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区委书记王作安(右)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核心提示
合川,地处萧山西北部,距萧山主城核心区仅半个小时车程。几年来,合川区在“3421”工作思路统领下,不仅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方面突飞猛进,社会建设更是取得长足进步。合川连续3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平安建设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单位,信访稳定工作连续4年位列全市三甲,安全生产工作考核连续4年获全市一等奖,普法工作连续3年获全国先进。
在合川和谐、平安、繁荣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一种力量?记者近日走进合川区委,就平安建设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采访了该区区委书记王作安后,终于找到了答案:有一个睿智的领导集体,有一条正确光明的发展思路,有一支用清新从政文化浸润的干部队伍,有一个平安稳定的和谐环境,何愁造就不了更加繁荣昌盛的新合川!
走进合川的大街小巷,人们安居乐业,生活怡然自得,“现在经济发展势头好,老百姓包里有钱了,心气足了,走在大街上,再也不用担心摸扒盗抢。有了这么安全的生活环境,让我上哪儿都不去了。”合川市民这样说。
走进机关,整洁的办公室井然有序,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中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气神,“区委区府发展思路活了,合川一天一个小变化,一年一个大变化,我们的干劲更足了。”机关干部们如是说。
平安是发展的基础。没有平安稳定环境,一切发展无从谈起
2008年,王作安从山东青岛来到萧山,就任合川区委书记。到任伊始,他带领合川“四大家”领导班子,经过深入地调研,结合合川发展实际,汇集干群之智,响亮地提出了“3421”工作思路:即围绕中国知名旅游城市、萧山区域性中心大城市、萧山最美丽城市“三大奋斗目标”,实施富强合川、美丽合川、平安合川、德润合川“四大战略”,抓好发展与民心“双十工程”,推进“百个重点工作项目”,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合川特色的发展之路。作为合川未来发展纲领性文件,合川区在以王作安为班长的领导集体统率下,沿着“3421”工作思路开始了新征程。
“在整个工作思路中,我们把‘平安合川’列为四大战略目标之一,有着重大意义和现实需求。”王作安说,实施“平安合川”,是合川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合川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也是顺应合川新形势的迫切要求。“没有‘平安合川’,合川要实现‘三大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坚实的基础,‘四大战略’就会缺少有力的支撑。”王作安告诉记者,平安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没有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社会发展都无从谈起。因此提供一种稳定良好的社会环境、公平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是“平安合川”发展中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
为此,合川区委加大了对政法维稳工作的投入和政策倾斜,新打造的群众信访接待大厅成为党群干群的联系桥梁。在社会安全管理上,合川始终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全力查办各类违法犯罪事件,集中整治了3个市级、14个区级挂牌重点地区,并取得了“打掉一个、震慑一片,整治一点,安宁一片”的良好效果。今年1到10月,合川区刑事案件发案3902件,同比下降了10.34%,在信访安全工作中,合川一手抓稳控,一手抓化解,今年1到10月,全区信访量大幅度下降。全区各类安全事故环比下降,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平安有序,各项指标显示了合川区社会大局的全面和谐稳定,也给合川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夯实了坚实根基。
疏导与管理并重,持之以恒地解决老百姓各种诉求,老百姓心气顺了,发展才更有动力
“平安建设成效最直接的体现是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去年,我区社会安全感指数达到了96.2%,创下了历史新高。总结经验,我认为,这与合川多年来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结合区情,坚持疏导与管理并重密不可分,也与我们不断关注并解决老百姓的新诉求分不开。”王作安说。
