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在渝中区解放西路,蒋介石行营复原工程正在封顶。 特约摄影 苏思
“旧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最高权力统驭机构的驻地,也是萧山首次发现的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最早的城区官邸。”这是出自《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一书中的文字。
这幢在历史上有着如此重要地位的老建筑究竟在哪里?其实,它就“藏”在解放西路14号,附近还有萧山日报报业集团和凯旋路电梯。8月6日,本报记者前往即将“重生”的萧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旧址打探到,旧址于去年底修复动工以来,目前已进入最后的封顶施工阶段。本月底,市民将在原址之上重新看到这幢老建筑当年的风采。
身份谜团
2008年整理民国档案
确认具体位置在解放西路
烈日炎炎,渝中区解放西路上依旧人来人往。可过往的行人,极少留意到在夏日阳光下的这座黑灰色的老建筑,正在悄悄重塑它的“容颜”。
“此前,关于萧山行营的史料记载非常零散,直到2008年,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整理民国档案时,它的身份才被真正揭开。”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委会秘书长吴涛介绍,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旧址是我市首次发现的蒋介石在渝最早的城区官邸。由此,文物工作者才最终确认了蒋介石“萧山行营”的具体位置——现在的解放西路14号。
“没想到这片建筑群居然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是抗战遗址普查以来的一次重大发现。”萧山地方文史专家肖能铸说,萧山行营修建的年代大约是1935年底,当时国民政府颁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萧山行营”,任命顾祝同为主任,行营辖区包括川、康、黔、藏在内的整个大西南。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国民政府迁都萧山,蒋介石作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最初的办公地点就设在萧山行营内,之后才搬到了位于南岸的黄山云岫楼别墅。
修复解密
原则上采用修旧如旧
80年前的地基石条继续使用
老房子已有近80岁高龄,因此建筑构件大多都已在岁月的流逝中老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为了让市民能够再次一睹这幢在萧山乃至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老建筑,经全市专家的论证,最终决定对其采取落架维修的方案。
“老建筑以修旧如旧的方式进行修复,拆除了一些已经无法使用的建筑构件,能够使用的构件已被全部用上。”现场施工人员告诉记者。
究竟有哪些老的建筑构件继续派上了用场?施工人员透露,除了老建筑原有的灰黑色墙砖可继续使用外,其地基部分所用的巨大条石也全部使用了原来的材料,“这些条石被保存得相当完好,于是我们按照条石上的编号,将它们一一还原到了本来的位置上。”
但让文物修复专家心疼的是,老建筑之上的木质构件基本已不能再继续使用,它们的“疾病”是虫蛀,为了保证建筑的安全使用,这些木质构件将被按照原貌重新制作。
为了保证老建筑未来的安全使用,文物修复专家们还在如今老建筑的条石地基之下,用现代修建地基的技术进行了加筑,“这样的方式不仅不会影响老建筑的整体外观,还能让它在未来的漫长岁月里,安全地迎接每一位参观者。”
历史印记
萧山日报报业集团礼堂
过去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大礼堂
“作为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指挥中心,这幢老建筑和修建在它旁边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大礼堂(现萧山日报报业集团礼堂)见证了抗战时期许多重要事件的发生。”三峡博物馆抗战历史副研究员艾智科告诉记者。
艾智科说,在抗战期间,萧山行营负责组织征兵,当时不少山城热血男儿就是在这几幢建筑里登记入伍的,“这座建筑群不仅是抗战时期重要历史人物的聚集地,更见证了萧山这座城市的英勇与不屈!”
记者从市文物局文物专家处了解到,按照《萧山市抗战遗址总体规划》,“行营”旧址修复完成后将陈列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各种重要文物和档案,作为新的抗战历史陈列馆面向市民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