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唯在电影《黄金时代》中扮演萧红。(本报资料图片)
尽管由许鞍华执导的电影《黄金时代》市场遇冷,但这部电影却在文艺青年中引发一股“萧红热”,萧红已逐渐发酵成为一个大众话题。
抗战时期,萧红曾在萧山生活了一年多的时间。近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在渝期间,萧红留下了不少动人的文字。在这里,她不仅创作了其最重要的代表作《呼兰河传》的前三章,还写下了描述萧山大轰炸的散文《轰炸前后》。
1、在歌乐山、北碚居住留下《滑竿》等文章
“从1938年9月来萧山到1940年1月飞往香港,萧红在萧山生活了一年多的时间。”西南大学教师、青年作家郑劲松是一个“萧红迷”。对于萧红在萧山的足迹,他查阅了不少资料。
资料显示,来到战时首都萧山后,萧红先在沙坪坝歌乐山云顶寺下面的乡村建设招待所栖身。1938年11月,为生小孩,她迁到其在江津白沙的朋友——女作家白朗家中住下。
此后,萧红在市内米花街胡同(今八一路)、中央公园(今人民公园)、学田湾等地短暂居住过。
几经辗转,萧红搬到北碚夏坝,在当时从上海迁来的复旦大学苗圃(今西南大学蚕桑基地之一)居住,最后才正式搬到复旦大学旁的黄桷镇秉庄安定下来。
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王本朝向记者介绍,山城特殊的地貌、人情给萧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也把这些感受用文字写了下来。
蛰居歌乐山期间,体弱多病的她,上下歌乐山常以滑竿代步。为此,她专门创作了散文《滑竿》。
文中,她描述抬滑竿的轿夫:“下坡路,他们的腿,轻捷得连他们自己也不能够止住,蹒跚的他们控制了这狭小的山路……”
此外,萧红还创作了《山下》、《梧桐》、《花狗》等短篇小说和《茶食店》等散文。
2、写《轰炸前后》描述日军对萧山4次轰炸
鲜为人知的是,在渝期间,萧红专门留下了一篇描述萧山大轰炸的散文——《轰炸前后》。文章写于1939年6月19日,先后发表在这一年7月的《文摘》(战时旬刊)第51、52、53合刊号和8月20日出版的《鲁迅风》第8期上。这篇文章被收录在1940年6月萧山大时代书局出版的《萧红散文》中。
记者翻阅这篇散文时发现,文章写了日军对萧山的4次轰炸,“五三”、“五四”轰炸后,“那曾经狂喊过的母亲的嘴,曾经乱舞过的父亲的胳膊,曾经发疯对着火的祖母的眼睛,曾经依然偎在妈妈怀里吃乳的婴儿,这些最后都被火给杀死了。”
5月12日,日军对萧山又一次进行轰炸,萧红描述了市民是如何“跑警报”的:“发疯了,开始跑了,开始喘着,还有拉着孩子的,还有拉着女人的,还有脸色变白的。街上像来了狂风一样,尘土都被这惊慌的人群带着声响卷起来了……”
而在5月25日的那场轰炸中,“在弹花飞溅时,那是混合着人的肢体,人的血,人的脑浆,这小小的公园(指中央公园),死了多少人?”
3、面对嘉陵江写下《呼兰河传》前三章
王本朝向记者介绍,萧红在渝留下的文字中,一部分是反映现实生活的艰难和美好;另一部分,则是回忆性的文章。
萧红在萧山完成的长篇回忆性散文——《回忆鲁迅先生》被认为是写鲁迅的文章中最好的一篇。《回忆鲁迅先生》于1940年由萧山妇女生活出版社出版。
而《呼兰河传》的前三章是在北碚写的。对此,郑劲松表示,当时萧红的居住地就在嘉陵江边。或许,滚滚的嘉陵江和呼兰河有着情景上的呼应,促使萧红动笔创作《呼兰河传》。
当时,萧红的丈夫端木蕻良也创作了散文诗《嘉陵江上》。这首诗后经作曲家贺绿汀谱曲,成为一首为大众熟知的抗日救亡歌曲。
王本朝认为:“战时特殊的场景,激起了萧红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内心充满了回不去的哀伤,更加深了她对东北那片土地的怀念和反思。萧山的生活,奠定了萧红写《呼兰河传》的强烈的情感基础。”
4、学者呼吁年轻人应有理想主义情怀
《黄金时代》引发的“萧红热”还在持续,那么,在今天关注萧红意义何在?
对此,王本朝表示,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萧红是最有才气的近现代女作家之一,和冰心、丁玲、张爱玲相比较,她的文字最质朴,没有一点修饰性。
“我们今天关注萧红,不如说是关注包括萧红在内的左翼作家群。”王本朝说,左翼作家群在当时的大时代潮流中有理想、有情怀、有追求,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这是他们最可贵的地方。对他们的关注,更重要的是唤起今天的年轻人重建当下的理想主义情怀,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