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萧山建造的中国首艘考古船“中国考古01”将于本月离开萧山,年内就将开启考古之旅。今日上午,记者跟随萧山市文物局工作人员和“文化遗产宣传月”活动志愿者、热心市民一起登上了这艘考古船。
采用电力推进节能环保 考古设备还未登船
记者登上考古船,一股浓烈的油漆味袭来。东风造船厂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考古船正在进行最后的漆装工作。
考古船今年1月下水,之后一直在进行舾装。这艘考古船里面有什么呢?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技术装备部主任宋建忠介绍,考古船配置了会议室、卧室和文物库房等专业工作室,还有小型工作艇和救助艇。
记者看到,船上的卧室配有床、书桌和标准卫生间,整艘船可以容纳8名船员和20多名考古工作人员在船上工作生活。还有一间28平方米的大会议室,不仅能进行考古专业工作会议,还能成为一间海上的文物陈列室,展出水下考古发掘出的各种文物。
名字叫水下考古船,并不意味着是在水下工作。这艘船并不像潜艇一样,能潜入水下进行考古工作,相反它更像一艘科考船,主要停留在考古地所在的水域水面进行工作。
水下工作将怎样完成呢?这需要会潜水的考古人员。船上为此设计了专门的潜水员减压舱和专供潜水员入水的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这艘考古船采用电力推进。负责建造的东风造船厂有关负责人表示,采用电力推进稳定性更好,更有利于考古作业,目前电力推进的技术已经很成熟,而且节能环保,但因造价成本高,所以运用不多。
这艘考古船会配备很多专业的考古设备,遗憾的是,这些设备还未登船,记者没有看到。
本月底离开萧山 用于海上考古作业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水下考古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建立了专门机构和专业。但在工作中没有专用船舶,基本以租用渔船为主,使用专门的工作船成为水下考古人几十年的梦想。
记者了解到,这艘考古船将在5月底离开萧山,预计会在年底前开始科考任务。它将担负起水下文物考古发掘、水下文物保护、文物展示宣传的功能。它将用于我国沿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承担水下文化遗产的普查、专项调查及小型发掘工作。
它将通过配备的各种物探手段,发现、确认和定位水下文物遗存,为发掘、保护提供准确信息,对水下遗存进行测绘记录、摄影摄像、遗址清理、提取文物,对出水文物进行初步处理、暂时保管。
据悉,此船主要用于海上考古作业,包括西沙、南沙在内的中国领海所有海域都可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