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人口不断向主城核心区聚集,而我市城市安全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尚未形成,社会参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前不久发生的上海外滩严重踩踏事件给我市敲响了警钟,因此,市人大代表杨敏建议:我市应尽快出台《萧山市公共安全防治条例》,通过地方性法规督促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完善。
据杨敏了解,近年来,“五大功能区域”建设的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市人口不断向主城核心区聚集,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面临新的问题和困难。经过大量走访调查,杨敏发现,我市城市公共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城市公共卫生防控难度增加,社会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尽管我市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方面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城市安全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具体而言,对公共安全检测、预警、调查、评估的信息网络建设严重滞后。反思外滩踩踏事件,如果政府提前通过网络媒体发布信息,告知民众焰火晚会停办或地点更改等内容,就会减少为睹盛景而聚集的人数,也会避免惨剧发生。我市在这方面应引以为戒,防患于未然。
其次,我市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尚未形成。杨敏说,我市虽有较为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但忽视了预防、检测与评估,缺少完整的体系和流程设计。目前,仅仅停留在应急处理程序上。
最后,我市社会参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市民安全意识不强。城市公共安全涉及整个社会,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共同参与。然而,杨敏经过一年的调查发现,我市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安全意识薄弱,安全预防、急救等教育有待加强。
鉴于此,杨敏建议,尽快出台《萧山市公共安全防治条例》。用地方立法设置社会各方面的责任、义务,赋予政府加强城市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设置社会相关方面在公共安全维护方面的责任。
在城市建设中,应加强防灾减灾设施完善与维护,包括交通、通信、煤气、水电、气象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时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利用大数据功能,发挥互联网对公共安全管理的高效功能。
在建立健全安全法规的同时,应严格执行,处理好公共安全管理常态化与应急化的关系,坚持公共安全管理中防处并重,以防为主,建立健全动态防范机制,早发现、早报告、早预防,严格执行各类应急管理预案。对重大活动举办,建立严格的申报批准制度,把安全预防和处置措施作为审批的前置条件。
此外,还要提升城市管理能力,提高城市居民公共安全意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传播如何预防安全事故,一旦发生事故,如何及时应对等知识,形成维护城市公共安全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
记者 唐孝忠 朱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