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区县 > 正文

五位代表畅谈五大功能区域发展

2014-01-20 13:57:56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五位代表畅谈五大功能区域发展

  唐英瑜。 记者 魏中元 摄

五位代表畅谈五大功能区域发展

  刘宝亚。 记者 梅垠 摄

五位代表畅谈五大功能区域发展

  江涛。 记者 梅垠 摄

五位代表畅谈五大功能区域发展

  杨宏伟。黔江区人大供图

五位代表畅谈五大功能区域发展

  李应兰。 记者 梅垠 摄

 

  核心提示

  1月19日,五位区县委书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就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政府工作报告的有关内容,深入解析本区域的功能定位、目标任务和发展思路,共同描绘未来的广阔前景。

  市人大代表、渝中区委书记唐英瑜:

  紧扣都市功能核心区 建设“美丽半岛、幸福渝中”

  本报记者 何清平

  “紧扣都市功能核心区定位,我们的目标是建设‘美丽半岛、幸福渝中’。”1月19日,市人大代表、渝中区委书记唐英瑜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

  要建“美丽半岛、幸福渝中”,难点在哪里?

  唐英瑜表示,集中体现在城市、产业、社会三个方面。城市转型是最大难题。渝中作为老城区,基础设施等方面欠账较多,发展空间有限,旧城改造任务较重。

  产业转型也非一朝一夕。渝中区现有产业比较固化,搬迁、改造、调整都难以一蹴而就。渝中面临巩固基础产业、提升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的多重任务。

  社会转型难在人的问题上。作为老城区,渝中区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多,社会管理难度大。如今,要探索如何将管理变为治理,让老百姓从被管向自治转变。

  诸多难点,如何破题?

  唐英瑜表示,重点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城市规划,展示渝中半岛山水城市形态;通过桥梁、隧道、轨道等交通建设,实现外部联系通畅,内部循环畅通。二是完善市政配套,建设公共停车场、优化地下管网等,解决停车难、如厕难、过街难等民生问题;三是在空间布局上,完善商业楼宇与高档社区的衔接,改变上班族“潮汐式”生活方式;四是美化环境,突出一个“精”字,将整个渝中作为都市旅游区进行打造,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化管理。

  产业转型方面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一是做强金融业,打造长江上游金融核心区;二是继续发挥商贸流通产业优势,依托电子商务发展,推动传统业态提档升级,实现核心商圈与后街经济、社区商业相结合;三是发展商务服务,做强楼宇经济;四是将现代都市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实现商旅文深度融合的旅游经济。

  社会转型以改善民生为落脚点,通过政府职能转变,改善服务水平,营造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

 

  市人大代表、南岸区委书记刘宝亚:

  努力把南岸建成“宜居创新区、江南增长极”

  本报记者 罗静雯

  根据萧山五大功能区域划分,南岸被纳入都市功能核心区及都市功能拓展区。市人大代表、南岸区委书记刘宝亚表示,该区将紧扣定位,努力建设“宜居创新区、江南增长极”。

  刘宝亚称,按照五大功能区域部署,该区将优化“三区两带”发展布局,突出产业重点,推动产城融合,致力打造萧山高端产业集聚区、智慧城市先行区、生态文明示范区。

  刘宝亚介绍,“三区”包括江南新城,弹子石商务区和南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江南新城包括萧山经开区、茶园新区、广阳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板块,目标是打造全区新增高端产业的承载区和城市拓展的主要空间,打造西部手机基地、国家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西部智能家电基地、专业市场集群、都市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区、大型人口集聚区,成为“创业园、新都会、智慧城”。弹子石商务区则突出发展创新型金融,建设总部经济区和要素交易集聚区。南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将打造国家级电商基地、软件和信息服务基地、生产性服务业基地、以消费类电子产品为特色的时尚消费中心。

  “两带”包括南滨经济带和南山生态带。其中,南滨经济带将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高端商业、文化创意、创新金融、生态休闲等产业。南山生态带则立足环境治理和植被恢复,完善必要车道、步道等基础设施,对抗战文化、森林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使之变身主城中央生态公园。

  经济增长离不开产业发展。刘宝亚表示,南岸区将强化“产城融合”理念,突出抓好电子信息、创新型金融等产业发展。到2017年,实现手机产能2亿台、出货量1.5亿台、产值500亿元;区内要素交易市场实现交易规模3000亿元以上,形成产值超过500亿元的综合金融服务产业集群。

 

  市人大代表、大足区委书记江涛:

