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电 (记者 杨冰 张珺 杨帆 首席记者 张莎)“千城一面”、“产业空虚”、“文化缺失”……曾几何时,我国的城镇化因方式粗放、推进过快、缺乏规划而被专家学者严厉批评。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城镇化?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回答了这一问题:我国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然而,新型城镇化之路,怎样才能体现以人为核心?本报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市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王元楷;全国人大代表、隆鑫事业创始人涂建华;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委员、萧山市委副主委李秋。
城镇化不是造城运动
“我市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探索在西部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王元楷代表说。
由于我国大城市、大农村的二元经济格局,决定了城镇化将是我国现代化中不可回避的必经之路。
但是,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特别是初期粗放型的城镇化曾被严厉批评。去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政府城镇化工作报告时,就有组成人员激烈发问:“城镇化究竟靠市场,还是靠市长?”并痛批城镇化过程中的“贪大求快”现象。
“城镇化绝对不是造城运动,一定要产城融合、人城融合,协调进行。”王元楷说,有“城”无“市”的过度城镇化、有速度无质量的城镇化、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城镇化都应该被叫停。
涂建华代表也指出,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但也暴露出城镇化重量不重质、城镇布局上存在盲目性等问题,更严重的是农民难以城镇化、市民化,难以真正实现文化上的融合,甚至被有些社会群体戏称“半城品”。
要做到人、产、城融合
涂建华代表认为,城镇化的关键是人,人的城镇化绝不单单是户口本上“农民”与“非农”两个字的改变。
城市吸引力除了在商品及服务丰富、生活便利等方面使农民落户得到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更应是人们心理层面对新身份、新环境的依托和归属。
王元楷代表表示,城镇化的推进要以产业的构建为支撑,不能仅仅造一座空城起来,农民进城之后无业可操,这种城镇化不仅不能长久,还会增加社会矛盾。
他认为,城市建设的目的是让人来居住,在具备产业基础之外,还要注重城市的承载能力,完善文化、医疗、交通等基础设施,做到人、产、城相融合,才是可持续的城镇化,也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李秋代表建议,国家应尽快建立健全统一、多层次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针对不依靠土地经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而从事非农经营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应倾向于帮助其重建非农经营能力,力争通过再次创业带动失地农民就业;针对年龄偏大且就业能力不强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应倾向于留地安置或者规划纳入养老体系;针对青壮年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应倾向于培育其就业和创业能力。
从文化上促进融合
不仅如此,涂建华代表还认为,城镇化还包含着农民的情感转变和城市居民接纳新成员的过程。因此要从文化上增进城市的接纳包容程度,以及农转非人员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适应程度。
例如,树立农村转移人口特别是农民工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思想。“要明确农民工不仅是城镇的建设者,也是未来城镇的主人翁,他们拥有和本地居民同等的市民权和发展权,同样受人尊重。”涂建华代表说。
他建议,像办理农民转市民的户籍、医疗、社保、教育手续一样,明确一个政府部门,专门负责农民转户后的文化教育关怀和融入城市的工作。同时,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共建、社会参与”的农转非人员及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文化工作机制等。
王元楷代表建议,农民进城转为市民后,应充分发挥社区等基层组织的作用,在文化、生活、情感关怀上,给予转户农民更多的帮助。做好人口城镇化的“后扶”工作,以达到人与城市和谐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