,本届人大常委会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近800人次。
为了充分发挥代表的主观能动性,规范和创新代表工作,市人大创新开展“五个萧山建设·人大代表在行动”。以视察促进、检查监督、调研献策、参与贡献和民生大事助推等五大行动为抓手,精心组织全市6万多名各级人大代表广泛参与,进一步发挥出各级代表的主体作用,形成了助推“五个萧山”建设的强大合力。
记者 唐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