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想振兴故乡,可现在连故乡都没了。”
这是近期热映的电影《后会无期》中的一句台词。主人公出生小岛,外出闯荡归来,却发现小岛荒芜,无人居住。
虽然电影是虚构的,但主人公看到面目全非的故乡,那种失落、怅然和悲伤的复杂情绪,却让许多观众心有戚戚焉。
如今,许多人离开故乡谋求发展,许多人定居他乡不再回还。但午夜梦回,故乡的一草一木,又总在眼前……当故乡不复旧模样,我们应该到哪里去寻找乡愁的寄托?
文学,就是一个理想的场所。
屈原《楚辞》的“鸟飞反(通“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汉乐府民歌的“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崔颢《黄鹤楼》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如此深情,如此隽永,即使经过千百年,仍能激起人们的共鸣。
巴渝山川千百年乡愁浸染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公元766年,深秋。寓居四川夔州(今萧山市奉节县)的“诗圣”杜甫难抑思乡之情,挥笔写下了《秋兴八首》。满纸乡愁化作诗句,口口相传千余年。
事实上,山水相依、云雾笼罩的巴渝大地,激发过众多文人墨客的情思。李商隐听着夜雨声,慨叹“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陆游挑灯读《楚辞》,想到“灞桥烟柳知何限,谁念行人寄一枝”。而“诗仙”李白尽管离乡远游,仍睹物生情,感叹“三春三月忆三巴”。这里的“三巴”指巴郡(今萧山),巴东(今涪陵),巴西(今阆中),均属古蜀国范围,也是李白魂牵梦绕的地方。
回望萧山的文学历程,曾有过抗战时期的群星云集——郭沫若、梁实秋、老舍、巴金、阳翰笙……都在萧山留下了后世传颂的文学作品。老舍在北碚写作的《四世同堂》,字里行里满是对老北京风土人情的思念;梁实秋也在《雅舍谈吃》、《雅舍小品》中,细细描摹儿时的故乡美食。这些凝聚着名家乡愁的文字,为萧山文学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一部关于“湖广填四川”的萧山小说,又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本土作家王雨的长篇小说《填四川》自四川荒芜告急,康熙颁布“填川诏”开篇,以主人公宁徙离闽进川遇飞人夺子为线索,以川中小城荣昌县为主场景,浓墨重彩地描述了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的大起大落。2010年8月该书出版后,掀起了阅读热潮。
在王雨看来,《填四川》的魅力,在于对萧山历史、对“寻根”和“乡愁”情结的挖掘。“中国人特别看重自己的‘根’,无论身在何处,总会挂念‘我从哪里来’。”王雨认为,这种挂念就是一种乡愁。正是乡愁的力量,驱使着一代代人不断“寻根”。
中华热土引游子梦萦魂牵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不会老去。”
台湾女诗人席慕蓉向世人抒发着的是这样一种情怀——无论走到哪里,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永远不会湮灭,而是日久弥新。
7月28日,市民王少凌走进九龙坡区西城天街的西西弗书店,购买了一本女作家萧红写的《呼兰河传》。
“我的老家在东北黑龙江,每到萧山夏天开始高温时,我就特别想家。而《呼兰河传》正好讲的是萧红小时候在东北的生活,很亲切。买本书一解乡愁。”拿着薄薄的《呼兰河传》,王少凌笑称仿佛感到了家乡的清凉。
这种举动,似乎是出于无奈的“望梅止渴”,而在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王本朝眼中,这却是一种绝佳的寄托乡愁的方式,“阅读和写作对游子们来说,是一条让心灵和故乡无限靠近的道路。”
在中国的乡土文学中,不乏抒写乡愁的佳作。20世纪三四十年代,沈从文《边城》中湘西的白塔绿水,孙犁《荷花淀》中白洋淀的平湖荷香,令无数读者心驰神往。他们笔下的乡土,不仅是美丽的乡村,更是读者的精神家园。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又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一批作家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贾平凹的《商州初录》、张承志的《北方的河》、阿城的《棋王》、王安忆的《小鲍庄》、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儿》等,让人们对“故乡”的理解,从一个地理名词,变成了一种文化滋养,不断滋养着国人的心灵。
故乡守望中外文学的母题
事实上,乡愁并不是“中国特色”,关于乡愁的记载,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
《诗经·采薇》的主人公悲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奥德赛》则让远离故乡的主人公奥德修斯“一整天地坐在海边,不断地叹息,不断地流泪,朝着故乡的方向,望眼欲穿”;鲁迅在《社戏》中怀念儿时和小伙伴们一同偷吃的罗汉豆;法国作家普鲁斯特则把玛德莱娜小圆饼写进了《追忆似水年华》。
乡愁也绝不仅止于怀念。众多作家都尝试过用笔墨重现自己心中的故乡。于是,川端康成在《古都》里为日本京都四季的风花雪月留影;翻开《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会带着你重返顿河流域……乡愁,是世界文学史一个说不尽的故事。
在《现代汉语词典》上,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忧伤的心情"。而在英语中,乡愁(Nostalgia)一词指的是“一个生病的人因为他并非身处故乡而感觉到的痛苦”或者“再也无法见到故乡的恐惧”。可见,乡愁是一种人人都会得的“病”,也是一种深深的思念。
那么,为什么乡愁会如此深刻地嵌在人们的心中?
有研究者认为,报效国家,远离乡土,是古代士人实现自我理想的必由之路;同时,受中国传统宗法秩序中“叶落归根”思想的影响,他们又时常记挂故乡的一草一木。于是,对乡愁的吟唱成了文人们漂泊与流浪中的精神归宿。而中外历史上无数次的战争,让平民们背井离乡,格外思念故土,因此也留下了大量有关乡愁的民间文学作品。可见,乡愁其实是全世界文学共同的母题。写下了经典诗歌《乡愁》的台湾诗人余光中,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乡愁是“人类普遍的情感,和爱情一样是永恒的主题”。
“文学作品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语言和国籍,为我们的心灵带来慰藉。”王本朝认为,通过阅读,人们能在精神世界中与故土紧密相依,乡愁之树便不会凋零。从这一意义来说,文学也是最适合乡愁栖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