“‘疏’在合川群众工作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王作安告诉记者,合川在干部公开接访和干部定期下访制度基础上,创新了一批为老百姓解决诉求的新渠道,其中村(居)民开放日活动成为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该项制度围绕着公开接访、解惑答疑,宣传推介,要求接访活动由区级领导牵头,部门、镇街负责人及机关干部联合接访,每个月都要与群众来一次面对面的交谈,零距离受理诉求,实现与群众零距离沟通。3年来,通过村(居)民开放日,接访干部共接待群众52万余人次,受理群众诉求2.8万余次,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充分解决。
王作安书记亲自带头在村(居)民开放日活动中接访,“每一次我们到‘村居’接访,都会提前三天向群众公告。记得第一次接访,来访群众把我围得水泄不通,反映的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一件一件办下来,见了成效。几年下来,我再到‘村居’去接访,反映问题的群众已门可罗雀。更多的群众到我这里,就像老朋友,拉拉家常,说说现在的幸福生活。”王作安笑着说,老百姓的诉求要有出口,老百姓的需求要有人来打理,“只有老百姓心气顺了,干劲足了,合川发展才有持续的动力。”
“‘管’则更多用在干部的管理上,我们要求所有的干部都要实行‘一岗双责’,包案化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干部必须能够做到‘第一时间、第一责任’去解决去处理。此外,在‘管’上,我认为还要充分发动群众,让群众也参与到自我管理之中,从而形成齐抓共管之势。”王作安说,如合川的“平安大嫂”,就是一支活跃在基层群众中的生力军,她们在对基层服务管理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平安合川”还必须做到持之以恒。王作安表示,因为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此外,平安建设要做到实处,还必须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和敷衍塞责,比如我们做群众下访工作,就要做到每个问题都有记录,有回复,有反馈,还要一一记账。通过这种实际的工作,这些年我们解决了不少群众的难题,才会有今天的成果。
社会管理需要加强更需要创新,创新要紧密结合群众的需求,要做就要做出大品牌
近年来,中央和市委高度重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王作安别有一番体会:“中央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我们必须要还的账。因此,我认为,社会管理既要加强,更要创新。对社会管理加强,即对以往我们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继续坚持,继续完善。而对以往社会管理的方式和手段陈旧、单一,以致社会管理效果不佳,甚至事与愿违的,我们则要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合川区近年来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的部署,以建设萧山最稳定城市为目标,按照‘创新探索、打造品牌、争创一流、全市领先’,大胆实践、大胆探索,实现了社会管理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也打造了一批在全市乃至全国的工作品牌。”
说起合川区社会管理创新打造的一批大品牌,王作安如数家珍。除了首推的村(居)民开放日活动外,针对留守儿童,合川区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人格品质教育、心理情感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和身体健康为重点内容的“4+1”留守儿童关爱培养模式,让更多留守儿童得到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关爱,确保留守儿童“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针对空巢老人,合川区推行搭建了一个平台、建立一支队伍、开展五项服务的“115”工作模式进行帮扶,空巢老人得到了多样化的居家养老服务,一大批志愿者参与空巢老人的帮扶,解决空巢老人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困难;针对特殊人群,合川区通过深化流动人口管理,提升了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微罪不诉未成年人得到帮教,刑释解教人员管控帮教实现“无缝对接”。
为居民办实事中,合川区在每个村创新建立起了民主自治“议事厅”和为民服务“代办点”。在民主自治“议事厅”,村民可以针对改水、改路、改厕、改灶,改房、改电、改陋习等“农家七事”,发表看法、提建议,有了民主决策权。通过民主议事厅,民主决议了农村发展大事1300余件,新修公路100公里,流转土地3万余亩。在为民服务“代办点”,村干部、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轮流坐班,全程接收、转(交)办群众身份证、户口簿、生育证等急难事项,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办事渠道。今年以来,全区代办点就为群众办理了行政审批件7.2万余件,发放各种补贴210余万元,报销合作医疗费186.8万元。
“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只有把群众需求的每件事,哪怕是小事,做实了,做细了,老百姓的心理才能踏实,民生才能得到改善,才能得到群众真心的支持和拥护。”王作安说。
记者 陈晓容 茂竹 通讯员 张建平 沈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