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深度 > 正文

中央一号文件何以频频锁定“三农”

2015-02-02 01:39:29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中央一号文件何以频频锁定“三农”

黑龙江垦区红星农场第一作业区(2014年6月29日摄)。

中央一号文件何以频频锁定“三农”

收割机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新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内的成熟水稻田里进行收割作业(2014年10月15日摄)。

中央一号文件何以频频锁定“三农”

在黑龙江省富锦市一粮食收储企业大院内,铲车在翻运粮食(2014年10月12日摄)。

中央一号文件何以频频锁定“三农”

河北省曲周县金满园育苗专业合作社的苗农在育苗棚内作业(2015年1月15日摄)。

中央一号文件何以频频锁定“三农”

河北省平泉县道虎沟乡老爷庙村村民在领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2014年3月22日摄)。

中央一号文件何以频频锁定“三农”

中央一号文件是中共中央每年发布的第一份文件,一号文件中聚焦的主题往往是国家当前需要重点关注和亟须解决的问题,在全年工作中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的地位,因此历年的文件都会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

不过,中央的一号文件并非年年都聚焦“三农”问题。细数改革开放以来的多份中央一号文件,其中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共有17个。这17个文件也并非一直连续,中间有过中断。

上世纪80年代初,在农村改革如火如荼推进的大背景下,从1982年到1986年,中央连续5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五个一号文件,对当时的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18年后,自2004年起,中央一号文件又连续12年聚焦“三农”。

盘点新世纪以来的这12份中央一号文件,其中既有针对“三农”工作全局的,也有专门针对农业科技、农田水利、新农村建设等专项工作的。一号文件连续12次锁定“三农”,凸显出“三农”问题在中国“重中之重”的地位。

一号文件涉农传统为何在上世纪80年代中断?对这一问题当时全国从上到下有这样一种认识: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基本问题已经解决了,今后重要问题都在城市,工作重心也从农村开始转到城市。

那么,时隔18年后,一号文件为何又重新锁定“三农”?这背后又有着更为深刻的背景:上个世纪末,我国农业生产环境出现复杂局面,农民收入增幅连续几年低速徘徊在4%以下。此外,城市改革经过10多年“加速跑”后,城乡发展严重失衡,影响到了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今天,在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表明“三农”问题在中国“重中之重”的地位非但没有弱化,反而更为加强。当前,中国正处在四化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冲刺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缺了农村这一头。四化建设,必须补齐农业这一短板。在国家各项工作中,“三农”的重要属性仍十分明显。这些因素决定“三农”仍是中央亟须和重点部署的工作,也正是缘于此,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第12次将靶心锁定“三农”。

(新华社记者 王宇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新华社记者 钱春弦 王宇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融合一二三产业,涵盖生态、文化、历史等内容的乡村旅游,做了前所未有的浓墨重彩的描摹。文件提出,要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其实,这肯定是城乡居民共同梦想的美丽家园。

“旅游业由原来漂亮姑娘、帅小伙集中的窗口行业,发展成为就业创业增长最快、参与度最广的产业之一。”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说,2014年乡村旅游新增收入400亿元,新增就业约20万人,带动超过3300万农民受益。“旅游就业容量大、带动能力强、层次丰富、类型多样、方式灵活、前景广阔。特别是旅游就业门槛低,适合农民、妇女就业,也适合大学生和返乡农民工创业。”

大路村村通、宽带家家通。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是我国乡村旅游面临的最大历史机遇。李金早说,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产业融合发展新阶段。旅游与一产的融合,催生了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的全面繁荣。而旅游与二产的融合,带动了旅游用品、旅游商品和房车等大型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旅游与三产融合,拉动了文化、信息、金融、商业、运输等服务业发展。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乡村旅游本身进入一二三产融合升级阶段。“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大对乡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强线上线下营销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这确定无疑地表明:作为旅游业与第一产业融合的乡村旅游,正加快与二三产业的信息化融合。”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旅游与休闲研究室主任戴学锋说。

旅游发展,离不开“地儿和钱”。一号文件提出,研究制定促进乡村旅游休闲发展的用地、财政、金融等扶持政策。戴学锋说,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开办旅游企业,修建旅游设施涉及改变土地用途的,依法办理用地审批手续。这是《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含金量最高的内容之一。

另一个好消息是,刚刚印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任务分解表》明确,国土资源部、旅游局等要在2015年6月底前出台具体措施。

旅游要扶贫、旅游可致富。一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国家旅游局明确提出,2015年重点工作就包括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做好乡村旅游规划指导、市场推广、人才培训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开展乡村旅游改厨、改厕和环境卫生整治。“旅游部门将与扶贫部门一道,每年共同完成1000个扶贫重点村、50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乡村旅游扶贫任务。重点支持一批有条件的乡村发展特色旅游,带动广大农民致富。要干出样子、走出路子。高度重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的创造性,维护好农民的根本利益。”李金早说。

一号文件提出,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

这将是我们共同的美丽乡村,对全面向全球推广的“美丽中国”来说,永远不可或缺。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

新常态下实现 农业农村新发展

—— 一论学习贯彻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

回望2014,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农民和农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农业农村发展成就斐然,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展望2015,如何在连年丰产增收后不断巩固农业农村持续向好的局面,是必须主动应对、着力破解的难题。

刚刚发布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即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如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农业农村的新发展,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这就是,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新”要求,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进一步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

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只要粮食生产能力稳住了、上去了,我们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始终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挖掘粮食生产新潜力,首先要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统筹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力保耕地不减少、力争地力有提高。还要加快建设一批重大水利骨干工程,做好节水优先大文章,解决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最终要靠科技,健全农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推动农业科技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并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市场需求是“导航仪”,资源禀赋是“定位器”。要更好地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更好地适应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使有限的农业资源产出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开辟优化农业结构新途径,要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对重点保什么、放什么,保多少、放多少,进行系统谋划,做到心中有数。要加快发展草牧业,促进粮、经、饲三元结构协调发展。要大力培育特色农业,实施园艺产品提质增效工程,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畜禽养殖和水产健康养殖。要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确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如何破解农业生产成本攀升、国内外主要农产品价格倒挂的“双重挤压”,如何突破农业资源要素的弦绷得越来越紧、生态环境承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的“双重约束”,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过去,我们为了“吃饱饭”,过度开发农业资源,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欠下了生态账、环境账,以后不仅要杜绝再欠新账,还要逐步还上旧账。该退耕的要退耕,该生态修复的要修复,该治理的要抓紧治理。需要明确的是,优化农业结构也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也好,绝不意味着放松粮食生产,绝不能削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核心是看老乡的“钱袋子”。能否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促进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的势头,是对“三农”工作的重大考验。促进农民增收,要优先保证农业农村投入,不管财政多紧张,都要确保农业投入只增不减。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延长农业产业链,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拓展农村外部增收渠道。要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

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不能忽视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强化村庄规划的科学性和约束性,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搞好垃圾、污水处理和改水改厕,加快改善村庄卫生状况,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要发挥好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辐射带动作用,分类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保障进城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引导有技能、资金和管理经验的农民工返乡创业。

贯彻落实好农业农村发展“五新”要求,是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大任务。只有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勇于直面挑战,敢于攻坚克难,靠改革添动力,以法治作保障,才能更好地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

本版图片均由新华社发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