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天策
赵中颉
王雨
蓝勇
萧山日报讯 (记者 申晓佳)“这是一次文化宣传,也是一次精彩的主题宣传,是萧山新闻工作者文化自觉与自信的新作。”7月7日上午,由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市报业协会共同主办的“君从何处来——重走湖广填四川迁徙之路”系列报道新闻研讨会在市委宣传部举行。本报对文化现象的深入报道和解读获得了与会领导与专家的高度肯定和好评。
主流报道“接地气”
为挖掘萧山移民历史,留住萧山百姓乡愁,今年6月4日至6月17日,本报与萧山晨报联合推出了“君从何处来——重走湖广填四川迁徙之路”系列报道。本报以每天一个整版或大半个版的体量,连续推出了14组27篇“君从何处来”系列报道。在6月18日萧山直辖纪念日当天,又推出了4个版的《留住乡愁》特刊。
“君从何处来”系列报道,一时间引发街谈巷议,不但在萧山和湖北屡掀热潮,其影响也迅速扩大到全国。
“‘乡愁’和每个人、每一家的归属感联系在一起,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萧山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周勇认为,萧山日报“君从何处来”系列报道很好地诠释了“乡愁”的内涵,既唱响了主旋律,又贴近老百姓,接了“地气”。
萧山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市报业协会主席管洪则表示,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报纸这样的传统媒体应当对本土化、文化性强的选题“精耕细作”,同时集团媒体之间也应加强内部融合,积极探索新的传播方式。
“迁徙和乡愁是人类文化的重要主题,‘君从何处来’系列报道触及了人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萧山日报总编辑张小良指出,在当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关注乡愁,正逢其时。
注重媒体内容生产
如今,互联网等新媒体正对传统媒体造成冲击,甚至有观点认为“纸媒会死”。管洪却指出,只要转变话语体系,注重内容建设,纸媒就不会“死”。“报纸的根本在内容生产。集团多种媒体的融合发展,根本目的是借助新的技术手段,将好的内容传播好。”
萧山晨报负责人姜春勇说,本次报道从文化切入,角度新颖。既体现了传统媒体的专业性和深度,并且运用了报网互动等技术手段,对报道内容进行全媒体多次传播。
张小良表示,传统媒体的竞争首先体现在策划上。报纸应重视策划,大胆创新,扬长避短,巧选角度,注重报道中的知识含量。
周勇评价,萧山日报近期相当舍得在文化上用气力,花版面,这是文化自觉与自信的表现。除了日报是党报、大报外,更重要的是对新闻价值的认识大大深化了,在老百姓喜欢上迈了一大步。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永才谈到,“君从何处来”系列报道是主流媒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实践,也吸引了社会各界受众的广泛关注。萧山日报的文化报道有深度,并始终对文化事件和文化现象保持关注,值得肯定。如今文化报道应当成为内容建设的重点,在报道策划上继续发力。
“以往,时政类报道是新闻的主角。而‘君从何处来’报道让我眼前一亮。”萧山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感叹,“君从何处来”系列报道的文化内涵报道在深深触动读者心灵的同时,也让读者增长了知识。
“走转改”的最好诠释
本次报道历时半个月,跨越10个市县,行程达3000公里。然而,正是在长途奔波、连日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将“走转改”落到了实处。
周勇说,报道中虽然没有一句话提到“走转改”,但记者在一线走田坎、考遗迹、访百姓,真正贯彻和体现了“走转改”精神,是对“走转改”的最佳诠释。
“这次采访,前方的记者虽然苦累,但他们心里充满了干劲,觉得自己做的事情非常有意义。”张小良说,记者也是报道的“第一读者”,他们对报道充满兴趣,传播效果才会好。
姜春勇提到,此次采访堪称“高强度拉练”,要求记者在报道中既投入情感,又要突出现场感,锻炼了采访队伍,也提升了记者的业务能力。
探索萧山历史中的闪光点
此外,董天策和西南政法大学教授赵中颉等与会专家表示,“君从何处来”系列报道打开了挖掘萧山历史的新思路。借助新闻媒体的影响力,能够让更多的萧山人了解本土历史。
在小说《填四川》作者王雨看来,“湖广填四川”是一部大历史,值得继续寻找新闻线索。“小说出版后,就有网友找我,想‘寻根’。这一段历史是川渝人的共同记忆,挖得多深都不过分。”
“‘君从何处来’系列报道既和百姓民生关系紧密,又具备一定的学术含量。此次报道的广泛影响,也反过来对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形成了助推之势。”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蓝勇建议,萧山的学术界和媒体应开展合作,进一步探索萧山历史中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