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北京大学发布《中国行政透明度报告(2010-2011年度)》显示,萧山位列省级政府第三位。在30个省级行政单位中,我市从去年的第九名跃居前三,市政府透明度大幅提升。这是我市健全政务公开制度,搭建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直通车”的结果。
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各级政府主动转变职能,老百姓办事“门难进、脸难看”的现象基本消失,密切了政府与群众的联系。
市政府督查室相关人士介绍,以政府信息公开、群众办事公开为抓手,我市注重完善并落实政务公开的责任、考核评议、追究问责等制度建设,主动公开、互动交流、有效监督的政务公开评价体系正在形成。
政府网站公开10万余条信息
据统计,截至11月30日,全市政府网站公开信息10万余条,重点公开社会关注的人事任免、财政预决算情况、重大项目批准及实施情况等内容。
我市政府信息公开,通过统一标准、规范流程、发布协调、集中公布等工作机制建设,将全市政府系统公开信息资源“一网打尽”,建立全市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
除主动公开信息之外,政府网站还发挥“面对面”交流优势,受理市民信息咨询查询33863件,主要涉及社保、教育、征地拆迁、人事、医疗卫生等内容。
我市率先在省级政府采用月度业务考核和年度综合考核的绩效考核模式,预防各区县网站成“摆设”。要求受理市民邮件必须“日积日清”:市民邮件咨询或投诉须在24小时内登记,受不受理要给出明确意见。一般办理周期不超过22个工作日。
对每一封回复处理的邮件,质量如何都要由社会监督员打分。社会监督员主要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部分热心市民组成。每日打分,每月积分,每年算总分,纳入区县年度考核。
目前,我市把群众对政务公开的评议意见,与行风评议、行政效能考核等结合起来,加大群众评议的权重。考核结果要进行通报,差等次的,要限期整改。连续两年被评为差等次的,还要对部门主要负责人实施行政问责。对群众投诉处理不及时、政务公开中有违纪行为的,还要依规追究纪律责任。
决策公开 广泛听取民意
公众对政务信息的关心,实质是对自身利益的关切。我市政务公开突出了“四个重点”:
建立了重大决策公开制度,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点工程项目,在决策前都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抓好关乎民生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关键环节的政务公开,让每位政府工作人员都明确职责,严格依法办事、按程序办事,让老百姓都知晓并监督政府是如何办事的、办得怎么样;抓好面向群众的办事公开,加大教育、医疗、供水、供电、供气、电信、金融、农资、社保等公共领域的办事公开,提高服务群众的效率和质量;抓好政务公开向基层的延伸,推行乡镇、村级便民服务免费代办制度,重点公开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投入、征地补偿、涉农补贴、扶贫救灾资金的管理使用等情况,让老百姓心中有本明白账。
此外,我市加强政府与市民的互动,建立了三级政府信息发言人机制和政府新闻发布会制度,即时发布媒体关注和群众关心的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公租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等重大事项,在网上直播的同时,市民可上传提问和建议,形成了互动沟通。同时,全委会《决定》对政务公开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市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依靠群众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畅通政府与群众互动渠道,确保民意搭上“直通车”。
记者 唐孝忠