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荣昌陶18件
梅花壶是荣昌陶壶类中的精品
陶狗卧姿栩栩如生
传统的粑花工艺运用到极致
萧山荣昌陶瓷(又称荣昌安陶)起源于清乾隆时,从当时的粗陶,发展到清咸丰时的“泥精”,再发展到光绪时的刻花、色釉及民国时的釉下彩;在窑形上,从甑子窑、通窑发展为阶梯窑;燃料均以松柴为主。解放后,由柴窑发展为煤窑。在施釉方面,继承唐、宋以来的色釉装饰,发展了各种釉色。采用的陶土细腻致密,可塑性强,烧结性能好,制成的工艺陶产品叩之发声清脆悦耳,体形秀丽精巧,釉质光润,装饰朴素大方,既实用,又美观。
取材精致 享获泥精美誉
位于萧山市荣昌县西部的安富街道以产陶为主,其生产的荣昌陶以其独特的红、白色陶土烧成,胎薄,质坚,类瓷,具有“红如枣,薄如纸,亮如镜,声如磬”的特点,深受国内外陶瓷爱好者青睐。在当地,用于制造荣昌陶的陶泥质地细腻,可塑性强,烧结变形小,非常适合制作小巧玲珑的薄胎器物,因此有“泥精”之美誉。
荣昌陶器生产所赖以生存的陶土资源具有与众不同的优势。在安富境内有一条长25公里、宽2.5—4.5公里的陶土矿带,平均厚度1.2米,陶土总储量为1.1亿吨,泥色为红色、白色。泥料质地细腻,可塑性强,吸水率、烧失率低,是最佳的陶瓷制作原料,被誉为“泥精”,是生产各种精美工艺陶的优质原料,可以不加任何辅助材料。尤其不能不提到的是,当地陶土天然地分为红泥和白泥,这在其他产陶区是没有的情况。
荣昌陶是在粗陶生产基础上发展成的细陶生产,属软质陶品,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这又与其原料特点和独特的制陶技术与装饰手法密切关联。荣昌陶制作讲究炼泥,特别要将陶泥拌好,而陶泥又有红泥、白泥两种。白泥呈灰白色致密块状,白嫩而带浸色。红泥呈紫红色,泥质细滑,致密块状,红泥含二氧化硅,烧成温度在1150°-1200°C,可塑性好,不易龟裂。其中红色陶泥的主要化学成分跟江苏宜兴紫砂陶泥几乎一样,收藏界有时也称荣昌细陶为“昌州紫砂”。
粑花工艺运用到极致
荣昌陶泥无论是白泥还是红泥都适合各种成形方法,用单一原料就可制成各种坛罐等日用器皿。尤以红泥藏量很大,开采简便,是荣昌陶器发展的重要因素。原泥经风化水簸,淘洗即成细泥。从总的发展过程看,荣昌陶由明末清初的粗陶发展到咸丰时的“泥精”。(所谓泥精,是陶工们从制陶工作中经过洗手和勒手泥的水内沉淀中发现特别精细的陶泥。)
据说,泥精的发现还有一个故事。在清朝咸丰年之前,荣昌陶的手工艺人都只是做粗陶,用大块大块的陶泥揉成长条的泥块,在转动的车盘上制作平常老百姓家中常用的罐、缸、坛、盆、钵等日用陶。工人们每天都和陶泥打交道,手上自然少不了沾上泥巴,于是大家在收工的时候都要在一个大水缸里洗手,弄得这个水缸里的水常常是浑浊不堪。
久而久之,大水缸里便沉积了许多泥浆。为图省事,一般都要十天半月才清洗一下这个大水缸,换一次清水。
阴差阳错 制陶技术革新
一次,鸦屿山上肖家窑的一个学徒在对水缸进行例行清洗的时候,用手抠出一把陶泥,在手中捏了捏,发现这些陶泥细腻柔滑,比平时用来做陶器的泥要软和得多,于是便用一个瓦钵把这些陶泥收集起来。过了几天,学徒娃儿发现瓦钵里的陶泥干得差不多了,于是,他便借着休息时间用这些陶泥捏东西耍。不想,这些陶泥用起来非常顺手,软如面团,柔如糯米,做的东西表面手感光滑,不似平日做的陶器粗糙硌手。并且,做好的陶坯在阴干之后竟没有丝毫裂纹,惊喜之余,学徒拿着自己做的东西跑去找师傅,请师傅指点。师傅一看,也是觉得奇怪,于是便招呼大家一起来探个究竟。众人也是惊异非常,不想这平日里洗手洗掉的陶泥竟有这般神奇妙用。
于是乎,众人一番商议,决定将原来用来做粗陶的陶泥进行再加工:除照以往的方法将陶土剔出杂质、草根,在晒坝经过一至数月不等的风化,使泥内盐质溶解外,还将其放置在多个沉淀池内进行沉淀除砂,只取最后剩下的那一拨陶泥来做陶器。因这种陶泥泥质细滑,成致密块状,无论做什么陶器塑形都极好,且不易龟裂,烧制出来的器具小巧典雅端庄大方,无论是素烧还是上釉,品质都极好,产品常常供不应求,往往陶坯还没晾干就已经被客商预定完了。窑主觉得有利可图,便开始大量生产这种细陶。于是,之前炼泥的方法就不可用了,工人们便想办法在晒坝里用骡子拉着碾磙,将风化的陶矿石碾成细细的粉末后,加水调成泥浆,用细纱布制成的筛子过滤,再流经经除砂沟,在沉淀池中浓缩自然脱水后,用纱布包裹起来,上放石头压滤脱水,等陶泥湿度适合时便用来塑型。如此一来就极大地缩短了陶泥准备的时间,生产进度也赶上去了。
异军突起 跻身同行前列
肖家窑发现细陶的消息不胫而走,鸦屿山上大大小小的窑场纷纷效仿,这样,荣昌县境内就开始大规模生产细陶,一时间制陶师傅们争相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了大量胎质薄,器型美的茶酒文化不可缺少的壶、杯、盏,文房用的笔洗、水盂、砚滴,等,更有民俗文化中常出现的炉、动物造型、鸟食罐等。而与鸦屿山陶器生产基地仅一河之隔的隆昌县仍然坚持生产粗陶,因此解放后设立荣昌陶器厂时便以鸦屿山陶器生产基地为基础,发展陶产业,并最终形成“中国四大名陶”的品牌效应,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广西坭兴陶齐名。荣昌的安富也与江苏的宜兴、广东佛山的石湾并称为“中国三大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