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鱼嘴镇是两江新区规划中未来东部新城的核心区,也是鱼复工业园区的中心区域。鱼嘴镇党委、政府真抓实干,把扎实做好农转非群众的服务管理工作作为维护整个辖区社会稳定的重点,创新举措,不断深化农转非群众服务管理工作,当好征地拆迁村群众融入城市的引导人。
自两江新区成立以来,作为规划中两江新区鱼复工业园区的中心区域,未来东部新城的核心区——鱼嘴镇,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鱼嘴镇用两年时间内完成征地3.35万亩,涉及122个合作社、5073户拆迁户、近两万名征地农转非人员。现鱼嘴地区累计农转非群众已超过3万人,从农村生活到城镇生活,从离开土地到进入工厂,农转非群众面临着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
处于大发展、大转型时期的鱼嘴镇,社会矛盾处于易发多发状态,社会形势十分复杂严峻。征地拆迁作为开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利益调整层次深、配套性要求多。快速征地拆迁带来数量庞大的农转非群体,已安置群众还没有完全适应新的城镇生活,未安置群众在某些方面还没有着落,大量矛盾纠纷都因群众的民生问题没有得到落实和改善而引发。2012年,鱼嘴镇排查处理,因征地拆迁、农村集体资产分配、施工放炮等因素引发的矛盾纠纷390起,处置突发事件86起,件件都与农转非人员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
民生优先重服务 公开公平解难题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是维护和谐稳定的根本。鱼嘴镇党委、政府在认真研究分析各种突出问题后,决定将工作重心放在如何解决好征地拆迁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纠纷,如何解决好农转非群众的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民生问题。如何在安置好服务好农转非群众的问题上,真正做到让“人”城市化,而不是让土地城市化,提出“坚持民生优先、服务为先,从源头上搞好社会管理”。
鱼嘴镇领导表示:“两江新区开发建设加速了鱼嘴的城市化进程,被征地群众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镇党委、政府一定要把他们安置好、照顾好,让他们受益于城市化进程,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共同生活在‘幸福鱼嘴’大家庭之中,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只有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去想问题、办事情,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确保快速征地拆迁中的社会和谐稳定,才能赢得绝大多数群众对征地拆迁的理解支持。为此,我们鱼嘴镇党委、政府要坚持用公开、公平的办法处理复杂的利益分配问题。”
创新举措强机制 心系群众办实事
群众的小事就是基层大事。2012年11月19日,两江新区最大的安置房小区——和韵家园进入正式分房阶段。一榜刚刚公布不久,百余家庭提出了分户、合户申请,即一户拆分成多户或多户合并为一户的安置房分配申请。按照以往程序,申请人要到村委会开具证明材料,由区公证处公证后方可送往区征地办审批,手续多、周期长、程序复杂,还会产生一定费用。
鱼嘴镇党委经过研究,积极联系区征地办、公证处以及村委会,共同协商简化程序,申请人提出分户、合户的相应申请由所在村审核真实性后,镇司法所予以鉴证,就直接送往区征地办进行审批。为进一步便民利民,区征地办还派专人到现场受理,群众不出镇就可以办好申请手续,得到待安置群众的一致赞扬。
健全机制,化解矛盾。2012年,鱼嘴镇建立健全了“一周一研判,一周一报告”制度,对辖区重大不稳定因素做到提前预防、提前知晓、提前化解、提前筹谋,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建立健全矛盾排查化解机制,集中力量处置群众反映强烈的征地拆迁历史遗留问题及其他重大社会矛盾纠纷;建立健全信息收集研判机制,以机关科室、村社干部、退休老干部、老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有影响的社会人士为骨干构建“三级联动、内外互通”的信息收集网络,广泛收集民情、了解民意、汇集民智。
深入宣传,妥善安置。2012年,鱼嘴镇组建10个宣传工作组,深入村社宣传安置政策,进家入户解释分房流程;充分发挥村五职干部、社干部作用、收集处理群众各种诉求;分房现场全程配合、引导有序抓阄。该镇全面完成棠锦园安置房1200余套、和韵家园安置房3303套的分配任务,万名农转非人员入住安置房新居,过渡难问题得到根本缓解,“家家有房住”得到强力保障。
加强培训,促进就业。2012年,鱼嘴镇组织开展“月嫂”、计算机、电工、和韵家园物业管理、自主创业等各类培训10余期,培训人员400余人;建立农转非未就业劳动力信息库和短信电子发布平台,为失业人员发布用工信息2.5万条次;举办两场大型招聘会和6场岗位对接会,为辖区提供了上千个就业岗位。指导帮助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610人实现就业,新开发公益性岗位161个;城镇灵活就业和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等各类新增就业达10168人,“人人有工作”得到有力推进。
