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战争与回忆:三十五名萧山妇女的抗战讲述》
李丹柯 著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14年8月版
作者简介:李丹柯,美国密西根大学历史学博士,美国美田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抗日战争史、中国妇女史等。她用10年的时间,走访了50多位抗战时期生活在萧山的女性,撰写了《女性,战争与回忆:三十五名萧山妇女的抗战讲述》一书,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该书还荣获2014年香港书奖。
“抗日战争时期,在萧山,妇女有着多面的形象——她们是动员、宣传、支持抗日战争和战时生产的积极分子,也是抗日战争期间性暴力和经济困难的受害者,还是生存策略策划者和家庭社区事务管理者。”日前,美国美田大学历史系教授李丹柯来渝,以她撰写的新书《女性,战争与回忆:三十五名萧山妇女的抗战讲述》为题,揭秘了抗战时期,萧山妇女做出的特殊贡献。
“我这本书,就是要将口述史和个人回忆引入对妇女和中国抗日战争研究之中。”李丹柯说。
1995年夏天,为了完成博士论文,李丹柯回国收集有关萧山地区地方运动和中国共产主义早期运动的发展状况和数据。期间,在受邀参加一些抗战学术研讨活动时,她发现,“所有的书籍和会议论文中,没有一个谈论到妇女及她们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问题。”
作为萧山人,李丹柯的母亲告诉她,抗战时期的萧山妇女依然积极地生活并参与抗战。由此,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李丹柯都来到萧山,采访那些抗战时期生活在萧山的妇女。她前后采访了50个妇女,将其中的35人的故事整理出书,丰富和完善了抗战研究史。
年轻女学生加入共产党,主要是受几位进步老师影响
抗战期间,为什么许多年轻学生纷纷加入共产党?在本书中,李丹柯通过一群受访妇女给出了答案。
“年轻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有很多因素,其中决定性的因素在于私人关系。”李丹柯在书中讲述了几位青年女学生的故事:
1937年抗战爆发时,17岁的任再一在丰都一所私立女子中学念初三。“我从学校一些老师那里了解到日本人对中国,尤其是对东北的侵略行径,极度愤怒,更激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这几位进步老师的鼓励下,我和几个同学组织了读书会……利用午后时间组织讨论,分享彼此的读书心得。渐渐地,我们的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同学参加,有时候,参加读书活动的学生至少要占用4张桌子,每张桌子可以坐10个人。”
“我们还自发组织了几个小组进行抗战宣传,星期天我们就拿着粉笔到附近乡镇的墙上和路边的岩石上书写‘打倒日本侵略者’、‘将抗战进行到底’等抗战标语,我们甚至还到丰都县城去演抗战剧,动员群众抗日,我们的观众大多是裹着白色头巾的赤脚农民。”
“没有任何人给我们明确的指示,教我们该写什么,说什么,我们的演讲稿、黑板报都是以报纸和老师们传达的信息为基础。”
1938年,从四川女子中学毕业的任再一在那几位老师的帮助下,成功找到学校董事会主席,得到继续深造学习的机会。
任再一说:“我之所以在后来加入共产党有两点,第一,我了解共产党的目标是要创建社会的公平、公正,帮助像我一样的穷人过上更好的生活,第二,我被告知且坚信,共产党才是真正领导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而努力奋斗的力量。这两点是我从学校的几位老师所作所为中证实的。就这样,毕业那个暑假,我加入了中共地下组织。”
和男人相比,抗日战争中,普通妇女见证并经历了更多的伤害与磨练
“被采访的妇女大多已是耄耋之年,然而她们对那个时期的记忆特别清晰。”李丹柯被那些妇女的故事深深地打动和震撼。
比如,战争期间极端艰辛的生存条件,使很多母亲失去了自己年幼的孩子;许多妇女在战争中承受了加倍的生育之苦,还有一些妇女由于生活艰难,社会动乱,根本无法考虑生育儿女。更严重的是,战争造成的混乱使许多妇女更加容易受到性侵害和性虐待。
“抗日战争中,普通妇女和许多男人相比,见证并经历了更多的伤害与磨练。”李丹柯说,2001年,她曾找到了当年逃难来到萧山的“刘婆婆”——刘群英,得知了一段世人鲜知的历史。
