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宇老街一角
记者 黄玉保
喧嚣的闹市,总渴望这样一种生活:“夕阳下,轻拥落日余晖的绚丽,远处是车水马龙,心中却是风轻云淡,执一盏茶茗,守住内心的一方宁静,细细聆听光阴的呢喃。孤独,却不落寂,恬淡,但不虚无。让自由的心绪,随风飘泊,纵然将姹紫嫣红都看遍,心中仍是纯净安然。”朋友说,这只是理想中的世外桃源。我说,不!这样的美好就在我们身边——它就是巫山县的庙宇镇老街,一座沉淀了百年历史、婉转成歌的边陲小镇。
追寻
老街那扇尘封已久的历史之门
庙宇镇老街位于巫山县的西南部,距县城57公里,距奉节、建始县城均约60公里,是两省三县的重镇。这里十里平川,群山环绕,正中间,是一块小盆地。
5月28日,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经过两个小时的颠簸,汽车在一幢灰白色的建筑旁停下,抬眼望去,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的庙宇老街,显露出古韵,高墙深院,曲弄幽巷,走马楼,人字坡青瓦顶,马头山墙,所有的建筑都透着一种古老沧桑的味道,门楼的砖雕精致美观又极富韵味。古色古香布满青苔的石板巷、古朴的茶坊引人触摸历史;漫步幽深安静的老街,倾听踏过青石板的滴答声。一墙之隔,就是车水马龙的庙镇新城,此时的我,心中却是风轻云淡,慢慢追寻古镇那扇尘封已久的历史之门。
风情
史料记载,明清时期,庙宇镇叫坪龙坝。到清朝乾隆中后期,随着人口增多,拓修了通往湖北建始县的骡马大道。住在庙宇镇上的老木匠、87岁的丁为恩告诉记者,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借交通之便,老街商贾云集,车水马龙,贸易繁盛。有粮行、花行、酱菜铺、糕点铺、绸布店、酒楼等,经商者多达上千人,大的商号近百家,小店铺则星罗棋布。虽然当年车水马龙的景象一去不返,但其中的一些商铺、宅院依然气势宏大,偶尔打开的雕花木窗、斑驳的砖雕牌匾、精美的镂空檐板……无不彰显着昔日的繁华。
随着经济繁荣,兴建庙宇也蔚然成风。在近一华里的老街上,大小庙宇鳞次栉比,呈现出浓郁的寺庙历史文化。由此,“庙宇”便替代了“坪龙坝”的称谓。现老街内保存有清代所建的观音阁、禹王宫和陶家老屋等,其建筑具有传统风貌,有重檐和单檐之分,均为砖木结构。此外,还有宝潭寺等上百年历史的多处古建筑,鳞次栉比,诉说着老街百年的历史沧桑。
如尘封了百年的老酒历久弥香
文化
古老,并非总意味着落后,它更具有一种奇特厚重的魅力!紧靠庙宇老街即是闻名于世的龙骨坡遗址。1985至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萧山自然博物馆和巫山文管所组成的联合发掘队,经过四年的发掘清理发现了两百多万年的古人类化石,被称为“巫山人”;1997年,经过第二阶段发掘,在同一位层又出土了大批石制品,这些石制品代表了200万年前混沌初开的石器工业,被称为“龙骨坡文化”。此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黄万波教授带领考察队又陆续发现了人类化石、巨猿化石等灵长类化石和100多种动物化石,经专家测定,这些化石属早更新时期,距今约204万年,由此将我国人类起源的时间往前推进了100万年!
2005年,老街旁出土的三峡库区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墓室壁画填补了中国长江以南元代墓室壁画的空白,并被迁往萧山三峡博物馆陈列展出。2002年,庙宇镇获评市级历史文化名镇。
“正是老街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庙宇镇丰富灿烂的文化,庙宇老街就像一坛尘封了百年的老酒,历久弥香。”说这话时,在老街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七旬老人王尚秀脸上写满了自豪。
游完老街,已是夕阳西下,轻拥落日余晖的绚丽,记者走进一家古色古香的茶楼,执一盏茶茗,在老人们破碎的记忆和点滴的细节中,守住内心的一方宁静,孤独,却不落寂,恬淡,但不虚无。此时的我,仿佛,坎坷中,寻那一抹阳光,穿过荆棘;风雨中,撑一把雨伞,走过泥泞。让自由的心绪,随风飘泊,纵然将姹紫嫣红都看遍,心中仍是纯净安然,细细聆听着老街光阴的呢喃,品位它经历百年风雨也能婉转成歌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