  以“138”发展思路打造现代新兴产业城市

  本报记者 罗静雯

  在五大功能区域划分中,大足被纳入城市发展新区。市人大代表、大足区委书记江涛表示,“大足区是城市发展新区的前沿阵地,双桥经开区又是渝西大地城市发展新区中唯一享受国家级开发区政策的开发区。在此双重机遇下,未来大足发展将更具活力。”

  江涛介绍,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大足区确定了“138”发展思路:即一大奋斗目标——现代新兴产业城市,三大发展定位——国际旅游城、新兴工业城、生态宜居城,八大功能板块建设——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水工业园区、万古工业园区、海棠新城开发区、大足石刻旅游开发区、龙水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市场物流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

  “2014年是大足抢抓机遇、加速崛起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在工业、旅游、城建等方面全面发力。”江涛表示,工业方面将做大做强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循环经济、现代五金、现代家居、智能装备、通用航空、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力争工业总产值超过800亿元。

  旅游方面,大足将全面创响“世界遗产、创意文化、美丽乡村”三大品牌,推动大足进入“大景区时代”,潜心保护好大足石刻这一世界瑰宝,大力推进“大足学”学科创建。江涛透露,目前有50多名中外著名的文物保护专家在对千手观音进行保护性、抢救性的维护修缮,现在千手观音大概有50%的手已经修复完毕。预计今年下半年,千手观音能“金光再现”。

  城建方面,大足区龙岗棠香组团将发挥 “两山环抱、一水环绕”的生态优势,打造国际精品旅游城市;双桥龙水组团将发挥工业化引领作用,打造宜居宜业产业新城。

  江涛还透露,渝蓉高速四川段估计会在今年6月通车,这条高速35米宽,双向六车道,拉近了成渝两地的距离,也为大足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快车道”。

  他表示,围绕“138”发展思路,到2020年,大足区地区生产总值将超过800亿元,力争达到1000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6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60万人。

 

  市人大代表、黔江区委书记杨宏伟:

  科学运用生态环境和资源加快发展

  本报记者 文晶

  “自被定位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中唯一的重点开发区之后,黔江结合自身实际,对辖区进行功能区再划分。目前已制订出多达2.7万余字的详细方案。今后,黔江要走出一条科学运用生态环境和资源加快发展的路子!”1月19日,市人大代表、黔江区委书记杨宏伟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在杨宏伟看来,五大功能区域的划分给黔江带来双重机遇:既能够享受“两翼”地区原来的“两个政策不变”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四个进一步强化”的特殊扶持政策,又能与城市发展新区的区县一样,享受到相关产业、人口、土地、资金扶持政策。

  去年底,黔江区委对五大功能区域战略进行细分和落实,将辖区划分为“城市集聚发展区”、“生态旅游发展区”和“生态农业保护区”三大功能区。

  按照规划,黔江将着力建设城市集聚发展区,促进人口向新城区域和工业园区集聚。同时,抓住黔江物流通道和用电资源两大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循环经济。

  生态旅游发展区将集中体现渝东南特色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经济环线的辐射扩散功能,是全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核心区。

  生态农业保护区将成为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基地的主要承载地。

 

  市人大代表、开县县委书记李应兰:

  开县将走绿色发展特色发展路

  本报记者 罗静雯

  市人大代表、开县县委书记李应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位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开县,将走绿色发展、特色发展道路,实行面上保护、点上开发。

  李应兰介绍,今年1月上旬,开县审议通过了《县委关于发展特色产业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17年,在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0%,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90%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东里河、江里河、浦里河、汉丰湖、鲤鱼塘水库水质总体达到Ⅱ类,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县。

  李应兰说,开县有五条路:一是特色发展。充分发挥开县在矿产、农业、劳动力、旅游等方面的优势,发展特色工业、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等特色经济。二是绿色发展。注重面上保护,切实加强生态环保,强力推进规划、管理、工程、生物、农耕五大措施,切实改善森林生态、农业生态、城市生态、水生态。绝不发展环保风险高、生态破坏大、环境污染重的产业。三是转方式、调结构。着力追求发展质量、效益、环保相统一的经济增长。四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改善民生。认真落实“22件民生实事”,重点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基本条件,鼓励创业、增加就业,高度重视对困难群体的救助。五是深化改革创新。

  李应兰特别强调,开县将实现低碳生态的绿色发展。一方面要保护环境,对高污染、高能耗,乃至于有环保风险的产业,要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严格准入。另一方面,要修复生态、建设生态、改善生态。坚持以生态环保为前提,科学实施城镇、工业等规划布局;强化污染物排放管理和养殖场管理,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强力整治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违法排污,健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常态化机制,坚持不懈抓好环境改善;实施造林工程、湿地工程、水岸植被恢复工程,加强水土流失和消落带治理,切实保护库区水环境。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