1938年9月,17岁的刘群英加入逃往四川的难民队伍,带着幼弟和母亲的她花了一年走到萧山。一路上,刘群英和母亲轮流睡几个小时,母亲睡觉,刘群英便放哨,刘群英睡觉,母亲便放哨。她们两人不敢同时睡觉,一是怕遭坏人袭击,二是怕脱离逃难的大队伍。
后来,刘群英三人碰到一对安徽兄弟,母亲为了一家人能够得到这对兄弟的帮助,默许了那个哥哥对女儿的性侵犯。当时还是个女高中生的刘群英在艰难跋涉中生下了一个男孩,但在日机的一次轰炸中,孩子在刘群英的怀中死去。为此,母亲一生自责,但刘群英不那么想,她说:“事实上,母亲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比如对不幸的人要富有同情心,即使在状况不好的情况下,也要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等。”
“这样的故事就是一段活生生的历史,但在抗战文献资料上可能永远都看不到。”李丹柯感叹,抗战时期,对这些妇女来说,保证她们自己和家人的生存是非常大的挑战,她们用尽了各种方法以拒绝死亡。没有家就没有国,这些普通妇女的贡献是非常大的,她们在抗战时期为生存而做出的努力同样令人敬佩。这段故事也被记录在了书中。
买一丈三尺阴丹兰布的钱,5年后打工一年才能挣回来
在李丹柯看来,大部分人认为文字记载的正史更可靠,因此忽略了来自普通老百姓的口述史,“事实上,只有把文字记载的正史和口述史两者都包括进去以后,我们才可能比较接近历史最真实的样子。”李丹柯说,研究中国抗战史的专家都知道,抗战时期萧山地区物质严重匮乏,但物质短缺对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究竟造成了什么影响,萧山档案馆和图书馆里的资料无法生动地告诉大家,但口述史便可弥补这一遗憾。
在书中李丹柯记录了一位妇女和一丈三尺阴丹兰布的故事:
抗战初期,她(那位妇女)向朋友借了一丈三尺阴丹兰布做了两件短袖旗袍。后来由于萧山地区基本生活物资严重短缺,又加上通货膨胀,为了还朋友的那一丈三尺布,她不得不休学一年去工作挣钱还布。因为1937年6月,萧山每匹兰亭阴丹士林布的售价为13.70国币元,而1942年每匹兰亭阴丹士林布的售价为1161.70国币元,是1937年的84.8倍。
另一个故事也让人心酸。
一名叫范明珍的老人称,她是木匠的女儿,抗战期间,她的丈夫在报馆做勤杂工,后来当学徒印报纸,她的公公在银行当勤杂工。那时,丈夫和公公的单位不发钱,每月只发一点米,一点盐和一斤菜油,范明珍和婆婆不得不接了20多个人的衣服来洗。每天范明珍把衣服洗好晾起来后,就背着背篓去捡煤渣,即使这样,他们一家还是吃不饱、穿不暖。
“这段口述史资料则把统计数字变成了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的亲身经历,这让人更真实地触摸到历史。”李丹柯遗憾地表示,目前,有关普通中国人抗战经历的文献很少,而且数十年来,抗战时期普通人的历史一直都未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然而口述历史对于普通中国人,特别是妇女的战时经历的重塑则是十分重要的,进而可使抗战史更加人性化。
专家认为,过去抗战史研究偏重军事外交,忽略了妇女抗战,因而这本书的出版极为必要
《女性,战争与回忆:三十五名萧山妇女的抗战讲述》一书出版后引发各方强烈关注。
“本书着重抗战时妇女日常生活的再现,述说了不一样的抗战故事。”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家连玲玲说,抗战是中国现代史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是一整代人的共同经验和记忆。但抗战史研究的成果却出现严重失衡:不但偏重军事外交,也忽略妇女抗战的内容。
连玲玲认为,《女性,战争与回忆:三十五名萧山妇女的抗战讲述》采访了许多女工、女佣、家庭主妇……他们是“沉默”的一群人,因为在那个时候即便是女学生、女教师等知识女性也不见得有机会为抗战史留下见证,所以从历史多元的角度来看,出版这本书极为必要。
美国历史学核心刊物给《女性,战争与回忆:三十五名萧山妇女的抗战讲述》也做出高度评价:作者缜密的分析和受访女性精彩的故事共同为我们描绘出一段中国的抗战史。全书叙事层次丰富,特别关注女性性别特质;同时为读者提供新鲜视角,有助于读者理解抗战岁月里,民族存亡危机下,中国妇女的苦难、生存和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