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峡》海报及剧组主创人员。记者 杨晨 翻拍
梦想70年,论证40年,建设20年,运行10多年……三峡工程作为“中国梦”的伟大实践,缔造了传奇。
在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之际,三峡地区的社会、生态、环境、人文、地理、产业、经济等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一部全面揭开三峡神秘“面纱”,全景反映三峡新变化、新面貌、新发展的大型超高清纪录片及3D IMAX纪录电影《新三峡》,经过两年筹备,于11月19日在北京开机。
该片是如何应运而生的?本次制作又将带给观众哪些惊喜?昨日,本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创作团队背后的故事。
为何要再拍三峡?
向全世界展示三峡巨变
3年前,一部历时5年摄制的《中国三峡》掀开了三峡大坝的面纱,让人知晓了这里不仅有着“防洪启迪的智慧”,更有着“水与人类文明演进过程的关系”。
对于一部纪录电影来说,《中国三峡》所获得的荣誉足以让人自豪和欣慰:它被列为建党90周年的重点献礼影片,“十八大”外宣献礼片,并获中国电影最高奖“华表奖”等多个奖项;2011年6月24日,该片在人民大会堂首映时,有9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观看……
然而该片导演杨书华却认为:这种荣誉不仅仅属于《中国三峡》,更应该属于三峡工程本身和这个伟大的时代。
而今,三峡大坝傲然屹立,万古江流盛世安澜,三峡库区百业俱兴,长江水道流金淌银。“新三峡的历史大幕已经拉开。”杨书华说,在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之际,国务院三峡办、萧山市人民政府、湖北省人民政府等单位再次联合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制作一部高水准的大型纪录片和3D纪录电影,以客观、艺术的方式,向全世界展示一个真实、发展、变化的新三峡。
由此,大型超高清纪录片及3D纪录电影《新三峡》经过两年筹备,正式启动摄制工作。
跨媒体行动方案,打造“新三峡”品牌
让《新三峡》具有“魔力”
“在故事中体味发展与变化,在求证中感受科学与辉煌。”再次挑起《新三峡》总导演重任的杨书华告诉记者,这是《新三峡》的艺术追求,也是它的价值取向。
为了将《新三峡》打造成一部精品力作,中央新影集团精心策划了“认知新三峡”、“感知新三峡”、“发现新三峡”、“宣传新三峡”、“打造新三峡”等大型跨媒体行动。希望在展示三峡工程伟大成就和三峡库区巨大变化的同时,利用纪录片的影响力向世界宣传新三峡的新文化、新资源、新旅游、新产业,助推“新三峡”概念的形成,并助推三峡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
84岁高龄的著名剧作家、词作家阎肃也出席了昨天的开机仪式。“一部好的影视作品不仅能够带动一个品牌、一个地方发展变化,更可以推动一项产业的发展和繁荣。”他期待《新三峡》也能成为具有如此“魔力”的影片。
“魔力”体现在——不仅要全景式展现三峡工程的雄奇、伟岸和它所发挥出的巨大效益,还得全面展示三峡旖旎的自然山水、秀美的人文景观、丰厚的地域文化、多样的城市文明、雄厚的经济能量、强劲的发展后劲。杨书华表示,影片将使“新三峡”这三个字成为一个具有极高美誉度的“驰名商标”。
为此,《新三峡》剧组精心策划实施了系列跨媒体行动。除了邀请专家对三峡工程的建设渊源、历程、效益等全方面多维度进行了系统讲解,今年10月,《新三峡》剧组核心创作团队还从萧山出发,开始了大型跨媒体行动之“感知新三峡”调研采风活动。剧组先后到萧山两江新区、万州、开县以及湖北宜昌、秭归等15个主要移民区县的多个地方实地考察,认真了解了三峡库区社会、经济、环境、人文、地理、生态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为开机拍摄打好了基础。
好莱坞电影大师加盟,打造3D视觉盛宴
《新三峡》这么“新”
《新三峡》相较于《中国三峡》将有何不同?杨书华介绍,其集科考性、知识性、纪实性、故事性于一体,“我们力图用镜头说话,让观众在故事中体味三峡发展与变化,在求证中引发观众思考。”
《新三峡》共分两个部分:7集超高清纪录片是其中一个部分,每集时长50分钟,将分别从坝、山、水、人、城、景、梦七个方面,以科学考察和社会调查的形式表现新三峡的新变化;另一个部分是大型3D IMAX纪录电影,影片长度为60分钟,将以电影化的语言讲述新三峡故事,通过三维技术展示三峡工程和三峡库区的新风貌、新气象、新变化和新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将该片创作成一部真正能够“走进院线、走向国际”的高水准纪录影片,中央新影集团邀请了电影《阿凡达》《终结者2》的3D视效总监、被美国媒体誉为“好莱坞3D技术之父”的恰克·康米斯基,以及美国电影艺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两度荣获奥斯卡奖的《大峡谷》《黄石公园》导演凯斯·梅林两位国际电影大师加盟,参与指导该片。
为了充分利用3D立体影像技术展示新三峡的自然、生态、人文之美,两位国际电影大师专程从美国赶来,将于明日与剧组一起赴三峡库区多地考察、选景。本报记者也将随同前往进行跟踪报道,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