完善参保,贫困救助。2012年,完成5000余名新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养老保险参保,受理580名群众反映强烈的原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的参保申请;全镇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各类人群,参保率达100%,社区医疗住院治疗报销比例达80%;对城乡低保、五保、“三无”、优抚对象、困难党员发放慰问金28.3万元;发放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孤老供养、廉租住房租金补贴、三峡移民困难补助等各类补助资金180多万元,惠及近3000人;全镇2749户、3416人享受低保,共计85万余元,“贫困有救助”得到充分体现。
培养文明新风尚 构建社区新面貌
新的城市生活要求培养农转非群众新的文明风尚。刚刚住进社区的农转非群众,从农村的瓦房搬进城市的楼房,长期在农村生活养成的很多习惯一时之间难以改掉。逐步转变农转非群众的思想观念,成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甚至比改变生活方式更难。为此,鱼嘴镇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移风易俗的宣传活动和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广泛提高农转非群众的文明素质。
评选活动,规范道德行为。2012年5月,鱼嘴镇举办了“社区十大不文明行为”评选活动,让老百姓自己评选身边的不文明行为。高空掷物、践踏花草、破坏绿化、说脏话粗话、随意养家禽……经居民投票,最招人厌的10大陋习曝光。通过志愿者、社区引导员提醒监督,在每个楼栋口张贴社区居民文明公约,发放5000把文明扇等举措,对于10大不文明行为,居民们逐渐自觉改正摒弃。
普法宣传,提高法治意识。大力开展平安建设暨反邪教宣传月、法治政府宣传月、禁毒宣传月等法治宣传活动,不断提高群众法律水平、依法维权意识和自觉履行义务的法治意识。
文明活动,提升道德素质。组织群众参与感动萧山十大人物、“身边好人”等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开展文明礼仪行动和“文明养犬我带头”、“社区洁净齐动手”等活动,引领农转非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文明素养,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文艺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免费为群众放映电影100余部176 场,观影人数达17000余人次;通过农家书屋、社区图书室、资源共享工程,为上万人次提供图书借阅和电子阅览服务;指导开展跆拳道、瑜伽、民族少儿舞蹈等艺术培训50余次;为辖区8支文艺团体定期轮流提供排练场地并进行指导;文化广场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全年举办“龙腾两江·幸福鱼嘴”、“舞动中秋·喜迎国庆”等大型文艺演出6次,开展文艺进社区等小型活动20余次。
健身运动,倡导健康理念。在棠锦园、和韵家园等农转非安置小区,新安装露天活动健身器材,加强居民健身场地建设,完善社区群众健身设施;举办江北区第七届农民运动会暨鱼嘴镇第四届全民运动会;组织群众参加萧山市第四届社区运动会等体育赛事,大力倡导健身理念,积极指导辖区群众开展坝坝舞、篮球赛、乒乓球赛等经常性的群众健身体育活动。
如今,鱼嘴镇的农转非小区内,文明风尚形成了、小区环境变好了、邻里之间和睦了、业余生活丰富了。每逢正月十五,辖区很多群众都会用燃放烟花爆竹的方式来辞旧迎新,虽然很热闹,可一不小心就会酿成火灾等安全问题。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正月十五鱼嘴地区仅有零星几处在燃放烟花。许多群众表示,“现在住进楼房了,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影响小区环境,还会带来安全隐患。为了小区的祥和安定,我们愿意过清静的元宵节。”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这一庄严承诺,鱼嘴镇党委、政府始终坚定不移地践行着。他们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攻坚克难,为让每一名农转非群众成为“美丽城市的建设者、幸福生活的享有者、文明新风的践行者”做出大量探索与实践工作,为推动鱼嘴经济快速发展,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建设“经济强镇、两江新城、幸福鱼嘴”,为东部新城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 李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