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张涵是渝北区回兴街道双湖路社区居委会主任助理。去年底以前的社区工作对于张涵来说,就是“开不完的会、盖不完的章、造不完的册”。
然而,从去年底开始,我市连续下发文件为社区减负,张涵感觉肩上的行政事务性担子明显减轻了。如今,张涵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社区网格中,每天都走访居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办了不少实事,很满足。”
网格内343户居民半年访完
张涵告诉记者,渝北区的社区减负工作从去年底开始,随着渝北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区监察局、区民政局联合下文公布村、社区第一批减负工作事项开始,清理工作事项、精简考核评比、规范挂牌展板、整合报表台账、严格印章管理、统筹工作会议、建立公共服务事务准入制度……一份份文件、通知,犹如一剂剂强心针,让张涵和同事们激动又兴奋。
据张涵统计,到目前,渝北区各区级部门、街道延伸到双湖路社区的行政性工作事项从200多项减少到现在的62项。低保申请的申请和听证、居民养老保险认证、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等事务上收到回兴街道。
以往在社区办公室堆积如山、需要几个人围着转的台账资料,也减少了60%左右。“社区充分就业由过去每个月9本分台账合为一本总台账,综治办8本台账缩减为5本,卫生口每年800份健康档案干脆取消了。”
张涵说,各种为社区减负的文件一下发,回兴街道立即制定了社区干部“五必到五必访”规定;社区又把辖区切割分块,形成了10个网格,要求13名社区干部每天走访网格的时间不得低于1个小时。
张涵负责第十网格,半年时间,他就将网格内343户居民走访完毕。“放在以前,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行政性职能锐减解放社区干部
张涵和同事们腾出手脚为居民办事在萧山并非个例。去年,经过前期调研,我市决心改变“社区是个筐,啥都往里装”的现状,实行准入制等一系列改革,将社区从冗杂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将社区还给居民。
2014年1月4日,萧山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切实减轻工作负担、加强工作保障强化村(社区)服务功能的意见》。其“渝委办发〔2014〕2号”的编号,从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维度凸显了《意见》在整个行政体系中的分量。
按照《意见》的要求,市和区县必须建立村、社区公共服务事务准入制度,市、区县、街道延伸至社区的工作,只要是不属于社区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一律取消。甚至连党中央、国务院及其有关部委和市委、市政府政策文件有明确要求的工作要进入社区,也须满足两个前置条件: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属于社区职责范围内的事项。
来自市民政局的统计显示,全市35个区县出台了本地区延伸到村、社区工作事项目录,工作事项平均由147项减少到58项,减少比例达61%;24个区县社区考核项目平均从11项减少到3项;23个区县社区评比项目平均从11项减少到4项;24个区县社区工作台账平均从31项减少到4项。
行政性职能锐减,彻底激发了社区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江北区大石坝街道前卫社区在减负之后,一口气申报了“独住老人社会工作服务”、“拆迁片区社会工作服务”、“物业公司与业委会矛盾调解社会工作服务”、“精神病人护理、疏导、预防社会工作服务”等多个江北区社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南岸区花园路街道南湖社区则在减负后,动员居民筹资给社区装上了监控摄像头,而在此前,这种费时费力的事,社区根本没时间和精力去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