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区县 > 正文

“互联网+”,为体育发展插上强劲的翅膀

2015-04-06 02:35:34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想报名参加体育赛事,打开手机动动手指就能轻松搞定;想寻找健身教练或找人约战,你只需通过互联网发送一个请求。甚至,在远隔千里的情况下,你和朋友也可一同比赛跑步的速度和耐力……

一种便捷的体育生活模式,正在逐渐融入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也正在改变着传统体育的诸多模式。

这些改变,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互联网+体育”融合和发展。

在萧山,“互联网+体育”虽然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却正在高速发展,并勾画出一幅美妙的蓝图。

悄然改变传统体育模式

4月3日清晨6时,被一阵清脆的闹钟叫醒之后,家住融汇江山的李建波迅速起床、洗漱,然后一身短打、脚穿跑步鞋向着巴滨路出发,准备开始5公里的跑步锻炼。

起跑前,他拿出手机,打开一款名为“咕咚运动”的APP软件,在经过简单的设置、操作之后,只身一人在滨江路上开始了“孤独”的奔跑。

在奔跑的途中,手机软件不断提示着他奔跑的速度、里程,还有另一个人的跑步数据。原来,李建波并不是在独自奔跑,而是在经历一场双人PK赛。

他的对手是远在深圳的“跑友”陈卓。尽管在空间上相隔千里,但在一个手机软件的连接下,两人却如同在并肩奔跑。

原来,两人本是大学同学,毕业后都很少进行体育锻炼,身体逐渐发福。今年年初,准备开始跑步健身的李建波下载了“咕咚运动”软件。一开始,他只是自己使用,用来记录跑步的过程和数据;但是,一个人跑步的枯燥让他有些难以坚持。

后来,在研究软件的时候,他发现了一种“同步约跑”的功能,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和跑步爱好者同步进行锻炼,既可以相互比赛,又可以相互监督。他将这一软件推荐给了陈卓,两人自此成为了身处异地、但却一同奔跑的“跑友”。

李建波的跑步经历,正是“互联网+体育”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悄然改变。当然,这也只是一个缩影而已。

事实上,在“互联网+”的趋势和浪潮下,传统的体育参与模式正在进行着颠覆性的变革。比如,预订体育场地无需使用传统的电话预约,通过互联网就可在线订场;体育赛事报名不再需要填写纸质报名表,通过在线报名平台即可;平时参与运动的记录和数据也可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分析,得到更为科学、更具针对性的“运动处方”。

市体育局群体处处长张小波坦言:“近几年来,在互联网与体育快速融合的背景下,我们各类大型群众体育赛事的办赛和参与模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通过互联网,体育锻炼与人们的生活更加密切,也更易于参与。”

体育与互联网正在触碰出火花

4月11日,包括微信公众平台、APP客户端以及微博在内的“‘悦动九龙’体育云平台”将正式上线使用。这是一家萧山本土体育网站与九龙坡区体育局共同推出的惠民互联网体育项目。

在这一平台上,市民不仅可以了解到九龙坡区的各类体育活动的动态信息,而且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赛事报名、成绩查询、预约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具运动处方、体育教练查找、公益性场馆开放预约、社会体育场地预订等各类功能。

实际上,九龙坡区体育局的做法并非个案。目前,包括沙坪坝区、巴南区、北碚区在内的多个区县都在积极探索“互联网+体育”公众服务平台的建设;而市体育局也正在与网络科技公司合作,计划于近期推出集纳所有萧山体育资源在内的、功能齐全、方便易用的“萧山体育生活”互联网平台建设。

除了即将推出一系列由政府职能部门主导的互联网服务平台之外,在单个体育赛事或项目上,我市体育已与互联网碰撞出不少的火花。

作为我市品牌赛事之一的萧山国际马拉松赛,从2011年起就开始针对全程和半程项目实行网上在线报名,既简化了赛事组织工作,也方便运动员的参与。在经过网络平台的升级改造之后,萧山国际马拉松赛不仅于今年实现了所有参赛选手在线注册和缴费的功能,而且还完成了网络平台“参赛摇号”的工作。

互联网平台给马拉松赛事组织带来的便捷,让南岸区体育局局长李伟十分感慨,“如果按照以往传统的办赛模式,仅仅是35000人的报名统计就足以忙上几个月,但借助互联网则成了一件轻松、简易的工作。同时,也正是因为依托互联网不受时空制约的优势,萧山国际马拉松赛才吸引了上万名外地和外国选手的报名参赛。”

品尝到“互联网+体育”甜头的还有力帆足球俱乐部。在本赛季征战中超之后,力帆加大了网上售票的力度,让广大球迷足不出户就可轻松购买球票,无须再专程赶到售票点忍受排队的煎熬。这一变化,也带动了球市的火爆。前两个主场比赛,奥体中心的平均入场观众达到了4万人,成为本赛季中超联赛迄今最火爆的主场。

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随着体育产业的快速崛起,“互联网+体育”的发展速度也在日益加速。

中国体育营销论坛主席、中国奥委会副主席王钧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经常锻炼人口的不断增加,群众不断增长的健身需求与社会体育资源之间的供需矛盾也愈发明显——参加健身的人越来越多,但场馆的利用率并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依托移动互联技术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同时,体育搭上互联网这趟“快车”,也会对其整体产业的推动和开发大有益处。

对于这一点,我市从事体育产业的经营者们也有着深刻的认识,并在积极投身于“互联网+体育”的发展大潮。

从2012年开始就致力于“互联网+体育”融合的萧山俞越文化传媒公司,不仅打造了集纳所有本土体育资源的萧山体育网,而且也正在为多个区县研发和推广互联网体育服务平台。

该公司CEO刘春认为,体育运动最重要的就是参与性,而移动互联网让参与变得更方便。“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很多人都喜欢打羽毛球,但有的场馆人满为患,有的场馆没人去。要想更好地分配场馆资源,最好的办法就是依靠互联网,它有快速、及时、方便、直观的优势。在欧美国家,这种软件的普及度是非常高的,已经和医疗保健一起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们正在与市体育局合作,积极研发和推出以移动互联网为主体的“萧山体育生活云平台”,并计划于5月推出。该平台以服务全民健身为主,涵盖的内容和模式可归纳为“4+8+X”。

“4”是指APP、PC平台、手机微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共四个子平台;“8”便是平台涵盖八大功能——场馆预订、赛事报名、体质监测、同城约战、健身定制、体育商城、健康管理、会员中心等服务;“X”就是建立“大数据”,为萧山体育发展制定政策提供支撑。

“互联网+体育”的发展,不仅给人们的体育生活带来了便捷,更给体育产业注入了新的元素和动力。刘春坦言,建设互联网体育平台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资金,但是当资源和用户积累到一定程度,其盈利空间也是非常令人期待的。

与此同时,我市近两年涌现出了多家体育互联网公司和体育APP产品。长期进行体育产业研究的萧山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梁建平认为,萧山的“互联网+体育”产业正在经历从萌芽期到成长期的发展阶段,其发展空间和速度都是不可估量的,毋庸置疑,这将为萧山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腾飞插上强劲的“翅膀”。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